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金刚经网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四十一)梵摩经

发布时间:2024-06-23 02:16:49作者:久久金刚经网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四十一)梵摩经

参加人员:外道梵摩及其弟子优多罗

经中大意:本经叙述弥萨罗国有一梵志,名梵摩,年老寿高,而极大的富乐,颇受人的尊敬。他遣其弟子优多罗去观察佛陀的三十二相。优多罗最初仅见三十相,而心起疑惑,世尊乃以神力示其阴马藏,以及广长舌之二相。优多罗见后,一一回禀其师,并请求要就佛陀学道,梵摩乃允许他。其后,梵摩自己也皈依三宝,命终时,佛陀曾记说为证阿那含果。

在写作此文之前,我们有必要再次重温一下佛陀的三十二相:

1.足安平立;2.足下生轮,轮有千辐,一切具足;3.足指纤长;4.足周正直;5.足跟踝后两边平满;6.足两踝傭;7.身毛上向;8.手足网缦,犹如鹅王;9.手足极妙,柔弱软敷,犹兜罗华;10.肌皮软细,尘水不著;11.一孔一毛,色若绀青,如螺右旋;12.鹿腨肠,犹如鹿王;13.阴马藏,犹良马王;14.身形圆好,犹尼拘类树,上下圆相称;15.身不阿曲,身不曲者,平立伸手以摩其膝;16.身黄金色,如紫磨金;17.身七处满(两手、两足、两肩及项);18.身大犹如师子;19.师子颊车;20.脊骨平直;21.两肩上连,通颈平满;22.四十齿;23.平齿;24.不疏齿;25.白齿;26.梵音可爱;27.声犹如迦罗毗伽;28.广长舌(舌从口出,遍覆其面);29.承泪处满,犹如牛王;30.眼色绀青;31.顶有肉髻,团圆相称,发螺右旋;32.眉间生毛,洁白右萦。

本经的核心理念,就是阐述佛陀所具备的三十二相的问题。关于佛陀所具有的三十二种大人之相,我们在各种经典中都经常会见到。我们在《长阿含经·阿摩昼经》中所看到的一些情节,与这部《梵摩经》有些相似。其实大众的心理也是可以理解的。比如说,对于佛陀所具有的三十二相,很多人都看过,但绝大多数都只看过三十二相中的一部分之相。那么什么相一般人看不到呢?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广长舌相,一个是阴马藏相。对于此二相,我在撰写《阿摩昼经》的随笔之中,已经有了较为详细的分析(见附后)。那么此二相为什么一般人看不到里?因为此二相必须要籍助于佛陀施展神通后方可显现出来,因而一般人只能看到佛的三十相,对于其他二相,则鲜为一见。

这部经典所叙述的故事,其主人公是一位叫梵摩的大长者。这位老先生活了一百二十六岁——我们在前面的经典中似乎也见到了能够活到一百二十岁的高龄,大约是形容岁数很大了吧。这位老长者家中财富无数,而且在当地是德高望重,深受国王赏识。他有一弟子叫优多罗,据说不仅出身好,且很有本领。

这位梵摩长者听说佛陀此时正住止在他的地盘内,他与佛陀虽是素昧平生,但是关于佛陀的种种传闻,倒是令他颇有好感,比如说佛陀舍弃王子之位与优良的生活待遇,而剃除须发出家,并且成就了佛道,这点很不简单,一般人是很难做得到的;其实令他最感兴趣的也是最想亲眼目睹的,便是佛陀的三十二相。其实三十二相不仅佛陀具有,转轮王也是具有的。而无论是佛陀,还是转轮王,对于梵摩来说简直如同神话传说一般,他只是有所耳闻,但从来没亲眼见过。因此,面对近在不远处的佛陀,他当然想去拜望一下才是。

但是不管怎么说,他也是一百二十岁的高龄了,而且很有身份。如果他贸然前往佛陀处,倘所见的与他所想的并不完全一致,岂不是空欢喜一场?为了确保万无一失,他决定让自己的弟子优多罗替自己先走一趟,探个虚实,待情况明朗后,再亲自前往拜见,也为时不晚。

于是,优多罗就辞别老师,来到佛所。当他见到佛陀之后,并不开口说话,而是一个劲地上下打量着佛陀。这位优多罗对佛陀是细细端祥,并用心记数,可是他数来数去,却只见到佛陀具有的三十相,另外二相无论如何也看不出来。佛陀自打优多罗进门那一刻起,就已经明白他的来意了。于是世尊心想:“此优多罗于我身观三十二相,彼见有三十相,于二相疑惑:阴马藏及广长舌,我今宁可断其疑惑。”于是世尊便施展神通术,让优多罗看到了佛陀所具有的另外二相。

优多罗既然已经见到了佛陀的三十二相,他应该心满意足才是。但是他并不满足,他还想进一步地看看佛陀平时是如何修行的,如何接人待物的,如何外出乞食的,按照佛经中的说法,叫“我宁可极观威仪礼节,及观游行所趣”。那么如何才能见到佛陀的“威仪礼节”以及“游行所趣”呢?唯一的办法就是跟随在佛陀的身后,佛陀去哪,他也去哪,就好像一名战地记者一样,随时随地地进行采访摄相,并做采访笔记。优多罗跟随佛陀身后一共多久呢?一个夏季整整四个月的时间(夏四月)。当夏季过去的时候,优多罗开始向佛陀辞行了:“瞿昙!我今有事,欲还请辞。”意思说,我得回家复命去了。那么,优多罗对佛陀的观察结果怎么样?佛经中用“悦可”来形容,即很是满意,充满了欢喜心。

话说优多罗返回老师之处,将事情经过原原本本地向老师梵摩细细禀报。首先,他坦承佛陀的确具备三十二相;其次,在佛陀威仪礼节方面,也做得相当得体与到位,让人找不出半点毛病,只剩下赞叹的份儿。在穿着方面,佛陀是“著衣齐整,不高不下,衣不近体,风不能令衣远离身”、“常著新衣,随顺于圣,以刀割截,染作恶色”、“彼持衣者,不为财物,不为贡高,不为自饰,不为庄严,但是障蔽蚊虻、风日之所触故,及为惭愧,覆其身故”;当佛陀出门的时候,也很是讲究,“若欲行时,先举右足,正举正下,行不扰乱,亦无恶乱,行时两踝终不相掁(chéng,碰触义)”。在行走的时候,那些尘土不会沾染佛陀之衣;另外,佛陀出园时,“终不低身,往到村间,身极右旋,观察如龙,遍观而观,不恐不怖,亦不惊惧,观于诸方”,“彼在街巷不低视,亦不仰视,唯直正视,于中不碍所知所见”。当世尊入家时,也“终不低身”,“彼于床上不极身力坐,亦不以手案髀坐床。彼坐床已,不悒悒,不烦恼,不亦复不乐。受澡水时,不高不下,不多不少”。世尊在进食的时候,“齐整徐著口中,抟食未至,不豫张口,及在口中三嚼而咽,无饭及羹亦不断碎,有余在口,复内后抟”……

可以说,通过四个月的观察,优多罗对于佛陀的行、住、坐、卧、衣、食各方面都了解的极为详尽,一谈到这些,他可谓是如数家珍,娓娓道来。在他的心中,他原本那些执著的念头已经完全被佛陀伟大的人格魅力所熔化。因此,当介绍完佛陀各方面的情况后,他果敢地向老师提出请求:“尊!我欲诣彼沙门瞿昙,从学梵行。”

大约这位梵摩老梵志也被弟子的一番话深深地感染了,他回答说:“随意。”从这里我们便可以看出,一位一百二十岁高龄的老梵志,竟然十分爽快地答应他的弟子随佛出家修行,看来从心底里,他也被佛陀的人格魅力所折服。

这位优多罗到了佛陀那里,对佛陀说:“世尊!愿从世尊学道受具足,成就比丘,得从世尊修行梵行。”在原始佛教时期,出家似乎并没有过多的要求,因为佛陀是一位觉悟者,他可能运用神通,查证对方过去的经历以及出家动机是否纯正,不像现在需要各种证明手续。而且,优多罗之前曾经跟随在佛陀的身边达四个月之久,佛陀对优多罗可谓是相当地了解。于是优多罗顺利地成为了僧团的一员,侍随在佛陀的左右,一起游行于北印度的各个大小国度。

转眼大约又是一年过去了,此时优多罗对于佛法的修持已有了更深更高层次的觉悟。在不知不觉间,佛陀领着弟子们,又一次来到了优多罗的故乡,即到了鞞陀提国一个叫弥萨罗的地方,大家住止在弥萨罗的一片古老的树林之中。四周的民众听说了这个消息,自然是兴奋十分,纷纷奔走相互告白:“我等宁可往见彼沙门瞿昙,礼拜供养。”当然这个消息也很快传到了老梵志梵摩的耳中,他一方面想亲自面见佛陀,同时他还想见见自己的弟子优多罗,老梵志与弟子一年多未见面了,他总是盼望着师徒早日重逢。于是,他带上家仆,乘坐着马车,风风火火地朝着佛陀所居止的树林而来。

因为梵摩已经活到了一百二十六岁,在当地算是位响当当的人物。当他出现在树林中的时候,那些围绕在佛陀四周的人们,都自觉地闪开一条道,“探查众遥见梵志梵摩来,即从座起,开道避之”,可见其威德之高。经中对此的解释是:“以有名德及多识故”,就是说这位老人家道德高尚,博学多识,人缘也好,因此大家对他都礼敬三分。

这位梵摩对大家如此举动,表达了他的感激之情:“诸贤!各各复坐!我欲直往见沙门瞿昙。”

当梵摩梵志见到佛陀的时候,自然是十分客气。但是他与他弟子犯了相同的毛病,即双眼上上下下仔细地打量着佛陀。佛陀一看便明白了:原来是在观察三十二相。可是梵摩左看右看,只看到佛陀的三十相,另外二相却怎么也看不见。于是他便开口请教佛陀:“佛陀啊,无数的人们,以及我的儿子优多罗都亲口对我说过:您拥有三十二相。可是我为何只看到三十相呢?”

佛陀回答说:“另外二相一般人是看不见的,需要我施展如意足,你才能看见。”于是佛陀满足了梵摩梵志的心愿,并对他说:“梵摩,我的三十二相你既然已经看到,想必你已无有疑惑。至此,你应该发心,做到善自调御,用心修证正法!”

于是,佛陀为梵志说种种法,令其生无量欢喜心。值得注意的是,佛陀在对待说法对象上,是很有区别的,这就是我们经常讲的“对机说法”。佛陀感到这位梵摩梵志在梵志中德高望重,“长夜无谀谄、无欺诳,所欲所问者,一切欲知非为触娆,彼亦如是”,于是佛陀就为梵摩梵志讲说了“甚深阿毗昙”。这里的“阿毗昙”,与后世的“阿毗达摩”并不是一回事。后世的“阿毗达摩”(论),一般是祖师大德对于佛所说经典的某种阐释或发挥;而此处的“阿毗昙”,即指“对法”,就是对于法而作概括性的对论,它是佛亲口宣说。

在这里,梵摩所提出的问题是:

1、什么叫“梵志”?

对此,佛陀的回答是:“灭恶不善法,立住择梵行;修习梵志行,以此为梵志。”其义为:灭除恶不善之法,立住于择灭的梵行,修习于梵志之行,如此便可称之为梵志。

2、什么叫“三达”?——三达就是三明达,即宿命、天眼、漏尽三明。而对于婆罗门教来说,就是通达梨俱、娑摩、夜柔三吠陀。

佛陀的回答是:“明达于过去,见乐及恶道;得无明尽说,知是立牟尼。善知清净心,尽脱淫怒痴;成就于三明,以此为三达。”意思是说,明达于过去世之事,彻见于安乐与恶道,得证无明灭尽之说,就可以被称作“牟尼”(寂静、解脱的圣者)。善知于清净之心,尽脱那些贪瞋痴,成就于宿命、天眼、漏尽三明,如此则被称作三达(此为无学位)。

3、什么叫“无著”?

佛陀的回答是:“远离不善法,正住第一义;第一世所敬,以此为无着。”意指远离于不善之法,正住于第一义(究竟真理),为第一世间的人之所敬重的,这就叫做无着。

4、什么叫“正尽觉”?

佛陀的回答是:“饶益天及人,与眼灭坏诤;普知现视尽,以此正尽觉。”——能饶益于天上的天众以及人间的人众,还归他们清净的双眼,使他们不要作无谓的争吵。不仅如此,我们自己也要做到普知一切,能够看透一切,这就叫做正尽觉。

当佛陀回答完此四个问题后,这位梵摩老梵志便“即从座起,欲稽首佛足”,就是准备礼拜佛陀。可是坐在四周的那些梵志们见状,都啧啧称奇,他们都议论说佛陀真是不可思议啊,连这位德高望重的梵摩都礼拜他,看来真是了不起!后来,佛陀再次为梵摩宣说了四圣谛法。经中说他“见法得法,觉白净法,断疑度惑,更无余尊,不复由他,无有犹豫,已住果位,于世尊法得无所畏”。

不过令人称奇的是,梵摩老先生从佛陀面前听闻了无上大法之后,回到家中,把所有的事情都交待清楚,然后便选择了“命终”,即寿终正寝。大众比丘听到此消息后,就来请教佛陀:“世尊!彼至何处?为生何许?后世云何?”

佛陀对这个问题是这样回答的:“比丘!梵志梵摩极有大利,最后知法,为法故不烦劳我。比丘!梵志梵摩五下分结尽,生彼得般涅槃,得不退法,不还此世。”

我们知道,“五下分结”是指贪欲、瞋恚、身见、戒禁取见以及疑惑五种。如果将此五种顽毒消除殆尽,说明已经到了圣人的果位。什么果位呢?佛陀讲得很清楚,即“不还此世”。什么人可以做到“不还此世”?即三果阿那含。既然“不还此世”,那么梵摩生到何处了呢?经中虽然没有明说,但是我们查看一下阿那含的位次,便知梵摩已上生至色界天了。在那个地方,梵摩通过进一步修行,可以证得个人修持的最高果位——阿罗汉圣果。(09.08.03)

附:

(五)关于广长舌相与阴马藏相

现在让我们来谈一谈有关广长舌相与阴马藏的话题。

首先谈谈广长舌相

。在这部《阿摩昼经》中,我们前后两次见到了这样一句话:“即出广长舌相,舐耳覆面”。那么广长舌相究竟是一种什么相呢?我想主要是说佛的舌头既广且长,伸出来可以把整个脸部覆盖住,可以用舌头舐至耳朵乃至发际。比如《大智度论》卷八就说:“是时佛出广长舌,覆面上至发际,语婆罗门言:‘汝见经书,颇有如此舌人而作妄语不?’”此外是指佛舌软薄广长,能说无量妙法。从颜色上说,一般认为佛陀舌头为赤铜色。此相具有两种表征第一,语必真实;第二,辩说无穷,任何人都无法超越。在《观佛三昧海经》中,对佛陀的这种广长舌之相记述得颇为详尽:“如来广长舌相,莲华叶形,上色五画,五彩分明,舌下十脉,众光流出,舌相广长,遍覆其面经”。经中说此相系由十波罗蜜、十善报所感而得,其舌根下及舌的两边有二宝珠,流注甘露,滴润舌根。诸天、世人、十地菩萨皆无此舌相,亦无此味。又,诸佛舌上有五种图画,犹如宝印之纹,此味入于印纹中则流注上下,入琉璃筒。诸佛笑时,动其舌根,以此味力之故,舌出五光,五色分明,绕佛七匝,还从顶入。佛出舌时,如莲花叶,上至发际,遍覆佛面。舌下亦有众杂色脉,此味流入脉中,以其味力之故,变成众光,有十四色,一一光上照无量世界。我们常用“舌灿莲花”来形容诸佛说诸妙法,就是指的这个意思。

在《法华经·神力品》中也记述:“(世尊)现大神力,出广长舌,上至梵世”;《佛说阿弥陀经》中也有这样的经句“恒河沙数诸佛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看来佛舌不仅可以覆面舐耳,而且可以遍覆大千世界,实为殊胜。但是在别的经典上(如中阿含的《梵摩经》、增一阿含经、《太子瑞应本起经》)说,除了诸佛之外,转轮圣王也具有与佛相类似的广长舌相。但这样一来倒有些令人费解:位居十地的大菩萨并不具有此相,可是尚处凡夫境地的转轮王倒是具备广舌相,难道十地菩萨都不如转轮圣王?

后世曾将“广长舌”作为一种比喻,引申为一种文学语言而广为运用。比如苏轼的 《赠东林总长老》诗:“溪声便是广长舌,山色岂非清净身”; 清赵翼的 《大石佛歌》:“斯特维摩寓言耳,广长舌岂论寻尺”。后来又用来譬喻某人的能言善辩,如宋朱熹的 《后洞山口晚赋》诗:“从教广长舌,莫尽此时心”; 清黄遵宪的《纪事》诗:“登场一酒胡,运转广长舌。” 现代茅盾的《虹》:“但两性问题这名词,在这位广长舌的参政权的热心家耳朵中,大概还是很生疏”。到了茅盾这里,反而演化成一种不太中听的比喻词了,着实让人始料未及。

接下来谈一谈阴马藏(又叫马阴藏)的话题。

什么叫阴马藏呢?据佛经中记载,它也是诸佛所具备的三十二大人相之一。如果哪位看了我前面的一些文章的话,便可以看到这样一个细节:佛灭度后,阿难备受呵责,受到大家的冷遇以及排斥。大众在列举了阿难的九大过错时,在第四过中,就是“以佛阴藏相示女人”。如果事情属实,那么确属于阿难的一大过错。为什么这么说呢?佛陀的这种相,一般是不让别人看到的。我们在这部《阿摩昼经》中,可以说只有两个人看到了佛陀的这种马阴藏之相,也就是老婆罗门师徒二人,比如佛经中说“即以神力,使彼摩纳独见阴马藏”,说明这种相佛是不会轻易示现给人看的。给男人看都是不轻易的,如果把这种相给女人看(当然应该是以绘图的方式,并不是实际之相),那就是莫大的过失,简直是不可饶恕了。

那么阴马藏究竟是什么样的呢?

在《佛光大藏经》中对此的注解是:“谓如来之男根常向内部收缩而不现见,犹如马阴,系谨慎自身,远离色欲而得之大人相”。男根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生殖器,而阴马藏大约就是指佛的男根常隐藏于腹中而不外现,就好像马根平时收缩在肚子里一样,一般看得并不起眼。《大般若经》卷三八一说:“世尊阴相势峰藏密,其犹龙马,亦如象王”;《往生要集》卷中说:“如来阴藏,平如满月,有金色光,犹如日轮”。

关于马阴藏相的业因,《优婆夷净行法门经》卷下说:

“如来于过去无量劫中作凡人时,常乐修行,善和合众。若与父母、男女、兄弟、姊妹、亲戚、眷属、善友、知识,乃至畜生,若有别离乐和合者,悉随所乐善能和合,令其欢喜。以此业故,所积高广,常生天上受天福乐,下生人间,如是展转无量无边,至一生补处得阴马藏。以此相故,记成千子作转轮王,王四天下。千子勇健能伏怨敌,若出家者得成为佛。从法生子过于千万,勇猛多力能却魔怨。”

那么,这种相我们尚处欲界的凡夫,是否可以修到此相?我在一些相关的文章中,见到了有些练习气功的,可以达到类似之相——由此看来这个马阴藏之相曾被道家“拿去一用”过;而且我在很早以前也似乎听说过,有的禅师坐禅,当坐到一定境地,也可以显现“马阴藏”之相。那么这种男根逐步缩小乃至全部缩百肚皮中之相,与佛的马阴藏有没有根本性的差异呢?对于这个问题,我实说不上来,但是凭我的直觉,既然是佛,他所拥有的三十二相,我们凡夫即使偶有与佛相偶合的,也是存在着本质的不同。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要达到此相,排除男女欲想是首当其冲,通俗地讲,不能要制心,也要制体,要守精固本,否则色身经常“有漏”,恐怕连马阴藏相的影子都别想见到。但是,在这里有一点大约可以明确:纵然我们修就了“马阴藏”之相,但是离成就道业,岂止千万里?要知道,所谓马阴藏相,只是佛陀成道无上觉悟后的自然显现,如果以是否具备马阴藏之相来判断修行次第,那简直是缘木求鱼、南辕北辙了。

最后还要多嘴一下,女人是否可以修成马阴藏之相呢?

我们在《华严经》里可以见到这句话,即“具丈夫形,成就如来马阴藏相也”。从这句话,我们就可以看出“丈夫形”与“马阴藏相”之间的必然联系。也就是说,只有男性,才有可能成就马阴藏相,若是女人身,纵然如何努力,也无法成就此相。我们在《法华经》中可以看到龙女成佛,但是龙女成佛需要前提条件,这个前提就是“女转男身”,若直接以女身成就佛道,似乎难以做到。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久久金刚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