达真堪布仁波切宣讲于2016年8月20日
为修持成佛要发殊胜菩提心
为度化一切父母众生要发誓修持成佛
为早日圆成佛道要精进认真闻思修行
今天接着讲《亲友书》,本讲主要讲解的内容是人身难得。在六道轮回中,得到人身非常困难,几率也非常小。今天主要通过马车四轮的比喻说明人身难得。
身处随圣之境地,依于殊胜之正士,
己发宏愿积大福,此四大轮汝具足。
想获得涅槃,到达彼岸,要具备四个条件。在这里主要从比喻的角度加以说明。以前有四轮马车,乘坐这种马车才能到达自己向往的地方,或要到达的目的地。同理,学佛修行人要具备以下四个条件,才能到达彼岸,获得涅槃。对于我们这些学佛的人来说,这四个条件非常重要。否则,就没有办法到达彼岸,没有办法实现我们的愿望。
如同四轮般的四个条件是:
第一,身处寂静处。讲的是环境圆满,主要指的是佛法中土,即佛法兴盛的地方。比如,以前印度是佛法中土,现在藏地可以称之为佛法中土,因为现在藏地的佛法非常兴盛,我们现在都生在佛法兴盛的地方。另外自己所在的地方,所学修的道场必须有正法,有具足学佛修行的助缘,我们要依止这样的地方学佛修行。尤其是对于一个初学者来说,环境与助缘非常重要。若是环境不允许,或助缘不具足,学佛修行会非常艰难。
现在整个世界成为了一个村落,形成了地球村。并且交通非常方便,信息也特别发达。但是有些地方还是没有佛法,甚至排斥佛法。有些地方虽然有佛法,在表面上看也很兴盛,但实际上并没有真正的佛法,即没有学佛的机缘和条件。有些寺院和道场外表上看规模很大,条件也非常优越,但没有真正的道,没有真正的法。我们不应该在这样的地方居
住,不应该去往这样的地方,也不应该依止这样的地方。现在有这样的人,刚开始对佛法有很多的信心,希求正法的心也特别强烈,但是出国后就退失道心了,变得很糟糕。有的人可能是没有辨别能力,或是福报不够,不愿意在真正有佛法,可以修行的地方安住;有的人专门找一些规模大的寺院,找一些生活条件比较好的地方安住,这种人只想享受物质,没有希求解脱的想法和愿望。对一个真正学佛修行、追求解脱、追求究竟佛果的人来说,不应该这样。其实外在的条件好与不好都是次要的,主要看有没有正法,能不能真正修行,只要有正法,能修行就可以。
以前的很多大德高僧,在学修的过程中,物质非常匮乏,生活条件很艰苦,但为了获得究竟的菩提果位,为了实现自己的愿望,不顾一切艰难困苦、严寒酷暑,依止真正的寂静处,最终获得了成就。
那什么是真正的寂静处呢?就是对学佛修行有利,具备学佛修行的机缘和条件。依止这样的寂静处,最终才能获得成就。
我们应该有所选择,尤其是一个出家人,没有别的事情要做,也没有别的任务要完成,就是学佛修行,最终获得解脱、获得究竟的佛果,这是唯一的目的。为了这样的目的和理想,应该依止寂静处,尽量在一个适合学佛修行的地方,或是修行机缘和条件都具备的道场,定下心来学修,这是非常重要的。这是第一轮,也就是第一个条件。
第二,依止一个具德的上师善知识。这也是非常重要的,若是没有上师善知识的摄受,没有上师善知识的窍诀,想通过自己的力量通达佛理,获得真正的成就是非常困难的。佛法和别的普通的知识和学问不一样,佛法必须要靠上师善知识的窍诀才能通达,才能真正了知。我们要想获得佛法里讲的这些成就和功德,一定要依靠上师善知识的加持和能量,所以依止上师善知识是不可缺少的条件。
阿难曾经问佛陀:想获得佛法里讲的大部分成就,都要依靠上师善知识吧?佛陀对阿难说:不是大部分成就,而是一切成就都来自于上师善知识。不依靠上师善知识,不会有任何成就,不会获得佛法里讲的任何功德。因此,我们要依止上师善知识。
依止上师善知识有三个阶段:一是观察上师善知识,了解他。在寻找上师善知识的过程中,不能盲目地崇拜和追随。
依止上师善知识有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观察上师善知识,然后去了解他,不能盲目崇拜和追随。佛在经中也讲:首先要观察和了解善知识,然后才能对他生起信心;否则不可能对他生起真正的信心,还会动摇。所以,观察、了解是非常有必要的。佛法里讲的信心是从明理中产生的,这才是真正的信心。
佛在经中讲了很多上师善知识的标准(法相),做任何事都要有种标准。小乘、大乘、密乘有各自的上师善知识的法相。比如,在小乘里受别解脱戒,要在何种上师善知识面前受别解脱戒,都是有要求的,不是可以随意受持的,为此讲了相应的上师善知识的法相。大乘里也是如此,在何种上师善知识面前发菩提心、受菩萨戒,应该跟随何种上师善知识,也有相应的上师善知识的法相;密乘里也讲了上师善知识的法相。今天主要讲《经庄严论》里所诠释的上师善知识的法相。
《经庄严论》里共讲了十种功德,即十种法相。这不是小乘里讲的,也不是密乘里讲的,而是大乘里讲的上师善知识的法相。
一、调柔。身口意特别清净,言行举止具足威仪,严格自己要求。莲花生大士也讲过:见解比虚空高,取舍因果比面粉还细。要有这种见地与行为。在一般情况下,纵遇命难也不造恶业,即使是微不足道的恶业;哪怕失去生命,也要行持善法,即使是微不足道的善法。以这种心态重视善恶,取舍善恶。
现在社会上的一些人标榜自己是成就者,不但不行持善法,还无恶不作,这种人非常值得怀疑,不能轻易相信。戒律也是如此,麦彭仁波切在《前译教法兴盛之愿文》里讲,内心的境界要跟莲花生大士一样(有密宗的境界,才敢说是最高的境界),行为要跟静命论师一样(静命论师是比丘,在印藏颇负盛名,是清净持戒的典范)。尤其是修持大圆满法的人,要依止的上师善知识,见解要达到最高,行为也要如法清净;不但戒律清净,言行举止也要调柔,具足威仪。
二、寂静(禅定)。具有禅定功夫的人会很稳重,信念很坚定。人要稳重,不能飘浮不定,我们不应该依止这种上师善知识。应该依止一个很稳重、信念很坚定,为了信念可以舍弃生命,内心如如不动,具有禅定境界的人。
三、除惑(智慧)。知识不等于智慧,智慧是对治烦恼的。具有智慧的人不但能铲除自己心灵上的疑惑,也可以帮助他人铲除心灵上的疑惑。我们要依止这样的人。
这三种法相主要是戒定慧三学的功德。第一是戒律,主要是言行举止具足威仪,如理如法;第二是禅定,内心稳重,信念坚定,如如不动;第三是智慧,不但能遣除自己心灵上的的疑惑和障碍,还能帮助他人遣除心灵上的疑惑和障碍,这样的人可以称之为心灵导师。
我们依止的上师善知识应该是具有这种能力的心灵导师,依靠他治疗自己心灵上的疾病。有些人虽然很有名望和势力,但是没有这个能力。还有些所谓的住持、高僧,虽然寺院道场修建得宏伟壮观,但没有自他遣除心灵疑惑的智慧,我们不能依止这种人,即使依止了也没有用。
四、品德。一个人的品德是很重要的。从表面上看很聪明,很有能力,也很清净,但若是品德不好,其他的功德也会很快从相续中消失。就像一座大厦没有基石,很快会倒塌一样。
《二规教言论》共讲了十二种做人的标准,即做人的规则。但是最最根本的是稳重,善良,正直等品质。
稳重。稳重很重要,身口意都要稳重,如果身不稳重,就会东跑西颠,今天跑这个庙,明天跑那个庙;今天依止这个上师善知识,明天依止那个上师善知识。如果语不稳重,就会言而无信,虽然发的愿很大,却没有行动;虽然立下了誓言,却不去守护。
佛法里讲愿行,有愿必须有行,有行必须有愿。如果没有愿就如同没有方向和目标一样。所谓的愿行,就是发愿以后要去做。若没有行动,不去踏踏实实地做,叫发空愿。你们这个毛病非常严重。
一说发愿,都特别积极,都毫不犹豫,但是发愿后却不去做。如果发空愿,等于欺骗了三界众生,同时欺骗了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菩萨以及上师,这个罪过非常严重。前几天都发愿念莲师心咒,发愿了之后却没看到有谁在积极念诵,我在窗户里观察了好长时间,没有发现一个人拿着念珠走路,没有拿念珠说明肯定没有念。立誓言也是,都很轻易,很随意,不应该这样。一个真正的智者,一个正常人,立誓言之前,需要深思熟虑,长时间考虑。智者不会轻易立下誓言,一旦立下了誓言,纵遇命难也不会舍弃誓言。
《二规教言论》里讲,失毁誓言的人,就像失去灵魂的人。失毁誓言的人,在佛菩萨、上师善知识面前,就是一具行尸走肉。很多人在佛面前,包括在我面前立下了很多誓言,当时看很郑重,但是没过几个月、几年就忘了,脑子里根本没有记忆,这就等于失毁了誓言。这样的人不是正常的人,更不是好人。
不能随便发愿,不能轻易立誓言,一旦发了愿,就要去做,才有解脱的希望,才有成就的可能。经常发空愿,失毁誓言的人不可能成就,也不可能解脱。
意不稳重——信念不坚定。一个人要有自己的信念,而且信念要坚定,为了自己的信念可以舍弃生命,这才是真正的意稳重。而有些人不要说舍弃生命,即使遇到一点小小的坎坷与磨难,所谓的信念、信仰,就抛到九霄云外了。当自己信念与暂时的利益发生了冲突,信念就一文不值了;当遇到坎坷和磨难的时候,自己的信念不起丝毫作用,这就是意不稳重。所以,信念要坚定,要做一个身口意稳重的人。
善良。处处为别人着想,有无私奉献的精神,这叫善良,这样的人叫善良的人。有些人表面上装的很善良,实际上很自私、很自利,这种人不能叫善良。
正直。能换位思考,遇到任何事情,面对任何困境,都能换位思考,这叫正直。这样的人会明白,自己如何,他人也是如何。而我们不是这种人,都是以自我为中心。
在这个世界上,不缺有能力的人,也不缺有学问的人,但是缺少真正有品德的人。我是在藏地长大的,其他地方我不了解,藏地就是这样的,其他地方应该也是如此。真正的好人,有品德的人非常罕见。比如我们的上师如意宝,为什么感化和吸引了成千上万的人?是不是因为他有神通?是不是因为他有学问?不是,而是因为他的品德高尚。有品德的人很少,这样的人有吸引力,人们都特别喜欢他,这才是他真正的摄受力。
五、勇猛精进,作为一个上师善知识,应该是个表率。因为我们要跟着他学,以他为榜样,所以他必须勇猛精进。无论是释迦牟尼佛,还是莲花生大士,都是用一生来学修的。释迦牟尼佛成道之后,并没有说可以随心所欲,也没有吃喝玩乐等放逸。他成道了之后,还跟那些比丘一样,甚至比那些比丘还精进,昼夜不停地学修。莲花生大士在印度的时候我们不太了解,但是从他的传记中不难看出,莲花生大士专门到无人之处,甚至去一些险境闭关修行,去磨练、锻炼自己的心。你们到藏地看看莲师闭关的地方,基本上都是住在山洞里,精进的学修。他是个大成就者,他没有吃喝嫖赌过,而是用一生来精进学修佛法。这都是我们的典范,是我们的表率,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
现在很多人就是以盲引盲,自祤是成就者,但吃喝嫖赌什么都干,不断恶也不行善,从言谈举止上根本无法发现佛法,根本看不到佛法里讲的功德。这种人无论有多大的名气,多大的势力,都不应该崇拜,不应该追随,更不应该依止。
我不但听到有人说起这样人,也看到过这样的人,但是从来没有动过心,没有崇拜过。我有自己的标准,有自己的要求,不是随便的。
六、阿含富(精通佛理)。必须精通佛理,否则怎么摄受弟子,怎么利益众生?显宗密宗,大乘小乘,有很多共同的地方,也有很多不共同的地方。若是不精通,不掌握这些,怎么去衡量弟子的本性?怎么去摄受他?现在很多所谓的上师,给他人灌个顶,传个咒就OK了,所谓的弟子也很满足。若真是这样也太简单、太容易了,佛也不需要转三次法轮,莲花生大士也不需要伏藏那么多法了。
现在有些所谓的大德、活佛,对佛理一窍不通,只是徒有虚名。藏地刚开始时不是这样的,后来转世灵童方面出现了很大的问题,有的是政治活佛,有的是经济活佛,有的是父母会说会做,孩子就成了活佛等很多乱象。上师如意宝一生没有认定过活佛,也要求弟子不认定他的转世,这就给我们传递了信号。印度、汉地都没有这种传统,但也出现过很多大德高僧和成就者。若是自己真有这个能力或缘份,自然就会利益众生、弘扬佛法,否则,只是虚有其表,背地里什么都做。现在在藏地这种传统快要结束了,以后没有了。
七、觉真。觉真是必须要有修证,必须要有见地,这样的人才有真正度化众生的能力。如果自己是个盲人,怎么能给他人带路呢?视力正常的人才可以给他人带路,否则都很危险,都会完蛋。也许有人认为:他人是否有修证或有见地,我无法衡量。有办法衡量,肯定是不一样的,虽然你无法衡量他内心的境界,但通过他的言行举止,一定能观察、了知。
佛在经中讲,虽然我们不知道哪里有水,但是通过水鸟可以判断;我们看不见山顶上的火,但是通过冒出的烟可以判断。同样,以这种方式也能衡量出一个成就者内心的境界或修证,最起码能大致了知。
八、善说法。有些所谓的大德、成就者不讲法,这样能利益众生吗?有些所谓的大活佛、大法王一辈子不讲法,只是偶尔给人灌一下顶,开一个规模很大的法会。这方面我也看不太懂、不理解。
以前的就不说了,现在的大德,比如麦彭仁波切、上师如意宝,用一生的时间传法,上师如意宝快要圆寂了还在讲法。我去喇荣的时候,上师已经看不到字了,但他让弟子把每天要讲的内容录下来,然后放给上师听。上师身体一直不好,还有心脏病,但从来不间断传法,有时候身体实在受不了、撑不住,会下去看一下病,但却通过电话给四众弟子讲法。
文革时藏地哪有人敢传法?但上师藏在山沟里,还是一直给身边的弟子传法,从来没有间断过。他之所以有这样的事业,能利益这么多众生,是因为他有辛勤的付出,有伟大的行为,才有了这样的成就,不是随随便便的。
如果真想利益众生,就如理如法的讲法,这是利益众生的一种方式。通过灌顶,通过神通,不可能真正利益众生。在何种情况下灌顶能起作用?弟子的相续成熟了,通过灌顶的仪式,就能让弟子见性,能让弟子的心灵转化。之前是不应该灌顶的,即使灌顶了也起不到作用。
只靠念咒是不可能真正利益众生的,只能消除一些业障而已。要依止一个真正对自己有利、有帮助的上师善知识。要找一个用一辈子的时间、精力来给自己传法的上师善知识。这样的上师善知识值得依止、跟随。否则,即使他名气再大,势力再大,也不应该依止,也不应该跟随。
九、具慈悲心。慈悲心是真正发自内心地希望众生或弟子离苦得乐。大乘佛法里讲,上师善知识要有决心,通过自己的力量去消除众生、弟子的痛苦;有决心,通过自己的力量利益众生、弟子,给予他们安乐。如果不仔细观察,那些所谓的上师善知识(我不是说所有的上师善知识,我不敢说他们,我是说不如理如法的所谓的上师善知识),真的没有别的能力,只是为了化缘,想办法让你掏钱,这样的人不值得跟随,也不能依止。具有慈悲之心的上师善知识,会不顾一切地去帮助、利益你。
十、离退减——道心不退减,道业日日增长,没有衰减,没有退失。真正弘法利生了,道心会日日增长。说是利益众生,实际成就的是自己;说是弘扬佛法,最后圆满的是自己。
大乘佛法里共讲了十种上师善知识的功德。要观察,不要轻易亲近,不要轻易追随。有些人是魔化现的,与这种人结了缘并跟随,自己也会成魔;有的人特别不如法,与这种人结缘并跟随,将来他下地狱时,你也会跟着下地狱……这都是很危险的。所以,不能轻易接触,不能轻易跟随,了解后再追随,观察了再依止,都不迟。依止了上师就不能三心二意,不能再违背上师善知识的意愿。否则过患特别大,缘起也特别不好。
依止上师善知识之后,一定要将身口意都供养给上师善知识,一心一意、依教奉行,与上师的身口意相应。上师说什么自己也说什么,上师想什么自己也想什么,上师做什么自己也做什么,最后才能获得与上师无二无别的成就。
依止了上师善知识,就要模仿他,模仿的越像成就越大。这也是我们经常讲的上师瑜伽。这是第二轮,依止上师善知识。
第三,发宏愿。发宏愿是目光要放远,心量要放大,不能为了暂时的利益,不能为了世间的福报学修佛法,这是不应该的,也是不好的。要发宏愿:“既然我选择了藏传净土法,我一定要今生解脱。解脱是大事,不能拖到来世。虽然我根基差,业障重,但是临终时,我一定要脱离轮回,一定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还有这样发宏愿的:“我根基很好,选择了光明大圆满法,我一定让自己即身成佛。成佛越快越好,最好在今天晚上睡觉的时候成佛,或者在明天早上吃饭的时候成佛,随时随地成佛。”
密勒日巴尊者当时依止了一位修光明大圆满的上师,那位上师口气很大:我的法,白天修白天可以成佛,晚上修晚上可以成佛,善缘者(善根特别好的人)不修也可以成佛。密勒日巴尊者一想:我以前修咒术的时候修得特别快,我肯定是善缘者。于是不修行,只吃饭睡觉。过了几天那位上师来了问:“你感觉怎么样?成佛了没有?”密勒日巴说:“没有啊。”那位上师说:“你跟我还是没有缘份,你还是去找与你宿世有缘的上师玛尔巴吧。”大圆满就是这样的,随时随地都可能成佛。
光明大圆满法是即身成佛的法门,要发宏愿:要成佛、要解脱。但现在有些人说:我要解脱,我要成佛,但不知道什么叫解脱,也不知道什么叫成佛。解脱成佛哪有那么容易,对上上根基的人来说容易,对普通众生来说很难,比登天还难。
四大弘愿。“众生无边誓愿度”:虽然众生无量无边,但我也要把他们度尽度光;“烦恼无尽誓愿断”:虽然烦恼无穷无尽,但是我一定要断除这些烦恼;“法门无量誓愿学”:虽然法门是无量无边的,但是我也要精进学修;“佛道无上誓愿成”:虽然成就佛果是艰难的,但是我也要不畏艰难,在今生成佛……一位大乘修行人应该有这样的心量和心力,这叫发宏愿。
目光一定要放远,心量一定要放大!心量越大成就越大,心量越小成就越小。心量有多大成就就有多大,心力有多大成就就有多大。四弘誓愿都是超越的,真正发出这种心的时候,你已经超越了,自然就不分别、不执着了,这就是佛的境界,这叫佛。
第四,积累大福报、大福德。一定要积累福德,有积累福德的机缘和条件时绝不能放过,能供灯就供灯,能供水就供水,能供花就供花,能供僧就供僧……所有的善事、好事,利益他人之事,都要全力以赴地做。发大愿要成就,必须靠福德,有福德的人才会实现所发誓愿,无福德的人即使发了愿也不会实现。
“乐行王应该具足四轮,这样你的人身才有价值,才可以到达彼岸,才可以获得成就,才能成办究竟的利益。”
刚才是总说,下面是分说。
依止真实善知识,梵行圆满能仁说,
是故当依诸大德,依佛多士得寂灭。
要获得究竟涅槃,一定要靠道——法。若想相续中有道——法,要依靠善知识。如果不依靠善知识,相续中不可能产生道;如果不依止善知识,不可能获得真正的法。道是通向彼岸,到达彼岸的路。法是获得究竟涅槃的方法。道也是法,在这里可以理解成一个意思。
佛告诉我们,如果想获得究竟的寂灭,想获得究竟的涅槃,一定要如理如法的依止上师善知识。佛是依止善知识后获得了寂灭,获得了究竟的果位;十方诸佛也是如理如法依止上师善知识,最后获得了究竟的涅槃。刚才是总说,现在是分说,讲依止上师善知识的重要性。
然后讲远离八无暇处。
执持邪见转旁生,投生饿鬼堕地狱,
无有佛教于边地,转成痴哑野蛮人。
长寿天生任一处,此等即是八无暇,
远离此等得闲暇,为不转生当精进。
这里讲了八无暇处,就是有八个地方,都没有空闲学佛修行的机缘和条件。
第一,持邪见者。主要指不相信有因果轮回,不相信有前世来世,不相信善恶因果不虚。
第二,旁生。没有学佛修行的机缘和条件,即使念一句阿弥陀佛就能解脱,也不会念,旁生也没有学佛修行的机缘和条件。
第三,饿鬼。饿鬼也一样,无法获得修行的机缘和条件。
第四,堕落地狱。昼夜不停的感受炽热、寒冷的痛苦,也没有学佛修行的机缘和条件。
第五,暗劫。有佛法光明的劫叫光明劫。佛不出世没有佛法光明的劫叫暗劫。如果生于暗劫则无法学佛修行。
第六,边鄙地。虽然佛出世了,但是没有佛法。现在地球上有很多这样的地方,无法学修佛法。
第七,暗哑。指意根不具足,是真正傻子,什么也不懂,这样的人无法学佛修行。
第八,长寿天。长寿天的众生始终在无想的状态中安住,没有空闲学佛修行。
八种无暇处都不具足学修的机缘和条件,要远离这八种无闲暇处。暇满的人身是具足了八种闲暇的人身。看看自己有没有远离无闲暇处,有没有远离八种过患之地。如果远离了八种无闲暇,具足了八种闲暇处,有了学佛的机缘和条件,为了不再轮回,从今之后必须要精进修行,一定要到达彼岸,甚至要成佛,然后去度化众生。
轮回太苦了,众生太可怜了,把众生度尽,把轮回掏空,要有这个野心,这个决心!我要成佛,我要度尽众生,要把轮回掏空,必须要精进学修。因为你已经具备了学佛修行的机缘和条件,这时一定不能错过,一定要精进学修佛法,让自己解脱成佛。
此福已得一切智,摧伏一切过患敌。
生老病死犹波涛,愿度苦海诸有情。
以佛所获三身之加持,法性不变真谛之加持,
僧众不退意乐之加持,如是回向发愿悉成就。
达雅塔,班赞哲雅阿瓦波达呢耶所哈。
版权所有:久久金刚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