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金刚经网

楞严经浅释

发布时间:2023-04-15 10:05:32作者:久久金刚经网

  楞严经是很多的师兄都会去念诵修行的经书,因为它其中的内容是非常多的,同时对我们修行佛法也是有很大的帮助,在坚持的感悟下,就是能够知道楞严经全文解释是什么,以及了解到经文中的道理是什么,下面我们就先去简单的了解楞严经浅释吧!

  楞严经浅释:

  楞严经——正法的代表

  在佛教里,所有的经典,都很重要,但是楞严经更为重要。凡是有楞严经所在的地方,就是正法住世。楞严经没有了,就是末法现前。楞严经是佛的真身,楞严经是佛的舍利,楞严经是佛的塔庙。所有的佛教徒,必须拿出力量,拿出血汗来拥护这部楞严经。

  在法灭尽经上说:‘末法时代,楞严经先灭。其余的经典,逐渐而灭。’如果楞严经不灭,正法时代就现前。因此,我们佛教徒,必须以性命来护持楞严经,以血汗来护持楞严经,以行愿来护持楞严经。令楞严经永住于世,发扬光大,流通到每粒微尘中。到全世界每个角落去,流通到尽虚空遍法界中去。如果能这样,正法就能大放光明。

  为什么说楞严经先灭?因为该经所讲的道理太真实啦!天魔外道受不了,所以用种种方法来破坏、来消灭它。首先造出谣言,说楞严经不是释迦牟尼佛金口所说的经,而是后人伪造的经,这是外道强辞夺理的说法,故意破坏真经的卑鄙手段。

  楞严经的内容,说明四种清净明诲,二十五圣各述圆通,五十阴魔的境界。好像照妖镜,使旁门外道的妖魔鬼怪原形毕露,无处藏身,乃大事宣传楞严经是伪经,不可相信。

  近年来,一些无智的学者,愚痴的教徒,对佛学不了解。竟敢断章取义,妄测圣言。而一般无智无识的人,没有辨别真伪的智慧,人云亦云,推波助澜,硬说楞严经不是佛说的。

  学佛法的人,不但要深深了解楞严经的道理,为了令正法久住而邪法永息,更要到处提倡楞严经,宣扬楞严经,到处解说楞严经,并且要到处护持楞严经,这是佛教徒应该尽的责任。

  我今天向大家提出保证,保证楞严经是真经。如果楞严经是伪经,我愿堕地狱。因为我对佛法不认识,以假当真,心甘情愿接受此种的果报。就因为楞严经是真的,我乃发愿,生生世世要弘扬楞严大囧珐,要宣读楞严真理。各位想一想,楞严经若不是佛说的,谁以说出这种正确的法?我盼望批评楞严经是伪经的人,赶快忏悔,痛改前非,否则,必定堕入拔舌地狱。我祈祷预祝念楞严经的人,讲楞严经的人,宣扬楞严经的人,流通楞严经的人,统统早成佛道。主要的原因,楞严经所讲的道理,既正确,又合理,能使妖魔鬼怪,旁门左道,无所遁形,能令正信佛徒,保持正念,坚护正法。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卷一

  唐中天竺沙门般剌密谛译

  乌苌国沙门弥伽释迦译语

  罗浮山南楼寺沙门怀迪证译

  菩萨戒弟子前正议大夫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清河房融笔受

  美国北加州万佛城宣化禅师述

  菩萨戒弟子方果悟笔录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这十九个字是这部经经名字,是一个题目,连下面的一个经字便成二十个字;前十九字属于‘别名’,后一字叫‘通名’。别名的意思是与其他经典有所分别,名字不同;下面的经字是相同的,因为相同,故叫通名,通名是通于诸经,别名是别于诸经,由于此部经与诸经不同,故有这通、别两种称法。

  佛所说的经典,有七种立题,此七立题包括了如来所说三藏十二部一切经典,即是:单三、复三和具足。单三是单用的有三种;复三是双的,是两个意思在一起,也有三种;具足一是说有一种是具足的意思。

  单三之中有‘单人立题’,譬如‘佛说阿弥陀佛’。因为佛是人,阿弥陀佛也是人,故名;有‘单法立题’,譬如‘大般涅槃经’,这就是单以法立出来的题目;又有‘单喻立题’,譬如‘梵网经’,这部经比方大梵天王的网罗幢。这人、法、喻叫做‘单三立题’。

  复三:有‘人法立题’,如‘文殊问般若经’,文殊是人,所问的般若是法,故称;有‘人喻立题’,如‘如来师子吼经’,如来是人,师子吼是个比喻,意思是说:佛说法的时候有如狮子吼声那么雄伟;又有‘法喻立题’,如‘妙法莲华经’,妙法是法,莲华是个比喻,故立此题。

  具足一:比如‘大方广佛华严经’,大方广是法,佛是人,华严是比喻,这部经比喻万行的因花,庄严无上果德,此题具足人、法、喻故名。

  凡是讲经者,对这七种立题都需要明白清楚,才可讲解经典,如果连七种立题都不明白,又怎样能教人家明白呢?比如:自己都不能觉悟,又怎能教人觉悟呢?这一点是很要紧的。假如连七种立题、五重玄义、十门分别都不先明白,就自称法师,到处说法,于是把一般人都讲到地狱里去了,连他自己也到地狱去了,这还不要紧,但听的人却连他们为什么会到地狱都不知道,这实在是很可怜的。因此,学佛的人必须真正懂得佛法,真正有了智慧,然后才去教化众生,这才不会出错。

  在这一部楞严经里,所说的道理是无穷无尽的。这部经我不是依照天台宗的‘五重玄义’来讲的,而是根据贤首宗的‘十门分别’来讲。

  贤首宗和天台宗是中国佛教的两大宗派,讲经的法师们有些是学天台而不明贤首,有些是学贤首宗而不了解天台,所以有时讲的经典不能达到圆融无碍的程度。现在,我讲这部大佛顶首楞严经,是依照贤首宗的‘十门分别’来讲解。

  在没讲经之前,先讲‘十门分别’,这十种门第一是:总释名题,七种立题是分别佛经七种命名的道理,现在是总释名题,这部经名是‘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

  经名的第一个字是‘大’,什么叫大?这大有四种:大因、大义、大行和大果。因是密因,它和其他的因不同。是秘密的因,是人所不知道、外道所不明白、二乘也没有觉察到的,故叫密因,是非常之大,故说‘因大’;‘义大’,是说其中修证了义的义理也是特别的大;诸菩萨万行,这是‘行大’;首楞严就是‘果大’。这部经具有这四种大故称‘大’。

  ‘佛顶’——佛,相信每个人都知道了,你们常说:我信佛教,我学佛法,但是,这个‘佛’字又怎样解释呢?这个‘佛’字是印度语,叫佛陀耶,中国人欢喜简略,便把陀耶两个字删去了,只用一个佛字,以致一般人以为这个‘佛’字就是中文翻译,其实这只不过是音译。‘佛’字译为中文是‘觉’,而且这觉悟的‘觉’并不只一种含意,而是三种:自觉、觉他、觉行圆满。

  什么叫自觉?自觉和凡夫不同,好像你我现在是凡夫,还未觉悟,但是佛自己觉悟了,他自己开悟了还想办法令其他人也都开悟,这叫觉他。在自觉与觉他之间,还有种种的阶段和程度的不同,因悟有大小,是依各人的根性而有不同。佛自己得到的大的觉悟,也令他人得大觉悟,到这两种觉悟都圆满了就叫‘觉行圆满’。所想的与所做的都圆满了,是为万德庄严,达到‘三觉圆、万德备’就称为‘佛’。

  为什么要信佛呢?因为我们本来都是佛,不过现在迷了,不能证到佛的果位上,为什么说我们本来是佛呢?因佛说过:‘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堪作佛。’既然所有众生都有佛性,为何没有成佛呢?乃由于妄想执著。有一妄想就想东想西,想南想北,想上想下,啊!钻天入地,无所不想……这些个妄想实在打得太多了,令你数也数不过来,你说说看,你一天到底打多少个妄想呢?你知道吗?如果你能知道,那你就是菩萨了,就因为你不知道,所以还是凡夫。

  这些妄想执著究竟都执著些什么呢?——执著这个也是我的,那个也是我的——所有的物质享受都放不下,至于精神享受那更不用提啦!真是有什么就执著什么。男人有男人的执著,女人也有女人的执著,善人有善人的执著,恶人有恶人的执著……啊!有了执著就不得了啦!这可不是好事情呀!你自己不明白而已,因为只贪图享受是不会成佛的,所以,一切众生不能成佛是由于妄想执著,才不能证觉。

  佛曾说过:‘狂性顿歇,歇即菩提。’这是楞严经里面讲的,意即说你这个狂妄自大的心、你这个好高骛远的心,你那种看不起人的心哪!那种只知道我是最聪明的人,只知道我比谁都好。比如有个人长得像个丑八怪,你看他怎样说:‘啊!我真美丽呀!’你看,这个执著多大呀!如果你把这种执著,这个狂心歇止了,便即刻得到菩提。什么是菩提?——就是觉道、就是开悟,开悟就离成佛不远了,因此,你能把狂心休息了,这便是你的好去处。

  自觉和凡夫不同,你我凡夫是属不觉,已经觉悟的是什么人呢?就是阿罗汉与辟支佛。辟支佛印度话叫辟支迦罗,是从十二因缘而悟道的,阿罗汉是由四谛法悟道的,故自觉异于凡夫。

  觉他和二乘不同,什么叫觉他?‘觉他’要有菩萨心肠,菩萨便是觉他,也可说是利他,故菩萨异于二乘,和这些二乘的声闻、缘觉是两样呢?还是一样?声闻是罗汉,缘觉是辟支迦罗,菩萨就是菩提萨埵;究竟这三者是由一个人、两个人或是三个人修成的呢?这可以说是一个人,也可以说是三个人。怎么说呢?因为可能有一个人他先修声闻,然后修缘觉,再由缘觉而修菩萨的六度万行,他一个人全包办修了这么多的行门,这种种的法,所以可以说是一个人。但是,又可能是三个人:第一个修声闻,修成后他就不再求进取了,做个自了汉,自己开悟了就不管其他的人了,停止在阿罗汉的程度上;另有一个修到阿罗汉,然后进展至辟支佛的果位上,便不再前进了,这样就成了两个人,加上第一个人就成三个人了。

  到了辟支佛的果位上也只是自觉,不是觉他,等到菩萨乘才是觉他。菩萨修六种波罗蜜与万行相应而成,行菩萨道直到圆满,这叫觉行圆满,就成佛了,故欲觉行圆满须不离菩萨。

  这三种觉悟,在这里虽只说这么多,但是行起来真个是千差万别,程度里面又有程度,分别之中再有分别,以至于三觉尽皆圆满。

  ‘顶’字是至高无上的意思,再没有比它更高了就叫做‘顶’,好像我们的头,头顶上是天,因此叫做顶天立地,我们人就是顶天立地的。

  那么‘大佛顶’这三个字合起来,就是我不讲,相信大家都明白是说大大的佛的顶。那佛顶究竟有多大呢?拿一把尺子量一量,是不是像这个佛那么大?其实,这个佛并不是一个大佛。它只不过是像大海中的一滴,像这世界一粒微尘那么大罢了,而那个大佛是大而无大,它是遍满一切处的佛,无在无不在的——你说它在什么地方呢?它什么地方都不在!你说它不在什么地方呢?它却又什么地方都在,根本没有办法来衡量它大到什么程度的。

  谁最大?是佛!而这大佛是谁?就是你!也是我。如果你说:‘我没有那么大,我看你也没有那么大。’那又为什么说就是你、是我呢?如果不是你不是我,那讲它做什么?就不需要讲了。就因为于你于我都有关系,所以才要讲它。那么,你我怎么会这么大呢?我告诉你,你我所具足的佛性就是这个大佛,不但是大佛,而且是大佛的顶,本来再没有比它大比它高的了,但是它还有个顶,在它的顶上,这就是‘大佛顶’三个字的意思。

  在这个大佛顶上,又现出一个大佛,那么这个大佛又有多大呢?这个大佛是看不见的,所以,在楞严咒上说:‘无见顶相放光如来宣说神咒’。无见顶相——无见不是没有吗?我看不见,怎么又说有个大佛呢?

  你看不见的那才是大,因为大到你的目力看不见,你会说:‘我怎么会看不见?太小可能看不见,大的我一定能看得见。’大的你怎能看得见呢?像这个天,你的眼睛怎能把它看完?像地这么大,你能完全看见地吗?由于你看不见,那才是真正的大。

  这个大佛顶就是无见顶相放的光,放多大的光呢?当然是放大光了,这大光照遍所有的境处,你问道:‘照不照得到我?’早就照到你了!你会说:‘怎么我不知道?’

  好,你想知道吗?我讲过:‘心清水现月,意净天无云。’你的心里要是清净到了极点,佛光就会照到你;心里不清,就好像是一潭浑水,月光就照不进去。‘意净天无云’,你的意念要有一定,就像天上无云一般,境界就妙不可言了。如果每一个人真能清净其心,便可得到这楞严的密义。

  ‘如来’这两个字:‘如’是无所不知,‘来’就是无所不来。佛法的本体是如,佛法的用就是来;佛的体如如不动,来而不来,那么到什么地方去呢?金刚经上说:‘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也不到我这儿来,也不到你那儿去;是在你那儿,也在我这儿,这就是如来。

  如来是佛的十号之一,最初佛有多少个名号呢?最初每尊佛有一万个名号,以后才把它减少,因为一般人记不得那么多,于是就缩减到每尊佛一千个名字,但是,一千个还是使人记不了,因此就再减到每尊佛一百个不同的名字,尽管如此,众生仍然很难记得,于是乎又缩到十个,这十个名号,也正是每一个佛的通号。第一个名字是‘如来’,是乘如实之道,来成正觉,就是成佛了;第二个是‘应供’,意思是应当受人天的供养;第三叫‘正遍知’;第四是‘名行足’;第五叫‘善逝世间解’;第六叫‘无上士’;第七是‘调御丈夫’;第八‘天人师’;第九‘佛’;第十是‘世尊’,每一位佛都有这十种名号。

  ‘如来密因’,什么叫密因呢?一个人定力的本体叫做密因,为什么叫密因而不叫显因呢?因为这定力的本体是每个人都有的,所谓人人本具,个个不无;虽是本具不无,但每一个人自己都不知道,因为不知道所以叫做密因,这是一个秘密,这个秘密就是定力的本体,是如来定力的本体,也就是一切众生定力的本体,人人都具有这种定力的本体,只是自己没有发觉出来,不知道而已,故称为密因。

  ‘修证了义’——这个密因是做什么的呢?是要修悟成正果的!要怎么修呢?参禅、念佛,都是修,可是这个修是专门指修参禅的,专门修参禅才能证果,且证果到达‘了义’的义理上。

  什么叫‘了义’呢?‘义’是意义,这个意义了了,是把世间、出世间法,完全都证得无余了,再也没有法可修,再没有法可证了,这也就是永嘉大师证道歌上所说的‘君不见绝学无为闲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绝学,是最高之学。无为,是不妄为。闲道人就是悠闲清净的人。不除妄想,不求真理;为什么不除呢?是因为除尽了,妄想已没有了,不求真,是因为已经得到了,所以不需要再求了,了义就是这个意思。

  因为连‘妄想’或是‘真’都不分别了,学到了极点就叫‘了义’,不了义就是还有意思,等到什么意义也没有了,干而净之,就到了密因那个正定的本体上,此即是修悟证果成功而达到了义的境界上。所以,了义也正是大义,大义包括一切义,如果了义没有了——没有了这才是真的有,还在有的时候就不是真有了,若再无义可证了,已到极点了,即叫‘了义’,极点在什么程度上呢?也就是到了佛的境界上、佛的果位上。

  可是,想到达佛的境界上,需要行菩萨道,故说‘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诸菩萨的‘诸’字,是很多很多的意思,可以说是一切的菩萨,数不尽那么多的数目,总说起来有五十五个位子,其中包括: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四加行、十地,加上佛,就是五十五个级位,每一级里面都包括了千千万万的菩萨,无量无边那么多的菩萨,所以叫‘诸菩萨’。什么叫‘万’行呢?这是说修行的行门很多,那到底有多少呢?有八万四千行门那么多!万行是菩萨所修的,菩萨不但修万行,而且还修六度,六度是什么呢?第一布施。第二持戒。第三忍辱。第四精进。第五禅定。第六般若。

  布施有三——即财施、法施、无畏施,财指所有的金钱财产,是每个人最爱惜的,也是世界上最肮脏的东西。你看,我们的钱数来数去,不知经过多少人的手,其间不知带了多少的细菌或病菌等的微生物,故在佛教里把钱称作‘不净物’,第一是来源不净,有些钱的来路不明,有人说‘我做工赚回来的钱应该是正当的了吧?’虽然来源是正了,但那些钱本身带著很多病菌在上面,很容易染上传染病,由此可知钱是多么不洁净的东西;可是,每一个人都喜欢它,一点不嫌多。殊不知钱多了,毛病就愈多!可是这种不好的东西,人人却都爱之如命,而不能暂舍,如果你能舍那就是布施,行布施的人就是行菩萨道;菩萨修六度万行,第一就是要喜舍,喜舍就是说把自己的钱拿出来布施给人家,帮助别人,这就是财施。

  但是,人做布施是不容易的,人的心是属‘阴阳交关处’,又是个‘理欲战斗场’,好像看见一个人很困难,没有饭吃,想送他一块钱,让他吃饭去,于是把手伸到口袋里去掏钱。就在这时候,第二念又生起了,想著:不行!如果一块钱给了他,我搭巴士就没钱了。因此第一念虽想舍,第二念便又想到自己要坐巴士了,于是又把钱放回口袋里了;这样的情形由小而大——同这一块钱乃至十、百、千、万、万万块钱,都是这样:常常在布施的同时会生出一种自利的心,所以,财施说起来很容易,做的时候就不容易啦!

  第二是法施,就是‘法’的布施。现在我讲经说法,就是以法来布施,所谓‘诸供养中,法供养最’,因为以钱布施是有限量的,但以法来布施是没有限量的,例如我现在讲经,你们因听了一句经典而开了悟,证得一个境界,那我的功德就大了,因为我讲经说法可以帮助你成佛的,故法施的功德最大。

  还有无畏布施:当别人遇到飞灾横祸等不幸的事情,或遇抢劫、火灾等恐惧惊惶的事件时,你能给予安慰、帮助,使人免除惊恐,这是无畏施。这里所举出的不过是小问题,但我们知道了小的,大的问题也就容易明白了。

  以上是略释六度中之第一度——布施,第二度是持戒。佛教中最重要的是戒,什么是戒呢?戒是‘止恶防非’,止恶是停止一切的恶事,防非是提防所有的过错,也就是‘诸恶莫作’——所有的恶事都不要做,‘众善奉行’——所有的好事都要去做。

  我告诉你们一件事:小时候,我是不懂算数的。一有钱就给了人,有一块钱给一块钱,有两块钱就给两块钱,这在一般人来说,是不是太愚痴了呢?其实这是帮助人,帮助人就是利人,利人就是菩萨发心,菩萨发的心是要对人有利益的,自己忍苦而劳,受点委屈都可以,这种利他的心就是菩萨心,菩萨心就是‘众善奉行’。

  我们不要只愿盘算著这一回我有没有吃亏?有没有上当?看看自己有没有占著便宜?一切事情总要算算自己的利益,总想要占便宜,但是到头来却发现自己吃亏了,所以我们应该为人家打算,不应该为自己打算,持戒的目的,也就是要做到‘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那么,戒有多少种呢?戒有很多种,基本的有五戒,在家学佛的皈依三宝之后,若想往前进一步,就要受五戒,受了五戒之后再前进是受八戒、十戒;受十戒就是沙弥了,受了沙弥戒后要正式做出家人,就必须受二百五十条比丘戒,比丘尼则要受三百四十八条戒。菩萨也有戒,菩萨戒有十重、四十八轻,重的犯了不能自行忏悔,轻的犯了还可以改过自新。

  佛将入涅槃的时候,阿难向佛请示:‘佛在世的时候,佛是我们的师父;佛入涅槃之后,我们以谁为师呢?’佛陀便告诉他们说:‘我入涅槃之后,应以戒为师。’

  所以,在家人要受戒,一定要向师长求,授戒也是一定从比丘受,在佛的戒律上比丘尼是不能授戒的。戒也有沙弥戒、比丘戒、菩萨戒等很多的名称,任何人要想修道就一定要受戒,守护清净的戒体就好像守护摩尼宝珠一样,例如终南山道宣律师,因为持戒持得精严,便有天人来送供,可见持戒是最要紧的。学佛的人如果不守戒,就等于一个瓶子底下有了洞,水一装进去就漏掉了,要是能守戒,久而久之就会成为无漏。

  这个楞严法会是一个最苦的法会,也是最难的法会——由清早六点到晚上九点钟,有人说:‘到学校里也没有这么多的课程呀!’可是,我们是个了生脱死、行解相应的学校,讲楞严经就是解,坐禅叫行,解行并进,这才叫脚踏实地。我们要躬行实践的去做,一点也不能马虎,一点也不能骗自己,你若骗人也就是骗自己。为了将来能有最大的功力来解决个人的生死问题,所以,一定要解行并进。

  现在我举个比喻:一个盲人和一个瘫子,两个人住在一起,另外还有很多人都来帮他们的忙,于是便有很多人住在这间房子里,有一天,其他的人都出去游玩了,他们不是去学楞严经,而是去钓鱼、买东西……等等,凡是世界上所有的事,他们都想去做,只留下那个瞎子和瘫子在家里。

  说来真巧,有天这房子著火了,怎么办呢?瞎子看不见,不知往哪儿跑;瘫子虽看得见,却是有腿走不得,你说这不是很危险吗?

  可是,就在这个时候,有一个善知识来告诉他们说:‘你们两个都可以逃离这个火宅,只要瞎子的腿借给瘫子用,而瘫子的眼睛借给瞎子用,怎么借法呢?就是瞎子背起瘫子,由瘫子为瞎子指示方向。’经善知识这么指点,于是两个人都逃出这座火宅了。

  我举这个比喻,大家可不要误会我的意思,其实不是说你们是瞎子、瘫子,连我也是瞎子、瘫子,我们都是瞎子、瘫子的,因此,这也不是说你,也不是说我,但也说的是你,也说的是我。

  我们每一个人都不要自满:以为自己已明白很多了,以为自己智慧大了,既然如此,请问你为什么又还没有成佛呢?就因为太自满了,以为已学得了许多的知识,其实学什么就被什么障碍,有了障碍,也就成不了道了。

  现在,诸位把你我他的思想放下,把这个思想平静下来,把自己的心念空了,要做什么呢?装无上的妙法呀!如果每一个人能把自己心头的杂念渣滓清除了,然后听经,这样便会一闻千悟,容易明白了。

  诸菩萨所修的六度万行,上面已经说过布施与持戒,再来是忍辱,忍辱有生忍、法忍和无生法忍。第四是精进波罗蜜。

  所谓‘精进’是往前去精进,不是后退。在妙法莲华经里药王菩萨本事品中,说得很详细,为什么药王菩萨要焚身供佛呢?因为他觉得佛恩太深厚、太浩大了,无以报答这个恩德,所以把他自己的身心性命,整个烧了来供佛,那么,究竟烧了多长的时间呢?这段时间非常之长,有数不过来那么长。所以,天台智者大师阅读妙法莲华经,到药王菩萨这品中:‘……是真精进,是名真法供养如来’的时候,智者大师便入定了,在定中看见灵山法会,看见释迦牟尼佛仍然在那儿说法,转大囧珐錀,教化众生,于是乎他就豁然证入法华三昧,得到第一旋陀罗尼。他出定之后,便大开智慧,后来建立天台宗,成为天台宗的三祖。这是药王菩萨焚身供佛这种功德所感,这才是真正的境界。

  第五是禅定波罗蜜,说到禅定,有四禅八定,而在楞严经上也讲到九次第定,这个等到讲那段经文时再来详细说明,现在先讲四禅天的境界。在初禅的境界时,你的脉搏便会停止;到二禅的程度时,你的气息就会停止,是不是死了呢?不是的;到三禅呢?你的识也断了,就是念也断了。

  初禅的境界是离生喜乐地,脉停止了,但是自己觉得非常的快乐,因为是初禅,所以定力还不够;等到二禅的定生喜乐地,定力比初禅时更加坚固,气息也断了,外边的呼吸断了,内里的呼吸气便活起来,一般人平常都是靠外在的呼吸,内里是不会呼吸的,如果里面的呼吸会呼吸了,那个人就不会死,愿意活多少年都可以,可是活得久了就变成一个守尸鬼,这也没有用!光看守著这个臭皮囊,又有什么用呢?三禅叫离喜妙乐地;第四禅叫舍念清净地,把念识都放下了,入四禅天这种定才是在修道上迈进了一步。

  但是,不要以为证了四禅就不得了,这只不过是向佛的果位上走了第一步,还不是证得阿罗汉果,这个时候,天上人间的事情你都可以知道,但是知道了也不要执著于这种境界上,这是四禅的大概情形。

  第六种是般若波罗蜜。‘般若’是梵语,中译为‘智慧’,什么叫智慧?一般人都以为世人的聪明就是智慧,其实不然,聪明是世间智,智慧是出世间智,好像一般的科学、哲学、声光、电化……等等,所有的这些科学都叫世间智慧。那么什么是出世间的智慧呢?那就是成佛的智慧!

  成佛的智慧也不止一种,而是三种,为什么这个‘般若’没有翻译过来呢?因为它有三种含意的关系,这在五种不翻的译规中,属‘多含不翻’的缘故。那么这三种含意是什么呢?第一是文字般若,所有一切经典都是文字般若。第二是观照般若,是用观照的智慧来反闻自性,这叫‘回光返照’,观是观察,照是光明普照,你能以观察所得的光明智慧,来照破自己里面的黑暗,照得干干净净,这便是观照般若。另外,还有一种最不可思议的般若,便是实相般若,什么叫实相呢?实相就是本经所讲的‘了义’,了义就是实相,实相无相,可是无所不相,这种的境界你若明白了,就和佛做邻居,离佛只有一步了。不过这种境界说是很容易的,要去证得却是不容易的,虽然不容易,便我们也要想办法往这条路上走,不然就永远不能到达;成佛说复如是,需要勉为其难,中国有一句话说‘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中国的梅花是十分芬芳的,不像美国的不香,为什么会这么香呢?因为它受得住冻,所以非常之香。

  说到实相般若,是不是有些人有,有些人没有呢?不是的!每一个众生都有这种般若,都有实相智慧,只是像本经中所说的‘密因’——没有把它显现出来而已,因此,原是自己本有的家珍,还不知道。自性的般若,乃是本具的实相,但因自己不了解,以致变成一个世间上的平凡人了。

  金刚经上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可见所有一切相,都是假的,你若能在这有相上而知道它是无相的,就是见到佛了,亦即你明白了这个法的本体,寻到了法的根源,便等于见到佛一样。所以,这个般若就是我们每一个人固有的智慧,我们要把智慧的宝藏打开,才能显现出我们的本来面目,这好比金矿里藏著金子没有人知道,有些人虽知道了金矿却不去开采,还是等于不知道一样。那么应该怎样做呢?必须动用人工努力去开采!而这个每人都有的金矿就是实相般若,如果我们不发勇猛心去精进修行,就等于知道了金矿不去开采一样,如此焉能取得金子呢?必定是得不到的。

  以上说的是六度。那么,什么叫做波罗蜜呢?事情成功圆满了叫波罗蜜,你要学佛,终于成佛了叫波罗蜜,譬如你肚子饿想要吃饭,吃饱了叫波罗蜜;你想要睡觉,躺著就睡著了也叫波罗蜜。忍辱也是波罗蜜,持戒、精进也叫波罗蜜,禅定是波罗蜜,布施、般若都是波罗蜜。中国有一种水果叫波罗,也称波罗蜜,是甜的,因此,什么事情做圆满了,得到甜的果,就叫‘波罗蜜’,因此菩萨所修的六度,也叫六度波罗蜜。

  每一个人都可以学菩萨发心,行菩萨行,做菩萨事,那就是初发心的菩萨,菩萨是不自私的,并不是我做菩萨你不能做,你不能和我相比,不是的!我们不但可以做菩萨,而且还可以做佛,‘一切众生,皆堪作佛’这句话,相信现在大家都明白了。

  ‘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现在讲‘首楞严’,首就是第一的意思,即是头一件事,那是什么呢?是楞严,楞严这两个字是梵语,翻为中文就是:一切事究竟坚固。

  一切事就是什么事都包括在内:所有的山河大地、房廊屋舍,所有的人物、楼台室画……等等,都叫做一切事,这一切事能彻底坚固,得到定的本体,得到这个‘密因’的定才能证得了义的果,证到了义这种程度,再修菩萨六度万行,则得大行,然后成就一切事究竟坚固这种定,即是大果。

  一切事究竟坚固是个定,和不定就两样了,什么叫做不定呢?好像做事情犹疑不定,想向前走,腿又不听话,于是就向后走了;想往好的做却做不得主,就去做坏的,这叫不定,好像做事没有恒心,便叫不坚固,恒心就是恒常不变的心。

  因此,我们现在来学习楞严经,大家都应该具有‘坚、诚、恒’这三个条件,‘坚’是坚固心,不能中途打退堂鼓半途而废。‘诚’是要有诚恳心,念兹在兹,学习经典应要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打其他的妄想,要研讨从经中听到的道理,对于经义自己有什么意见?统统要诚恳的去学习。‘恒’是有恒远的心,不是学了三天或两天半觉得太难了,简直是枯燥无味,学来学去没兴趣,就不学了,心想还不如到花园或其他地方去玩玩算了,于是便逃之夭夭,这便是没有恒心。所以,你有恒心、有诚心,就是究竟坚固,这样便有定力(不为一切环境所转变,是为定力)。

  所以,大佛顶,就是大因、大义、大行、大果,得到这四种大的妙处,又可以说是妙因、妙义、妙行,和妙果,这是本经题目十九个字的大概意思,下面单解释一个经字。

  经,梵语叫‘修多罗’,中文叫‘契经’,‘契’是契合,上契诸佛的理,下契众生的机,凡能契理契机的便叫做经。经者‘径’也,意即径路,为什么叫径路呢?因所有的经都可以帮助我们由凡夫达到佛的果位,达到圣人的果位,故说径路。

  又经有‘贯、摄、常、法’这四种意思,‘贯’是贯串,贯串所说义,把佛所说的义理像用一条绳子串缀起来。‘摄’是摄其所化之机,即对什么样的众生就说什么样的法,说什么么的法就度什么样的众生,所谓‘因人施教,因病与药’,这叫观机逗教,因人说法。什么叫‘常’呢?古今不变谓之常,因为没有变更是为经。‘法’——三世同尊曰法,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三世的众生都应该遵从这个法而修道、而成佛、而教化众生,都应该依照这个方法去做,故具足‘实、摄、常、法’这四种意思而名之为经。

  经就好像一块吸铁的磁石,众生就好像铁块,铁块遇到了吸铁石,就会被吸上去,方才所说的‘摄’字就有这个意思。现在讲楞严经,这是楞严吸铁石,吸铁石也是坚固的,可是楞严经比吸铁石更坚固,若把众生吸上去就不会再堕落,不会再下地狱,转饿鬼,做畜生了,为什么呢?因为被坚固大定所吸引住,想要跑也跑不了,想要掉也掉不下去了,就是这么妙!

  佛教全部藏经,共分为十二部:第一部是长行部,在经上分一行一行,很长的故叫长行。第二部是重颂部,是重复的再把经义说一遍,把长行经文重说,是为重颂。

  第三部是授记部,在经典上提及佛为某一个菩萨授记的,如:汝于某某劫,应当成佛,名号为何?寿命有多长?教化众生有多少?在什么国土里……等等,都预先说明,这叫授记。好比释迦牟尼佛是然灯佛为他授记的,当释迦佛在因地行菩萨道时,遇到然灯佛,曾经布发掩泥,他看见然灯佛从一条非常泥泞的路上走过来,于是便将自己的头发打开,铺在积水的泥路上,让这位老和尚走过,以免污泥沾染到这位老比丘的双脚,谁知这位老和尚就是然灯佛,他看到这么虔诚的供养,就欢喜了,便道:‘如是,如是。’意思是:就是这个样子,你如是,我也如是,如是个什么呢?就是行菩萨道是这个模样,因为然灯佛过去行菩萨道也是这样子的,故认为是对了,于是便为释迦佛授记:‘汝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因此,今生释迦佛就成佛,由于释迦佛的诚心感动了然灯佛,所以这位古佛就给他授记。

  第四部是因缘部,由于种种的因缘而说种种的法。第五部是譬喻部,是以某一件东西比喻某一件事,来说明佛法的妙处。

  第六部是本事部,释迦牟尼佛或叙述他前生的事,或讲述某一个菩萨前生的事迹。第七部是本生部,是说释迦佛今生的事迹,或者是某一位菩萨今生的事。

  第八部是方广部,方是四方,广是宽广,表示所说的法极广大精微。第九部是未曾有部,这是从来没有说过,而现在才说的。第十部是自说部,是未经请法而佛自己放光动地的开演这个法。第十一部是孤起部,亦称讽诵,是在某一部经中与前文不相连,且与后面的也不生关系,而孤单独立的偈颂。

  最后是论议部,是针对某一项佛法的研论博议,以上一共是十二部,所以有首偈子说:‘长行重颂并授记,孤起无问而自说,因缘譬喻及本事,本生方广未曾有,论议共成十二部。’大家如想详细研究,可以参看大智度论,里面对十二部经的分类有详细的解释。

  这十二部经是不是个别分开的呢?不是的!其实每一部经都包括这十二部,这不过说明经典中具有这十二部的体裁及内容而已。

  其次,讲到十门分别:

  第一门是总释名题,第二门是启教因缘,什么是教?圣人契下之言日教,如佛菩萨用以教化众生所说的话,是为教。到底怎么会生起此教的呢?这需要具有因缘,此因缘是由众生来的,如果没有众生就没有佛;如没有佛也就没有教,故教乃为众生而设,其因缘是要令众生了生脱死,故而有教。

  释迦牟尼佛就是为了使众生了生脱死而示现于世,在法华经上说:佛以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这一大事就是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死问题,生从何来?死住何去?这道理不明白即有生死,明白了就不会有生死,释迦佛到此世界来就是为了令众生知道怎样有生?怎样有死?

  来到这个世界的众生,都是奔波劳碌,辛辛苦苦,他们为住而忙,为蔽体的衣服而忙,为充饥的食物而忙……他们忙碌地劳作,如果问他们:‘为什么要工作呢?’一般人都会同答说:‘为了三餐。’不管是中国人或外国人,每个人都是为了生活的问题而奔走忙碌,但是却没有人为生死而忙,更没有人会去想一想:我为什么到这个世界来呢?我是怎么来的?从什么地方来的?也不见有人见面时会问:‘你是从哪里来的呀?来了多久啦?……’真是连自己来的地方都忘了,去的地方也忘了。释迦牟尼佛看见人把生死大事忘记了,故到这个世界来提醒我们,必须要注意及研究这个问题,是以,法华经方便品说:‘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开佛知见,使得清净故,出现于世;欲示众生佛之知见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悟佛知见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入佛知见道故,出现于世。’

  何谓‘开佛知见’呢?一切众生,本来具有佛的知见,本来的智慧和佛是一样的,只不过像金矿一样,尚待开发,然后本性才能显现,必须如法修行,才可以把真金开采出来,真金之中,是没有渣滓的,如掺入杂质,便不是真金了。

  那么,我们本有的佛性、本有的智慧,在什么地方呢?就是在我们每个人的烦恼里面,由于每个人都有烦恼,故个个都有佛性.只是未能显现出来,因而成为烦恼罢了。

  现在打个比喻:烦恼犹如一块冰,佛性好比是水,水有湿性,而冰也具有湿性;水是智慧,冰即烦恼,由此可知,智慧与烦恼同是含藏佛性的。

  现在,再来比喻它的作用,水柔不会直接伤害人,而冰硬却能伤身害命,比如一盆水泼到你身上来,你只觉清凉,却不会伤及身体;但如把一大块冰往你身上掷,就会打伤你,甚或置于死地,这便是智慧与烦恼的分别。例如人起了烦恼即会生嗔心,继而破口骂人,使他人也生烦恼,但有智慧的人说出来的话,令人听了会心生欢喜,甚至连原有的烦恼都一并消除了,这就是冰与水,亦即烦恼与智慧的不同处。假如我们将烦恼变成智慧,那便是返本还原,因为冰可化成水,水也可以成冰,因此不能说众生不是佛,佛不是众生。其实,佛是众生的佛,众生是佛的众生,这只是一种转变,若能明白你的自性便是佛性,就能把烦恼变成菩提。

  菩提即是觉悟的道理,觉悟些什么呢?悟到一切都无所执著,若有所执,就不会觉悟。觉悟的滋味怎么样呢?是把烦恼断了,到没有烦恼、没有无明时,就现出智慧,因而得到解脱,这叫开佛知见。

  还有‘示佛知见’,示即开示,佛的知见开发了,还必须用一番功夫,怎样用功呢?像开金矿一样,需要工人去工作,一点一点地把泥土挖开来,还须专心去淘洗,把真金淘出来,所以必须指示众生怎样去得到真正的精金,这是示佛知见。然后,又要悟佛知见,得到了指示,必须依法修行,如实用功。比如天天坐禅,有一天使会豁然贯通、突然的开悟了,开什么悟呢?是真正的了解,会觉得:哦!原来是这样,原本是这么一同事!于是人生的问题便明白了,这是悟佛知见。

  佛的知见,不像我们众生的知见,整天尽打妄想,生出执著心,谁对我有一点不好,就生出烦恼心,其实,你若对人家好,怎会有人对你不好呢?明白了这个道理、就不会有人对你不好,因为不是人家对自己不好,而是自己对人家不好,这叫做‘一个巴掌拍不响,两个巴掌才会响。’在悟佛知见之后,便是入佛知见,须勤谨专修,回光返照,待光照到了心里去时,整个智慧也就开现,这是入佛知见。

  佛说法凡四十九年,谈经三百余会,为众生说法,教化众生,这是指佛所说法,一代时教的大概而言。若以本经来说:‘大佛顶如来密因修正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这部经的因缘有六种:

  第一因缘是‘恃多闻,忽定力’,恃乃仗恃之意,仗恃什么呢?仗恃多闻。多闻是多所见闻,如读经听法多,知识也多,好像阿难便具有多闻的机缘与能力,佛所说的法因他常随侍数十年,每一法会所说的他都记得住,真是过耳不忘,这叫多闻,也称博闻强记。因所记取的道理多了,便有所仗恃,故说恃多闻。忽定力,是忽略了定力的重要,阿难就是这样,以为能广闻知见就够了,因而不重视定的修养,不去用功参禅,不晓得打坐是行,听法是解,所以我们必须解行并进,互为相应,才是正途。希望各位既重多闻,尤重定力,双管齐下,勇猛精进,这样,当会得到不可思议的殊胜境界。

  这部经乃以楞严咒去解救阿难而引起的,一天,阿难独自出去乞食,遇到摩登伽女,那时的摩登伽是外道,她会一种咒术,名先梵天咒,由于见到阿难生得英俊,便为她的女儿用咒术迷惑阿难,供其淫乐,阿难因定力不够,于是不由自主,眼看将要破淫戒了,那时佛陀知道了,即敕文殊菩萨用楞严咒救回受迷的阿难。

  当回到佛前,阿难便痛哭流涕地说:‘(我)一向多闻,未全道力。’因此恳请佛陀,告诉他十方诸佛是怎样修行而得以成正果的。故本经的因缘是为了阿难仗恃多闻,忽略定力,引起佛陀广说诸理,来破他的迷执。

  第二因缘是‘警狂慧,护邪思’,警是警告,警告具有狂慧的人,狂慧是天生的聪明,但却不务正道,反而藉他的智慧去做害人的事情,而且思想邪恶,不加改正,甚至更运用其智慧去掩护他的邪恶思想,即所谓护短。简言之,是警告有狂慧的人,护持他那不正当的思想,亦等于警告那些做糊涂事的聪明人。正是:

  ‘聪明乃是阴骘种’:由于前生有些德行,所以今生就聪明了。

  ‘阴骘引入聪明路’:为什么会聪明呢?是因为曾做过很多善事,阴骘即是人所看不见的好事。假如做了件好事便鸣锣击鼓地大事宣传,这就不算是阴骘,所谓:‘善欲人见,不是真善。’做了好事就到处告诉人,那便不是真的行善,只不过贪图一个善的名而已。‘恶恐人知,便是大恶。’做了恶事,却恐怕人家知道,这就必然是件大恶事。

  ‘不信阴骘恃聪明’:因为现在聪明了,便用不著广行阴德,也不再行善了,只是专运用那些小智慧,于是

  ‘聪明反被聪明误’:终于,被那小聪明贻误了自己,不再往好的方面去精进,而渐渐的堕落。

  由此可见,大恶的人,如回过头来便成大善;相反的,大善士也会因堕落而转为大恶;具有狂慧的人常会做出颠倒的事情,是因为有了邪恶的思想,本经就是要纠正这些人,让他们走上正路,回复正确的思想。

  第三因缘是‘指真心,显根性’,这部楞严经是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那么,指人的什到心呢?是直指真心!真心,是看不见的,或说:我知道我的心生在体内,形状像倒挂的莲花。须知那个不是你的真心,只是一个肉团心,它不会有什么作用,只不过是维持躯体生存的一种机器而已。如果认为它有更大的功能,那么,何以人死后,其心虽在,但已不能起什么作用了呢?这足以证明肉团心并非真心,故知真心乃本有的佛性,它不在身体之中,也不在外面。关于这方面在讲到经文时,会说得很详细,其中也会提及十番显见,见性才是我们的真心。

  因此,这部经的其中一个因缘是要指明:常住真心,性净明体。我们的真心是不去不来,不动不变的,同时,它的本体也没有染污,故明示真心实相,显出根性本然,乃本经的第三个因缘。

  第四因缘是‘示性定,劝实证’,修定的法门很多,即使外道也有他的定力,但其间的差异,却是‘差之毫厘,谬之千里。’我们必须修正定,而不是邪定,外道与小乘所修的是邪定,而不是正定,如不修正定,那么不管修到什么时候,也是不能成正果的。关于性定,有两句话很重要:‘性定魔伏朝朝乐,妄念不起处处安。’我们修行时遭遇到种种魔障、业障的出现,是因为性还未定故,性若定了,则什么魔都会被降伏的。

楞严经浅释

  魔有很多种,据本经所讲,即有五十种,其实可说是很多很多的,有天魔、地魔、人魔、鬼魔、妖魔………等等,都是从各方面来扰乱禅定。其因是由于我们在末成佛或未信佛之前,与所有的魔王同是一家人,互为眷属,而现在要与他们分家,去修禅定了,他舍不得你,于是便从中扰乱,障碍你的修行,因此,如果定力不够,就会被魔的境界所转而跟魔跑了;若定力具足,则如如不动,了了常明。如如不动是定力,了了分明是慧力,能有定慧的力量,则什到魔也动摇不了你,反之若没有定力便会到魔的家乡去,成为魔子魔孙,辗转不已了,这是很危险的。

  外道所修的定力,因不知性定的重要,反而从末梢上著手,光在自己的假躯壳上用工夫,头一件是错把自己的心识作真心,所用的功,即使有一点寂灭的境界,都是不实在的,犹如用一块石头把草压上,这可能暂时使草不能生出来,但把石头移开了,草仍然会长出来的,因此如不把妄想的根截断了,就不能了生死。禅宗里头讲的‘念佛是谁?’这个话头就是扫一切法,离一切相,彻底地把妄想的根清除掉,这样,有一天使会豁然开悟。假如用妄想心去修道,就好像煮沙欲成饭,一无是处,纵修尘劫,亦难脱出轮回。

  上面所提的魔,只不过是外魔,此外还有自心魔;外魔还易于消除,而源于自心所生起的魔却难以消除,例如病魔:记得我年轻的时候,曾说过两句狂话,我说:‘人人都怕魔,我是魔怕我!’谁知说了不久,魔就来了——那是病魔,经过一场大病,终于变成我怕魔了。由此可知,修道的人切勿信口雌黄,不要胡言乱语,必须一心修道,不要用人的心,而要用道心,亦即是要修性定、修实证,不要老在虚妄之中打转,比如乱打妄想:或者以为自己成佛了,于是乎在坐禅之间便觉得放光动地,或在坐禅中看见佛来为自己授记,说:你快要成佛了。……这些都属妄念,或魔的境界,而不是实证。

  释迦牟尼佛证果,是在菩提树下,他坐了四十九天,夜睹明星而悟道,开悟了,于是他说:‘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堪作佛。’在他未证果之前,天魔曾来试验他,变成美女,在佛前施以诱惑,但佛当时在定中,未为所动,因此才得以证果。故我们欲修实证,必须要有性定,性不动摇,所证的果才是真实的,不然则成邪定。

  第五因缘是‘销倒想,除细惑’,倒想是颠倒之想,不是正确的思想,故阿难回到佛所,虔受教示之后,曾感动地表示:

  ‘妙湛总持不动尊’,总持乃梵语‘陀罗尼’,即咒之意,不动尊即楞严大定的表现,整句合起来是对佛的赞词。

  ‘首楞严王世稀有’,意思是首要的楞严大定是世间稀有的法门,怎么的稀有呢?因它能:

  ‘销我亿劫颠倒想,不历僧祇获法身’,意思是说:销除了我无始以来,生生世世的颠倒思想,而且不需经历三祇百劫,便顿悟真心乃是本具的法性身,亦即是如来藏性,不必久远的经历,便已获致了。

  什么才是颠倒想?其实,我们世间所有的人所想的都是颠倒想,故楞严经出世的因缘是要销除我们的巅倒思想,因此称‘销倒想’。除细惑,除去世人微细的、眼睛所看不见,耳朵所听不到,心里所想不出的那些微小的迷惑。如果一念不觉,便会生出三种细惑,所谓‘细惑如尘,自性如镜。’现在我们犹如明镜之上沾著无数的微尘,故神秀大师有一首偈颂说: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曾经有人说:这首偈是不对的,但我认为是对的,因为每一个人都本具菩提的种子,故身好像是菩提树,人的本性真心犹如明净的圆镜一般,故说要时时勤拂拭,即是需要时常修行,并劝勉行者不要让明净的真心被世尘污染了,正是:‘今日擦,明日净,擦来擦去如明镜。’所以这首策励行人勤谨修行的偈颂是对的,是开悟前的人所应予遵循的。但是,对六祖大师来说呢,就是: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由此偈颂,可见是开悟后之作,所谓:‘一念不生全体现,六根忽动被云遮。’一念不生起,佛性自现;六根一动,心光障蔽,如被云蔽。故为众生销倒想,除细惑,即是本经一大因缘。

  本经第六因缘为‘明二门,利今后’,首句的意思是令众生明白平等与方便这两种法门,平等法门乃一心万法,原本无差,平等一相的意思;方便法门为权宜之法,意即不是实在的,而是在实法之中善巧运用,属暂时性的,而实法则永远不会变易,故说法有权实两门,时以权巧方便,导之趋入实法。

  举个例子:好像释迦牟尼佛的‘空拳度子’,他抓著一个空拳头,去救度一个小孩子,起因为有一个小孩子往井边爬去,差不多要掉到井里去了,如果掉进井里去就会淹死,叫他回头,他是不会听从的,因此,释迦佛便抓著他的拳头说:‘我这手里有糖,你快点回来吧!我把糖给你。’小孩子听说有糖吃,于是便爬回来了。这是不是佛在打妄语呢?不是的!佛陀对众生施教,常用这种权巧的方便法门。

  ‘利今后’的今,可以指为佛在世的时候,也可以指为现在,以致于将来的一切众生,因为大家都可以得到这个利益,得到法的灌溉,故称‘明二相,利今后。’这是十门分别中之二——起教因缘的第六因缘。

  由于上述的六种因缘,故有这部楞严经之说,而此部经是以平等与方便这两个法门说法的,平等法门是实法,方便法门是权宜之法,佛以此二门教化众生,令诸众生离苦得乐,终证佛果。

  第三门是‘藏乘摄属’,也可以说是藏乘分摄。藏即三藏,分为经藏、律藏,及论藏,三藏又属三无漏学,亦即‘戒、定、慧’。经藏属于定学,律藏为戒学,论藏乃慧学,在中国的经典上常看到‘三藏法师’这种称呼,便是指这三藏。经藏中所宣说的,多数是教人修定,例如此部经便是教你修禅定的,故这部经是有关定学,属于经藏,但其中也兼及戒学与慧学,只是不多,故说它是以定学为本,如前面所说:‘示性定,劝实证’,便是此部经的宗旨。在经文中,说及了四种清净明诲,这是讲戒,但演释不多,故此部经不属戒经,也不专论慧学,只是以戒慧辅导定学而已。

  说到乘,什么叫乘呢?比方轿车,车有大小,小车只能自乘,如脚踏车,故称小乘,小乘乃声闻缘觉乘,大乘即菩萨乘。菩萨乘犹如大车,可载很多人,所以佛所说教,有大小乘之别。而这部经为教菩萨法,乃诸佛所护念,属大乘所摄,故是一部大乘的经典。

  为何说这部经是教菩萨法的呢?因为有些阿罗汉要回小向大,发菩提心,行菩萨道。阿难从摩登伽女的家回到佛所,乃启请释迦牟尼佛,指示他过去一切如来所修的菩提道,于是,释迦佛答覆他所问的,说道:‘这种法就是菩萨所修的法。’故这部经是属菩萨乘,而不是小乘法。

  第四门是‘义理深浅’。此部经所讲的道理是属那一家呢?按天台宗的判断,分有藏教、通教、别教、圆教。藏教是小乘法,属三藏教,所说的经典是阿毗达磨,和阿含经,阿含是古印度语,中文译作无比法,虽说无比法,但仍是小乘法,所以天台判彼为三藏教。那么,什么叫通教呢?意思是前通三藏,后达别教,即前后通达之义。通教之后是别教,与前面的通教和后面的圆教都不同,是特别的。别教之后是圆教,所谓‘藏通别圆’,是为天台宗所判的四教。

  按以上天台四教的分析,这部经应归属别教。若以贤首宗的判法,是分为五教,即小教、始教、终教、顿教,与圆教。小教即天台所判的藏教,始教就是天台的通、别二教,而终、顿、圆三教都包含在天台圆教中,故五教四教之判,虽名称不同,其义理却是一样的。依贤首宗所分,小教但知人空,不说法空;小教之后,始教为大乘教的一个开始,明诸法空义,而终教则入大乘法的深处,既知人空,也知法空,故人法双亡。

  提到人法双亡,我倒记起一则公案:

  在释迦牟尼佛时,常有人讲去供斋,当佛受供之后,就会给那些斋主说法。按照律仪通常是由斋主向佛稽首顶礼,然后求佛说法,有时佛不在,就请佛的弟子、罗汉等去应供,应供完了也是要说法的。

  有一天佛领著大比丘众去应供,只留看一个小沙弥看门,这时又来了一个斋主要施供养,但是佛及大比丘们都赴斋会去了,于是那位斋主便道:‘只有你一位沙弥也好,还是请你去应供吧!’这位小沙弥终于战战兢兢地便跟著去了。

  受供完了,这位斋主便毕恭毕敬的拜伏地上,向那小沙弥叩头请法,你猜这位小沙弥怎么样呢?他怕得静悄悄地下了座,跑回佛的住所去了。

  这位斋主跪了那么久,都没听见讲什么法,便偷偷地抬头一看,只见座上都空了,就在这刹那之间便开悟了,究竟他开的什么悟呢?是悟到人空法空,当时顿然觉到:‘噢!原来是这样,但是,光开悟还是不行呀,需要去求印证才是。’便赶紧跑到祇树给孤独园去,找那位小沙弥印证。

  那位小沙弥,逃回去之后便连忙躲到自巳的睡房里,把房门拴上,原因是怕那位斋主来找他讨法债,要他说法,谁知刚锁好了门不久,斋主便已登门找他来了,而这个无法可说,缩成一团的小沙弥也因此急得开悟了,他也悟到了人空法空的道理。

  这正是因缘一到,焦急和欢喜都一样可以开捂,当境界来了,则水流风动,钟声铃响,都可以开悟,就像煮饭似的,需要等到机缘成熟了才可悟入,只要能专心一致的修行,毋急毋躁,毋怠毋荒,总有一天你会明白的。

  所谓圆教,是一切圆融无碍,交互相摄,就像我们念佛,一声南无佛,便即回向一切的众生,念佛应为大家念,为众生念,这就是圆融无碍。

  佛在世的时候,有一次带看弟子们到一个国家去,而那儿的国王臣民都不欢迎、也不供养他们,后来等到摩诃目犍连尊者来了,这国家的国王大臣,以及诸老百姓,都恭恭敬敬的给予欢迎,并且悉心供养各种所需,这么一来,佛的弟子们大感诧异,不明所以,认为盛德如佛,到了此城都不受欢迎,亦无人供养,反而他的弟子目健连却得到这么多人的尊敬,这是什么道理呢?因此便请问于佛。

  佛遂向徒众解释说:‘这是因为在过去生中,我和他们并没结下善缘,而目健连在往昔生中,为一樵夫,有一次遇到一窝蜂来螫他,他曾对这窝蜂念了一句“南无佛”,并发愿说:“请你们不要螫我。我将来得道,当先来度你们成佛,千万别起这个恶心害人。”因此,蜂子也就不螫他了。而这窝蜂轮转至今,成了这个国家的国王臣民,那樵夫也在今生修成比丘,往昔曾发过愿来度他们,故今日相遇,便受到热烈的欢迎和礼遇,这都是夙世的因缘所造成的。’

  所以我们修道,就应该与一切众生结缘,当眷顾他们,发愿度化他们,同登彼岸,共成佛道,所谓:‘未结菩提果,先结众生缘。’这是很要紧的,这乃是大乘菩萨的发心,不要成为一个只顾自己,不顾他人的自了汉,正是:‘欲结菩提果,广结众生缘。’

  为什么要这样呢?因为众生就是佛,如对众生好,即是对佛好,你若把一切众生看作佛,则众生也会把你看为佛;若把众生当作魔王,则众生亦把你当魔王,这等于带著有色眼镜看人,你看人是有色的,人家透过你的有色玻璃看你也一样。所以我说:众生之间,就好像互通了无线电,是共相连系的。

  这部楞严经,它的意义讲过了,但是在理的方面,究竟是深是浅呢?它的理就广大海那么的深,而大海又有多深呢?在大海之中,它的深度是不一的,这是依学人的根基及其所能收摄的而各有不同。由于经典的理深,故我们所能摄取的智慧才会大,所得的定力才会坚固,是以称为一切事究竟坚固。此部经中深奥之理,也如海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能获得多少,端视你的根性,而它却是浩浩然,不增不减。

  十门中的第五门是‘能诠教体’,什么叫教体呢?为什么要有教体呢?凡佛所说法,都有它所依的教体,这部经所教的体是:声、名、句、文。在文殊菩萨启请释迦牟尼佛说:‘启请如来,出现于世。’如来出现于世所说的教义是什么?他说:‘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此方,即指娑婆世界,声、闻就是教体之一,但是单以音声,不成教体;因为风也有声,水也有声,故乃有名、句、文之说。声为佛所说法之音,由此言声而生名目,有名目即生句读,从句读便成文章了,故声、名、句、文,为本经的教体。

  依贤首疏起信论的说法,则略分为四门:上面所说的声、名、句、文为随相门,按万法唯识的旨趣,是以唯识为教体,故称唯识门。然识心无体,此经所说,一一皆归如来藏妙真如性,故声、色二教,皆以归性为教体,名归性门。再者,为剖明前三门之理,心境理事皆相无碍,互摄圆融,随相门属境,唯识门属心,合成心境无碍。又随相、唯识两门属事,归性门属理,而成理事无碍,故曰无碍门,而为本经的教体。

  第六门是‘所被机宜’,是属于教化众生所契的机。此部经所教化的是什么众生呢?是‘情与无情,同缘普化’。主要的是声闻、缘觉,及有学,声闻是闻佛言声而入道的,修苦、集、灭、道四谛法。缘觉有两种:(一)生于佛世之时,修十二因缘悟道的。(二)生于无佛出世时,藉现事缘而悟道的,亦称为独觉,独觉的行者,住在深山幽谷里,隐于岩崖洞穴间,静观天地万物之生灭现象,因而悟道。

  这部经正是教化声闻、缘觉这两类当机,且又教化有学的行者,如四果罗汉、菩萨等,若到了佛的果位上便是无学位了。此外,还教化一种定性的声闻——不顾意回小向大的,不定性声闻就能回小向大。本绝的宗旨是使之回小向大,即由声闻经缘觉而趣入菩萨道上去。这四类小乘人都属本经所教的当机众,皆当受教化,发菩提心,成菩提果,故本经可说是无机不被,无人不度的。

  第七门是‘宗续通别’,宗崇曰‘宗’,乃‘崇尚’之意,宗之所归即‘趣’。佛所说的教法,有权乘、实乘之分,权为短暂,实属永恒,权乘的法门多谈因果,如二乘人之专说因果,则因是宗,果是趣了;而实乘方面乃讲悟入,那么悟便是宗,入即是趣了。又如本经以阿难当机问难,佛教他回小向大,此是宗,待他从闻思修而达致极果,便是趣,故这部经,实乃通于佛道的宗趣,不若小乘经典,仅拘限于二乘的权宜教法,而未通于佛果,此为宗趣通别。

  第八门是‘说时前后’,这部经是佛在什么时候说的呢?佛说法四十九年,有教无类,循循善诱,观机对病,化导有时。但以此部经的义理因缘,却系通前达后,宗趣圆融,而致各家的疏判注释,莫衷一是。就以此部经之开示回小向大说,应在方等之期,然就波斯匿王年龄说之,彼与佛同年,经中波斯匿王曾自述行年六十又过于二等,则其时又当属般若之会了,如从多方面的经义教理看,均为引摄,导进菩提;则时维中转,教在方等,该是比较善适,至若排异强诤,这又何必呢?

  唐中天竺沙门般剌密谛译

  第九门是‘历明传译’,历是经历,明是明白,传是传授,译是翻译,意思是将本经辗转流布的经过,说个明白。

  说起这部经的因缘,是很长远的。早于天台智者大师研诵法华而创立三观,后遇梵僧,与智者曰:‘此与天竺楞严意旨相符。’智者闻后辄向西方叩拜,冀能一观楞严的意旨,不料这么一拜便拜了十八年,而终未能得见这部楞严经。

  原来这部楞严经当时在印度是属于国宝,乃龙树菩萨到龙宫去取出来的一部经典,故视作稀世奇珍,禁传国外。本经的译者般剌密谛法师后来曾企图把它流传到外国去,尤其是具有高深文化的中国,但初次被边关官员查获,带不出来;随后他想出另一个办法,乃用最柔细的白毡,把经写好,用蜡封妥,割臂潜藏皮下,及创口平复,再携出国,俟抵中国广东省,适与被贬的丞相房融相遇,于是为房相请到寺中,翻译这部经典,此乃传译本经的一段困难经过。

  如今,我们得以研读此经,实多亏这位般剌密谛法师的一番苦心,各位想想:这部经是多么的重要呢!再说,智者大师获悉天竺有此经,即虔心遥拜十八年,但终未曾一见,我们现在却不拜而遇,并且能一同读诵参研,如此因缘,又是多么的殊胜呢?希望大家珍重!

  ‘唐’,是唐朝,唐朝的什么时候呢?是开则天退位,中宗皇帝嗣位的神龙元年。

  ‘中天竺’是印度的中部,‘沙门’乃印度语,华译‘勤息’,即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如是行藏,即属沙门。

  佛在世的时候,有马胜比丘,穿袍搭衣,行经道上,舍利弗在路上遇见他,大为赞叹他的庄严威仪,遂向他探询,马胜比丘答曰:‘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我佛大沙门,常作如是说。’舍利弗听他这么一说,便随他到祇树给孤独园,拜佛为师,出家修行了,故佛行勤息,是亦号‘沙门’。

  这位般剌密谛法师多行勤息,化及有情,固足以称作沙门,他把本经潜带入中国,又须从速地译完它,为什么呢?因他匿经去国,不久国王当会降罪于边官,故这位法师打算赶快回国,以认其罪,毋令贻害他人,由此可见这位法师的高行雅操,也可见他对本经的贡献,功德是如何的大了。我们今日得见是经,实赖谛师此项广大功德所赐,故谨在经首,将这位元沙门的一段宏法经过,先向大家介绍。

  同时,我们也应向这位沙门学习。学习什么呢?学‘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

  何谓勤修戒定慧呢?首先应皈依三宝,继应谨持五戒,并且依戒修行,相信很多人都知道五戒,就是:(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邪淫。(四)不妄语。(五)不饮酒。这五条戒是学佛的准绳,非常重要的,如果我们都能修持五戒,就不会失落自己的本份。

  可能有人说:前四戒,看来是应该守的,但为什么喝酒也要戒呢?甚至有很多人就是为了喜欢抽烟喝洒,由于有这么一项戒酒的规条,就宁可不亲近佛法,然而,却不去自自一下:抽烟对不对呢?喝酒应不应该呢?又或许有人会说:人人都喝酒,人人都抽烟,此乃人之所发好,有何不对呢?殊不知‘买焉不察’,染习成风,无知蠢动,迹近盲从,及至习以为常,尚懵然不觉,于焉人云亦云,终至移形换格,癖病日深,积习难除,犹自狡辩,强护其短,这确实是弥足悲叹的事。须知即或未酿成大病,但已具小病,纵然未演成大病,也属毛病了,各位看看,这是多么的愚痴呢?

  为什么我们需要戒酒呢?这里给各位讲一则故事:

  有个人发心学佛,并受五戒,唯独好酒,且恶习未除之余,一天举杯欲饮,却苦无下酒之菜,适见邻鸡,搜啄而来,乃大喜过望,捕而烹之,这么一来,只为杯中物,转瞬间接连地犯下了盗戒与杀戒,迨畅饮之余,邻妇过门查询了,此君复频频摇首,口口称无,更于酒气翻腾之下,见美色而起淫心,竟强而污之,由是,妄语戒及淫戒也一并犯了,事后,拘于官,绳于法,系于囹圄。你们看!只为一点小毛病,便使一个佛子接二连三地把五戒全犯了。此乃因酒能乱性,到时身不由己,即胡天胡地,而招致大祸临头,正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呢!各位不可不慎,也不可不戒!

  受戒,应怎么受呢?并不是自己看看书上所说的,怎么不杀、不盗、不淫、不妄、不酒,就算受了戒,其实并不是这么简单随便的,也不是在佛前上了炷香,或烧几个香疤,就算是受戒了。而是必须请求一位高僧大德,为你正式地依法主持,说戒作证,授你戒体,才属受戒,然后更需依法修行,这样,才有不可思议的功德。

  此部经的宗旨,是教我们修习坚固大定,因为修定便可智慧大开,如果没有定力,便得不到慧力,没有慧力,又怎能学佛呢?那么,定力又从何而来呢?乃是从戒而来,平素不滥于情,而用道心处事,是为定;修定,源于受戒守戒,方能在修行之中,与法相应,获致法水的灌溉,而得以欣欣向荣。

  沙门共分四类:(一)胜道沙门,凡修行证果的,如证阿罗汉,或证菩萨果等是。(二)说道沙门,凡宏法利生的,像我现在给各位讲经,称做宏法,能使一切众生得到利益的,便叫利生。(三)活道沙门,凡精持戒律,注重修行的,即所谓以道过活之意。(四)污道沙门,凡开斋破戒、违背佛律,对佛教有所染污,而生毁坏,甚且令一般人不生信心的,便属有污佛道的出家人了。

  ‘般剌密谛’是主持翻译这部经的人,梵语为名,华言‘极量’,意谓智慧、才能,均极丰富圆满。为什么称他做译主呢?因为当时一同进行翻译这部经者,不止他一个人,而是聚集很多法师大德,一起工作的,谛师乃此译场的首座故。

  ‘译’者,变易之义,意即从梵语转易为中文,这位主理翻译的谛师,当时是在广州的一座大寺院——‘制止寺’进行工作,故在历明传译这一门中,先提到他的名字。

  乌苌国沙门弥伽释迦译语

  在谛师主译的译场中,有一位助手,是来自‘乌苌国’的‘沙门’,名叫‘弥伽释迦’。乌苌国也是当时古印度的一个国名,是前阿输迦王的花园,旧称乌场,在印度北部的地方。弥伽释迦,中译‘降伏’,这位元法师是助理语音翻译的工作、确定由梵音变易成华语的适宜词句,他是担当译场要务的一员。

  罗浮山南楼寺沙门怀迪证译

  ‘罗浮山’,是广东省名山之一,‘南楼寺’是‘沙门’‘怀迪’法师所住的地方。在怀师的师父为分取这法名的时候,望他能精进用功,故用此名,因怀者抱负之意,迪者进取之谓,具有常怀精进、刻意修行之义。怀师学问渊博,平素广览群经,深研佛典,融会贯通,兼擅梵语,故能当证译之职;虽然,般剌密谛与弥伽释迦两师均谙梵华语文,但是,缘于甫抵华夏,犹恐未适,为得以彻底明了,故特用一位中国法师,来协助参证译文,以求尽善尽美。

  不过,在最近的经本中,就没有提到怀师的名字了,古本上是有的,至于为何略去呢?则无从查考,但我希望以后我们研读或讲演这部经时,仍该知道这位担任证译的法师。

  菩萨戒弟子  前正议大夫 同中书门下 平章事 清河房融 笔受

  ‘菩萨戒’共有十重戒和四十八轻戒,是修学菩萨道的戒法,亦属大乘的戒法,是出家人、在家人都应受的戒。梵网经有云:无论国王百官,在受位时,都应受菩萨戒。房融以宰相之身,因深明佛义,因以佛作父,以菩萨为兄,而于受戒后自称为‘弟子’。

  ‘前’即以前,‘正议’在史册中称正谏,官名也,是对朝政国务任谏议之职,故亦称‘谏议大夫’,又称‘言官’、‘大夫’,官职之谓也。

  ‘同中书门下’的同字,具有两义:(一)兼同之意。即说房相兼掌‘中书’及‘门下’这左右两相府的事务。(二)共同之谓,意乃与同僚等共理职事。中书,是职掌帝言御札。门下,为主理政务。

  ‘平章事’,平即平均,章是彰显,事乃事务,串起来的意思是:均理政事,彰显法度等务。

  ‘清河’地方名,也就是房融的家乡,‘房融’,人名,姓房名融,有子房琯,他们父子均先后官拜宰辅,房融的事略极少,有之多出自其子琯的记载中。

  ‘笔受’是以其文笔,润色经文之意,使章名语法,文理词义,同致佳妙故此,楞严经的行文措词,都极为优美,堪称诸经之最,各位如有志研学中文,这部经亦足为你们的范本。

  第十门是‘别解文义’,这是将全经的含义,析别分解,都判三分,计:(一)初序分。(二)正宗分。(三)流通分。

  这一分判,始于晋朝高僧道安法师,因后秦主苻坚曾挟十万师之众,直取襄阳,以得亲近安师为乐事,故后人提及安师时,亦称‘苻秦道安’。

  ‘初序分’,属于经前的序介起缘,‘正宗分’为阐明经中的宗趣,‘流通分’是经后劝信与流布的文字,安师这一分判,曾得证于亲光菩萨的佛地经论,由是可知,梵华高德,所见雷同,故以后的法师皆依此判,而经弘教化。

  以上所讲的,都属经前方便,现在我们循此三分,正说经文。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祗桓精舍。

  ‘如是我闻’:‘如’是信,亦是指法之辞,指明这部楞严经十卷之法,‘是’为这部经所说之法,实在是这样,‘我闻’实在是我阿难亲自听佛所说的。‘如是’,亦是信成就,凡佛所说的经典,都有六种成就:(一)信成就;(二)闻成就;(三)时成就;(四)主成就;(五)处成就;(六)众成就。为什么以信为首呢?‘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信是道的根源,功德的母亲,它能增长一切的善根,信是特别重要的,又智度论云:佛法大海信为能入。佛法如大海那样深,没有旁的方法可以进去,只有信才能深入,只有信才能明白,所以说:‘深入经藏,智慧如海’。

  你现在坐在这里,听我讲经,一定要有信心,不可有怀疑心,有怀疑心,我讲对了,你们还说不对;有信心,就算我讲错了,你们还是说对的,有道理,所以来听经,不要信自己,要信我。我说:楞严经怎样好,你们相信,同意我的说法,这便是信成就。有信还要有闻,好像我现在讲经,虽有信心,但不来听,要到外边去游玩,饮咖啡,等到回来时,已讲完了,这怎能有闻成就?今天有位白小姐,她抱病还来听经,这才是闻成就。现在你们这样多人,千里迢迢,从西雅图来这里听经,亦算有闻成就,我无论如何,会成就你们的信心,和完成你们的闻成就。有信有闻,但没有时,亦没办法来听经,好像你们有的教书、有的读书、有的做工,怎能有时间?现在你们一同决定,利用暑假来学中文,和形容佛法,真是太好了,把中文学会,经典亦明白,这是一举两得,这就是时成就。有了时,没有说法主,亦不圆满,所以就把我从墓里拖出来,本来我叫墓中僧,与尘世隔绝,现在又出来对你们讲经说法了。说法有主了,但还要有个相当地方,这叫处,才能成就法会。有了适当的地方,还需要众人来听经,譬如有信、有闻、有时、有处、有主讲,但没有人来听,法会亦不能圆满,现在你们这样多人,从很远的地方,坐飞机来到这里,聚在一起来听经,这亦是有众成就了。

  在此部经上,佛是主讲,处是给孤独园,众是诸大比丘,凡佛所说经典,都具有此六种成就。

  ‘我闻’:这里的我,是阿难自称,又‘我’的析义,有四种不同的说法:(一)凡夫妄计执著的我。(二)外道妄计幻想的神我。(三)菩萨随世示现的假我。(四)如来法身的真我。凡夫执著肉躯是我的,其实肉躯只是临时的,好比旅店,旅店不能久住,终要搬迁,肉身亦如房屋,房屋坏了,不能长住里面,就要搬家;凡夫不明白,执著肉躯是真我,终日为它奔波劳碌,唯求食好、住好、穿好,不知这个臭皮囊是最肮脏的,如眼屎、耳屎、鼻涕、口水,三日不刷牙,便有口臭;四日不沐浴,便有身臭;甚至多出汗的人,一二天内便发出臭味,再加上大小便,九孔常流不净,有什么可爱惜的?况且一旦死了,半点人情味都没有,要去就去,绝不会因为你对它好,它就多陪你几天,甚至因一句不顺耳的话,便生嗔恨,怒气冲冲,烦恼重重,究竟这个我是谁呢?自己根本不知道,不知道自己本来面目,反把像厕所一样污浊的肉躯,装饰得美丽堂皇,终日为它忙碌,岂不是太枉费?我一生便不为自己忙,只为别人忙,对自己这个臭皮囊,从来不去注意的。

  ‘如是’是信成就。‘我闻’是闻成就,为何阿难还有我?还称我?其实这只是假我,不是真我;本来是耳闻,为什么不说耳闻而说我闻?耳朵根本不能闻,所闻只是性闻,闻性是常在,耳朵只是闻的门户而已,我是一身之总,故曰我闻。我闻,亦是说是心闻。这部经典,是我阿难亲自从佛听来的,不是我自造的。

  凡夫执著有我,所以生分别心,看不破,放不下,怎能得自在?外道妄计有神我,认为我就是神(详细分析起来太长,现在不讲),菩萨有假我,为何菩萨还有假我?菩萨已达无我相,所以明白此身是假,有假才有真,知道有假才会去找真。我人信佛,就是为追求真理,知道世间一切都是假的,故要在假的方面,找寻真的,从假我找到真我。真我是什么?就是自性,就是成佛,成佛才是真我,没有成佛以前,都是假的。凡夫以为自己这个肉身最好,生得又强壮,又高大,相貌一表堂堂,怎可说是假的?但是否能永恒不变、永久生存?如果不能,便是假的,不是真的了。

  佛经开始,都用‘如是我闻’四个字,和外道经典不同,外道经首,不安‘阿’,便安‘嚘’,‘阿’,就是无的意思;‘嚘’是有的意思,因为有无不能决定,索性便两字都安上去。

  ‘如是我闻’,还有四种意思:(一)息众疑;(二)遵佛嘱;(三)息争论;(四)异外道。

  (一)息众疑:阿难结集经藏时,升座说法,大众顿起三疑:(1)因为阿难法相圆满,具三十二相,八十种随形好,和佛一样,因此怀疑是否佛再活过来?(2)是否阿难已成佛,才有这样圆满端严,和佛一样的相貌?(3)不是阿难、不是释迦佛,那么是否他方佛来这里成佛?大众起了以上三疑,等阿难大声说‘如是我闻’,大众才消除疑惑。

  (二)遵佛嘱:遵从佛所咐嘱,佛将入涅槃,众弟子都哭起来,尤其是阿难,他是佛的堂弟,又是侍者,所以泣不成声,这时有阿那律陀尊者,就对阿难说:‘你不能哭,应该赶快问佛,怎么安排后事?’阿难说:‘要问什么后事呢?’尊者说:‘要请问佛四件事:(1)佛在世时,我等依佛为师,佛灭度后,我等依谁为师?(2)佛在世时,我等依佛而住,佛灭度后,我等依谁而住?(3)佛灭度后,将来结集经典时,一切经典,以何为首?(4)佛灭度后,如何处置恶性比丘?’阿难恍然觉悟,即时请问佛:‘佛灭度后,我们依谁为师?’佛答:‘以戒为师。’又问‘佛灭度后,我们依谁而住?’佛答:‘依四念处为住。’什么是四念处?(1)观身不净,便不会爱惜身体。(2)观受是苦,便不会贪图享乐。(3)观心无常,便不会执著妄想。(4)观法无我,一切法,即色受想行识五蕴,五蕴色法,都没有真我存在。又问:‘佛灭度后,将来结集经典,一切经典的前面,应该用什么文字来代表?’佛答:‘一切经典,当安“如是我闻”,和六种成就,才能表示经典圆满,及证明是佛所说的。’又问:‘佛在世时,可以调伏恶性比丘,佛灭度后,如何处置恶性比丘?’佛答:‘默而摈弃。’恶性比丘——即不讲道理的比丘。默摈,即不要理睬他,不要和他说话,他的恶性,就无从发展,便会慢慢调伏,佛在世时,亦有六千恶性比丘,因为佛能教化、能调伏,才相安无事。

  (三)息争论:阿难还未证四果,当时佛的弟子,多是四果大阿罗汉,老参上座,资格和身份都比阿难高深,如果是阿难所说的经典,大家都不佩服,但若加上‘如是我闻’,大家便知道,不是阿难说的,而是佛所说,阿难的记性特别强,佛在四十九年中,所说的经典,他都能详细记得,有条不紊,不会杂乱;现经典前面加上‘如是我闻’,这一切法,都是我阿难,从佛处所听闻的,大众才不会有争论。

  (四)异外道:外道经首,多安阿或嚘作为开始,佛则咐嘱安‘如是我闻’,以便和外道不同。

  【一时】:是什么时候,指佛说楞严经的时候,为何不说某年、某月、某日?因为印度历法和中国不同,所以无法肯定准确时日,故定为一时。前边‘如是’,是信成就,‘我闻’,是闻成就,现在‘一时’,是时成就,佛是说法主,故佛是主成就。

  【佛】:佛是梵语,具足来说是佛陀耶,或布大耶,中国人喜欢读省文,故简称为佛。你们如能明白佛的道理,便可作佛,要想作佛,亦要学佛一样,一天到晚,都是无忧愁,无烦恼,欢欢喜喜,看一切众生都是佛,自己亦成佛,如果你们能见一切众生都是佛,便没有执著,那么你们亦就是佛。

  ‘佛’有三种意思:自觉、觉他、觉行圆满,自觉即是自己觉悟,凡夫不觉悟,所以和凡夫不同;觉他则和二乘不同,因二乘只能自觉,不能觉他;觉行圆满则与菩萨不同,因菩萨只能自觉觉他,还未达到觉行圆满,佛是三觉圆、万德备,故名为佛。照此部经文解释,佛有三种意义,即本觉、始觉、究竟觉,名称虽异,但意思相同,这是佛大概的意思,如果详细解释,则三年亦说不完,现在是科学时代,尤其是在美国,大家都要快,所以我说不例外,不再守旧,不作长篇大论了。

  【室罗筏城】:即舍卫国的京都,为波斯匿王所在的地方,又叫舍卫城。室罗筏是梵语,翻译为丰德,这是说这国家有五欲财宝之丰,五欲即‘色、声、香、味、触’五种物欲,都十分丰富。而且人有多闻解脱之德,多闻,即博学广闻,多知识之人士;解脱,即不被缚著。以前有一比丘,穿袍搭衣,走到一位老法师面前,诚心地跪在地上求开示,老法师问他来做什么?他答:‘来求解脱之法。’老法师说:‘谁缚著你?’比丘一想,实在无人缚我,为何求解脱?因此豁然开悟,解脱亦是修行容易成就的意思。

  【只桓精舍】:只即只陀太子,桓是树林,金刚经上说,祇树给孤独园,就是这个地方。精舍,即美丽精致的房子,这个只桓精舍的因缘如下:舍卫国有一位大富翁,名须达多长者,听说佛在某处讲经说法,就生起大欢喜心,即刻要往见佛,在夜半起身的时候,看见明亮如昼,知道这是佛光所照,及行至城门,城门本来还锁著的,佛见他这样诚心,便用神通,打开城门,长者更加感动,及见佛后,听佛说法,更加高兴,便问佛:‘你有这样多弟子跟随,究竟住在什么地方?’佛答:‘居无定所。’即是还没有适当的地方。长者便发心,建一精舍,供养佛及诸弟子居住,因此到处找地,找到只陀太子的花园,认为最理想、最适合,即向太子商量,太子问:‘要购祇园做什么用?’答:‘要盖精舍,供养佛住。’太子和他开玩笑说:‘如果你能以金砖铺满我的园地,我便奉送。’长者回家,便将所藏金砖,运至祇园,铺满园地,太子说:‘我只是和你开玩笑,我怎会卖祇园给你?’长者说:‘你现在身为太子,但将来要做君王,“君无戏言”,怎可开玩笑?怎能失信用?’太子没办法,就说:‘园地是你铺的,就送给你,但树根还未铺到,依然是我的,不过我说不要,现在就让我们二人,一齐建精舍,供养佛居住。’长者只得同意,便接受太子所说,这是盖祇园精舍的因缘。长者又名给孤独,他是一位慈善家,专门救济鳏、寡、孤、独的人,老年人而无妻叫鳏,老年而无未叫寡,幼年而无父叫孤,老年而无子叫独,长者专门救济这些可怜人,所以名字叫给孤独。只陀的意思是战胜,当他出世时,刚遇他父王出征作战,胜利回国,所以赐他的名字为战胜,祇园精舍就是释迦牟尼佛和弟子所住的处所。

  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

  依照贤首宗所判,这教为十门分别,上面所说九门,已经讲完了。现在由‘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只桓精舍’,乃至于最后品,是‘别解文义’,这是第十门。在别解文义里面,‘如是’是信成就,‘我闻’是闻成就,‘一时’是时成就,‘佛’,是主成就,‘室罗筏城,只桓精舍’,是处成就,‘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乃至诸大阿罗汉,诸大菩萨,是众成就。佛所说经典,并不是杂乱无章,而是都有此六种成就,才可以成立讲经法会,若没有此六种成就,就不能说法。

  【与大比丘众】:‘与’,即同或共,大比丘是修道将要证果之比丘,比丘是梵语,翻译成中文,有三种意思:

  (一)乞士:沿门托钵化缘,乞食的方法不是说这有有钱就向他乞食,那家无钱便不向他乞食,是不论贫富,平等乞食的,所谓:‘不越贫而从富,不越贱而从贵。’

  (二)怖魔:比丘登坛,受比丘戒的时候,有三师七证。三师即得戒和尚、羯摩和尚、教授和尚。七证是七位尊证,保证你不破斋犯戒,授戒时,戒师问你:‘已发菩提心否?’答:‘已发菩提心。’又问:‘你是大丈夫否?’答:‘是大丈夫。’这时候,就有地行罗刹,巡察善恶之神,便高声赞叹,佛界处又增加一位僧宝,魔界处反减少一位魔眷,这样互相传播,由空行夜叉,传至天行夜叉,辗转赞叹,又传至第六欲天,魔王听后,就生恐惧,恐惧成佛者众,而自己魔眷又减少,故此比丘叫怖魔。

  (三)破恶:破烦恼无明之恶。比丘因具有此三种意思,按翻译规则,多含不翻,所以依然保持梵语,没有译成中文。

  【千二百五十人俱】:这一千二百五十人,最初佛在鹿野苑,先度憍陈如五人,次度迦叶三兄弟,他们带同徒众一千人来皈依佛,再次度舍利弗和目犍连师徒二百人,再度耶舍长者子等五十人,共一千二百五十五人,去了零数五人,故成一千二百五十人,他们以前都修外道,勤苦而无得益,后来遇佛教化而成道,因感佛恩,故常跟随佛在一起,叫‘常随众’,‘众’——三人以上才称众,现在有千余人,所以叫众。

  金刚经上之忍辱仙人,为歌利王割截身体,那时,佛做忍辱仙人,在山上修道,修忍辱行,适遇歌利王带文武百官,宫娥妃嫔,到山上游玩打猎,这些宫娥,在山上各处游玩,看见一位老修行,坐在树下不动,觉得奇怪,便问老修行:‘你在这里做什么?’答:‘在这里用功修行,修持佛法。’宫娥根本没有听见佛法,不知什么是佛,因好奇心起见,便都走来围著老修行问法。这时王打猎回来,见宫娥都不在,便四处找寻,看见众宫娥,原来都围著老修行,很亲匿地在谈话,便生起妒忌心,以为老修行引诱了他的妃嫔,一怒之下,便责骂老修行:‘为何引诱我的妃嫔?’老修行答:‘没有,我只在这里修行,和他们说点佛法而已。’王问:‘什么修行?’答:‘修忍辱行。’王问:‘什么是忍辱行?’答:‘人们怎样对我不好,我都能忍辱。’王不信说:‘你能忍辱?我现在便先试你。’遂将他的耳朵割下,问:‘是否生嗔恨心?’答:‘不生嗔恨心。’王再将他的鼻梁割下,仙人亦答说:‘不生嗔恨心。’王再截下他的四肢,仙人依然说:‘不生嗔恨心。’王怒说:‘你根本打妄语,我不相信你一点嗔恨心都没有!’于是老修行便发愿:‘我若不生嗔恨心,则我的耳、鼻,和四肢都会即刻恢复生长,如果我有丝毫嗔恨心,则耳、鼻和四肢不会再生长。’发愿后,果然耳、鼻,和四肢都恢复如旧,王见之大骇,以为是妖怪。这时候,护法天神大怒,便降狂雨、冰雹来打歌利王,老修行又发愿:‘愿护法善神不要发怒,不要责罚他,将来我成佛,一定先度歌利王。’所以佛成道后,便先度憍陈如五比手,憍陈如即歌利王。我们修道要发愿,一定要发对人好和度人的愿,切切不可发害人、杀人的愿,否则便杀杀不已,循环不息,如果发愿度他成佛,将来大家都成佛,都得到常寂光快乐,多么好!所以即使人们对你不好,你亦要对他好,你看释迦牟尼佛,被歌利王辱骂、割截身体,仍发愿要先度他,这种精神,多么伟大!我们学佛,一定要学释迦牟尼佛那种伟大的精神。

  皆是无漏大阿罗汉。

  这些大比丘,都是菩萨示现比丘身,所谓‘内秘菩萨行,外现声闻身。’内边所行的都是菩萨心肠,外边所行的是小乘法,心里所具的是大乘根性,这句是赞叹各大比丘,皆是无漏大阿罗汉。什么叫无漏?无漏是没有漏,即是没有欲漏、有漏、无明漏三种,有漏就会堕落三界,三界是欲界、色界、无色界。欲界,我们现在是住在欲界,都有欲望,欲望有二种:物欲和色欲,物欲是贪图一切享受,如住小屋,想要有大屋,有小车,还望有大车;有车又想要飞机、游艇,总之这些欲望是无穷无尽,不会满足的。欲望是从哪里来的?是从无明来的。色欲,即贪图美色,虽然现在是民主国家,法律不准重婚,但还有很多人在外边乱搞,甚至三妻四妾还不够,有些土皇帝还要有数百个美女,收在宫里,这实在太不平等,太贪而无厌了!这都是被色欲所迷,被物欲所动摇,都叫做欲漏。

  色界亦即有漏,什么都有,贪图有,有得太多保持不住,便有漏洞,故叫有漏。无色界即无明漏,无明是烦恼的根本,是最大的漏,如果能断除无明漏,就不会有欲漏和有漏,亦不会沦落于生死。

  这些大阿罗汉都已证果,都得到无漏,不会再漏到三界去,证初果的叫小阿罗汉,证四果的叫大阿罗汉,如果不肯再向前修行,得少为足,便成为定性声闻,所以要回小向大,再前进精修,才能证到菩萨果位。阿罗汉是梵语,含有三种意思:(一)应供;(二)无生;(三)杀贼。

  (一)应供:就是应受人天供养,小阿罗汉只可受人天,即天王、国王供养;大阿罗汉可以受世间、出世间,即可受超出六欲天之诸天,及诸菩萨之供养;比丘只可受人间供养,不能受天人供养;小阿罗汉已断三界内的烦恼,故可受天人供养;大阿罗汉则断三界外之烦恼,故可受诸天及菩萨供养。

  (二)无生:即已得到无生法忍。

  (三)杀贼:杀尽无明贼。

  这些大阿罗汉于过去生中已经成佛,因为要帮助释迦牟尼佛弘扬佛法,所以现比丘身,做阿罗汉,跟随在佛的左右。

  佛子住持。善超诸有。能于国土。成就威仪。

  【佛子】:并不是指释迦牟尼佛的儿子罗侯罗而言,而是指诸大比丘、诸大阿罗汉。戒经上说:‘众生受佛戒,即入诸佛位,位同大觉已,真是诸佛子。’众生受了佛戒,能精进修行,等到觉悟了,便有成佛的资格,亦就是佛的弟子。法华经上说:‘从佛口出,从法化生,得佛法分,皆堪作佛。’为什么从佛口出呢?即是从佛法教化而开悟的人,所以从佛法里边生出来的人,皆可称作佛子。

  【住持】:什么是住持呢?住是住在佛法上,持是依照佛法来修持,依此部经的意思则是:‘住如来藏性上,持究竟坚固力。’这些佛子都可以住持佛法,使佛法能延续,不会断绝,在各佛寺里,方丈亦名住持,就是这个意思。

  【善超诸有】:皆能超出三界、二十五有,善超,就是不在三界之内,不为诸有所拘缚,来去自由,诸有就是三界有生死,有首偈颂这样说:‘四洲四恶趣,梵天六欲天,无想五那含,四定并四禅。’在欲界是十四有,在色界是七有,在无色界是四有——共二十五有。

  【能于国土】:所有十方国土都可以来去自由,他们都是证果的阿罗汉,有大神通,能飞行变化,所以什么地方都可以来去无碍。

  【成就威仪】:成就,即是成功,成就什么?成就威仪!有威可畏曰威,有仪可象曰仪。这些大阿罗汉,一举一动,都和别人不同,令人看见,都生恭敬佩服之心,他们已是目不邪视,眼观鼻、鼻观口、口观心,目不看三尺以外的东西,总是回光返照,万分庄严,这便叫做‘成就威仪’。

  从佛转轮。妙堪遗嘱。严净毗尼。弘范三界。应身无量。度脱众生。拔济未来。越诸尘累。

  这八句经文是赞叹各大阿罗汉,具四种美德:‘慧、戒、慈、悲’。

  【从佛转轮】:从是随从,时常随从佛弘扬佛法,帮助佛来转大囧珐錀,教化众生。轮有摧碾之功,即可推崇碾旁门外道,将彼邪见摧破,亦可摧碾众生的粗细烦恼,又有运载的意思,把众生从生死海,运载到觉他的彼岸。

  【妙堪遗嘱】:他们都具有不可思议的智慧,皆堪受佛遗嘱,作宏法利生的事业。有智慧才可教人,这两句是赞他们的慧德。

楞严经浅释

  【严净毗尼】:毗尼是‘戒律’的总名,严以治身口,净以治心意,严是严格,不但大戒能严持,就是小戒亦不违犯;净即清净,已经断除一切恶,如见惑、思惑、尘沙惑、无明惑,如果还记得我已断了多少恶?多少惑?这不算清净,要根本都忘记了,才算清净。

  【弘范三界】:弘是宏大,范是师范、模范,即是说他们持戒清净,堪为人天之师、人天的模范,这两句是赞叹他们的戒德。

  【应身无量,度脱众生】:应身即化身,化身无量无数来度众生,如观世音菩萨,随众生的种类而现身。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应以何法得度者?即说何法。能普度众生,同出爱河,同登彼岸,这两句话是赞叹他们的慈德。

  【拔济未来,越诸尘累】:‘拔’是提拔,如果众生,陷于爱欲烦恼污泥,不能得出,则提拔之,令其出离爱欲烦恼。‘济’是救济,如果众生沉滞于生死海中,则救济之,使其脱离苦海,而登涅槃彼岸。未来是不仅现在,乃至尽未来际都救济众生,众生因为尘累太深,客尘太重的缘故,无法自由,如果无尘累,则能超越三界,要到太空月球上随时可去,不必坐火箭,不怕有地心吸力,‘悲’能拔苦,这两句是赞叹他们的悲德。

  其名曰。大智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拘絺罗。富楼那弥多罗尼子。须菩提。优波尼沙陀等。而为上首。

  【大智舍利弗】:舍利是梵语,意思是鹙子,因为他母亲的眼睛很明亮,好像鹙鹭鸟一样,弗是子的意思,舍利是母名,即是说舍利所生之子,所以名为舍利弗。他住母胎时,就能托母亲之口,和人辩论,出生后才七岁,就能辩胜诸论师,智慧无穷,所以叫大智,他是智慧第一。

  【摩诃目犍连】:摩诃译为大,目犍连,译为采菽氏,姓也,他的祖先,入山修道,采菽而食因以为姓。从佛出家者甚多人,故加一大字,以区别和别人不同。本来他的名字叫拘律陀,意思是无所节树,因父母年老无子,祷告于大树后便生下他,所以叫他做无节树,目犍连是神通第一。

  【摩诃拘絺罗】:译作大胜,是舍利弗的舅父,最喜欢辩论,平日常和姊姊辩论,每论必胜,等到姊姊怀孕后,辩论不如姊姊,因此他知在姊腹内,必是有智慧的人,托口代辩,他恐怕将来外甥出世,自己身为舅父,辩论反输出外甥,岂不是件大惭愧的事?因好胜心强,所以便往各处学处道,以便回来和外甥辩论,那知学成回家时,外甥已跟佛出家,所以便往佛处要和佛辩论,最后辩输了,遂亦跟佛出家,拘絺罗是辩才第一。

  【富楼那弥多罗尼子】:富楼那译为满愿,是父名,弥多罗尼翻译作慈女,是母名,以父母二人之名为名,所以叫满慈子。他是说法第一,善说诸法,一样经典,由他讲说,便天花乱坠,地涌金莲,令人佩服。

  【须菩提】:译为空生,他出生时,家里的库藏财宝,都没有了,都变空了,所以叫他作空生,但过七天后,库藏财宝复现,所以又叫他作善现。父母觉得奇怪,便往问卜占卦,看看孩子将来如何?一卜之下,得到既善且吉之卦,所以又取名善吉,在金刚经上,他是当机众,明白佛所说空性的道理,他是解空第一。

  【优波尼沙陀】:优婆尼沙陀,译为尘性,本来是无常,本来是空,因此悟道,所以叫这个名字。

  【等,而为上首】:等,不是单单这六位比丘,而是还有很多比丘,包括一千二百五十人在内,只是这六位比丘,资格最老,道德最高,所以坐在前排,为众人之上首,即是以这六位大比丘的名字,来代表所有的大阿罗汉、大比丘,而为上座首领。

  复有无量辟支无学。并其初心。同来佛所。属诸比丘。休夏自恣。

  【复有无量辟支无学】:又有无量无数这么多的辟支佛和大阿罗汉,辟支佛具两义——缘觉和独觉;无学是证到四果无学位,不再前进,亦即是定性声闻;什么叫缘觉?佛出世时,跟佛修十二因缘而悟道,叫‘缘觉’;独觉是无佛出世时,自己在深山幽谷中修道,春看百花开,秋睹黄叶落,观察万物自生自灭而悟道,叫‘独觉’。

  什么是十二因缘?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这是十二因缘。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识灭则名色灭,名色灭则六入灭,六入灭则触灭,触灭则受灭,受灭则爱灭,爱灭则取灭,取灭则有灭,有灭则生老死灭——这是还减。因为明白断灭这十二因缘的道理而证道,故叫‘缘觉’。

  【并其初心,同来佛所】:初心即初发心之二乘有学,还未至无学果位者,这些缘觉和独觉、有学和无学,闻知佛已成道,正在讲经说法,乃从深山幽谷、十方世界,一同来到佛所住的地方,他们同来是临时云集,而不是时常跟随众。

  【属诸比丘,休夏自恣】:属即附属,诸即众位常跟随比丘,意思是适遇休夏之时,要来附属众比丘,作自恣法。休夏即止夏,佛制比丘,结夏安居,从四月十五日至七月十五日,为期三个月,只信在一个地方,不到别处去,因夏天气候十分炎热,尤其是在印度,更加炎热,路上虫子尤多,为养成自己的慈悲心(如爱护一切生命的缘故),所以佛制结夏安居的规例——即是不到各处跑,以避免踏死地上的小生命。‘自恣’是三个月圆满后,即七月十四、十五、十六,三日为自恣日,大家都要共同来检举各人的过错,换言之,即坦白地自行陈说自己过错,如果自己不知道,便要恣任僧举,请大家说出自己的过错,以便忏悔,大家互相劝勉、互相警惕、互相改过自新,‘以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今后种种譬如今日生。’这是自恣的意思。

  十方菩萨咨决心疑。钦奉慈严将求密义。

  【十方菩萨,咨决心疑】:不但有二乘,声闻和缘觉,还有十方菩萨,十方即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上方、下方,共为十方,上方有菩萨,下方亦有菩萨(即地藏王菩萨)。菩萨在上面已经解释,现在只略说:菩萨即菩提萨埵,菩提意思是觉,萨埵意思是有情,即觉悟有情,亦可以说有情里面的觉悟者,他自己已经觉悟,还要去觉悟他人;又能自利利他,但未至觉行圆满,这是菩萨的意义。‘咨决心疑’,咨是请问。决是决断,即是有不明白的道理,自己不能决定,故来请求佛解决心中的疑问。

  【钦奉慈严,将求密义】:钦奉,是钦敬奉事,亦即是敬顺无违背的意思。慈严,是慈悲兼严肃。将求,是欲求。密义,即密因了义。这是说十方诸菩萨,都抱著恭敬而奉从的心,来听即慈悲又具威严的释迦牟尼佛宣说楞严经密因了义的道理。

  你们现在有机会听楞严经,这是你们有大善根,和佛有大因缘,才能听到这密因了义的道理,千万不可自暴自弃,以为菩萨都不懂,那太难了,不要耽误时间,不如早点退席,那是大错特错了!你们现在是‘近水楼台先得月’,不必从十方那么遥远的地方来,近在眼前,便可听到楞严经的密因了义,如能明白,依法修行,将来开悟,也是菩萨啊!

  即时如来敷座宴安。为诸会中。宣示深奥。法筵清众。得未曾有。

  【即时如来,敷座宴安】:即时,即当说楞严经的时候,也是师资道合的时候。如来即释迦牟尼佛,便展开坐具,恬静慈祥地安坐,令人见到就生欢喜心、发菩提心。

  【为诸会中,宣示深奥】:为这个楞严法会,为所有的听众,来宣说指示这深奥的密因了义,奥是奥妙,是不容易明白的道理。

  【法筵清众,得未曾有】:在这个说法的筵席上,所有的听众,都是清净其心、清净其身,没有不干净的,他们都饱餐法筵,亲自听闻所未曾闻过的妙法。

  迦陵仙音。遍十方界。恒沙菩萨。来聚道场。文殊师利而为上首。

  【迦陵仙音,遍十方界】:迦陵,即迦陵频伽鸟,翻译为妙声鸟,此鸟未出壳时,已经会鸣叫,出壳后,声音更响亮和雅,令听者欢喜,所以亦叫仙鸟。佛曾为忍辱仙人,也名大觉金仙,所以形容佛的声音,好像迦陵仙鸟一样美妙,令人喜悦;同时佛的声音,遍满十方世界,只不过有缘的众生才能听见。有一次,神通第一的目犍连,想试佛的声音能达多远,就用他的神通力飞越恒沙国土去,结果发现佛的音声仍如同近闻一样无有边际;后来到了东方佛国,其国众生,身体十分高大,几乎有十余丈高,饭钵约有马路那样宽,目犍连就用神通,飞到饭钵的边缘上,看他们吃饭,众弟子问其佛说:‘为何这条细虫,它的头好像人头一样?’佛答:‘你们不可轻视他,他是娑婆世界释迦牟尼佛的弟子目犍连,神通第一呢!’东方佛便问目犍连:‘为何来到这里?’目犍连答:‘要试佛的声音有多远?’东方佛答:‘佛音无穷尽,不是你所能测度的。’目犍连听后,只得飞回本国。

  【恒沙菩萨,来聚道场】:恒是恒河,是印度最有名的大河流,译意是‘天堂来’。因它发源于雪山顶之阿耨达池,源流高而长,故叫做天堂来,恒河宽四十余里,它的沙子细得好像面粉一样。恒沙菩萨这是譬喻菩萨之多,好像恒河沙粒是不可以数尽的。那么多的菩萨都来聚集道场,拥护楞严法会。

  【文殊师利,而为上首】:‘文殊’译为妙德,亦译为妙吉祥,他在众菩萨之中资格最老,道德最深,智慧第一,故为众菩萨这首座。

  时波斯匿王。为其父王讳日营斋。请佛宫掖。自迎如来。广设珍羞无上妙味。兼复亲延诸大菩萨。

  【时波斯匿王,为其父王】:波斯匿,翻译为月光,因他是和释迦牟尼佛同日出生,当是时有一种毫光,遍照全国,他的父亲不知道这是佛陀降生的祥瑞,而以为是儿子的福德所感召,因此为他取名叫‘月光’。

  【讳日营斋】:讳即避讳,古时父母死亡之日都避免提起,恐怕一提起更加伤心,故曰讳日。七月十五日,为佛欢喜日,亦即僧自恣日,若在这天营斋供佛,做种种善事来超度先人,能使先人离苦得乐,从地狱超生到天上。七月十五日,亦是盂兰盆节,当目犍连最初得到六神通的时候,头一件事便观察自己的母亲,究竟生到什么地方去?一看之下,才知道母亲已堕地狱,因他母亲在生,不信在宝,又悭吝不肯施舍,又杀生,食了很多鱼鳌虾蟹,因为这种罪过,所以随饿鬼地狱,目犍连便赶快地拿一钵饭,送给母亲吃,但当其母拿饭,放进口中时,饭即刻化为火炭,根本不能吞食。目犍连虽有神通,亦无法救母。一焦急之下,即赶回佛前,求佛慈悲救度他母亲。佛说:‘你母因毁谤三宝,和犯杀生之罪,现在堕在地狱,不是你一人的力量,能够救度,应该请十方高僧,设盂兰法会,设斋供养三宝,大家一齐诚心念经,才能救度你母亲。’目犍连依言就在那天,设斋供养三宝及十方高僧,方能救了母亲脱离地狱之苦,故相传至今。每年七月十五盛行盂兰盆法会,超度七世父母。盂兰是梵语,译意为解倒悬,比喻饿鬼在地狱,好像倒挂一样,非常痛苦,盂兰就是专门解救倒悬之苦;营斋,即营办斋菜,七月十五日是佛欢喜日、僧自恣日,在这天供养三宝,功德最大。故波斯匿王亦就在这天供斋,做了很多斋菜,来供养佛。

  【请佛宫掖,自迎如来】:宫掖,是王宫左右掖庭,也就是偏殿,正殿是处理国事,发号施令之寺方,故不宜用斋,波斯匿王亲自出宫迎接如来,引至偏殿。

  【广设珍羞,无上妙味。兼复亲延诸大菩萨】:珍是珍贵食品,馐是已煮熟之菜,准备了很多最珍贵的菜肴,都具无上妙味。同时还亲自迎请诸大菩萨应供作陪。

  城中复有长者居士同时饭僧。伫佛来应。佛敕文殊。分领菩萨及阿罗汉。应诸斋主。

  【城中复有长者居士】:城中还有长者居士,长者需具十种德行,才堪称长者:(一)姓贵:生于贵族。(二)位高:地位很高,做官之类。(三)大富:财产丰富。(四)威猛:威风凛凛,性格勇猛,慷慨好义,不是优柔寡断,拖泥带水。(五)智深:智慧十分高深。(六)年耆:年纪已高,所谓‘年高德劭’。(七)行净:行为特别清净,亦即戒律严净。(八)礼备:礼貌周到,没有骄傲怠慢,看不起人的态度。(九)上叹:在他上面之人,赞叹他的德行。(十)下归:在他下面的人,愿归顺他、拥护他,也就是众望所归。居士,即居家修道的人。

  【同时饭僧,伫佛来应。佛敕文殊,分领菩萨及阿罗汉,应诸斋主】:各长者居士,同时亦预备很多丰富的斋菜,并虔诚地站在门口,等佛及诸大德高僧,前来应供。佛就敕令文殊师利菩萨,率领诸大菩萨,和众阿罗汉,分开数队,到各斋主家里应供,佛虽有千百亿化身,但亦不会因众斋主之请,而化身前往,所以就命文殊师利菩萨,代表前往应供。

  唯有阿难。先受别请。远游未还。不遑僧次。既无上座。及阿阇黎。途中独归。

  【唯有阿难,先受别请。远游未还,不遑僧次】:只有阿难在很早时已被远地斋主所约请往应斋。别请,是单独请他一人,本来出家人,不能独自外出,尤其在自恣日,这已经是犯规。他因赴远地应供,回来时,又赶不及参加文殊师利菩萨分派众僧,及诸阿罗汉,应供班次。不遑即不及。

  【既无上座,及阿阇黎。途中独归】:上座有四种:(一)生年上座,年龄较大;(二)戒严上座,受戒廿年以上,同时又能严持戒律;(三)福德上座,福慧者圆满;(四)法性上座,已明白法性的道理。阿阇黎,译意是轨范师,堪做众人的师范。阿阇黎有五种:(一)出家阿阇黎,跟他出家,为你授沙弥十戒;(二)授戒阿阇黎,教导你怎样求戒;(三)羯磨阿阇黎,为你忏悔过去罪业;(四)依止阿阇黎,亲近他,依他学佛法;(五)教读阿阇黎,教经文教咒语等。阿阇黎亦具监视的意思。

  本来出家人外出,应该有二人或三人做伴,单独出门不合律制的。最要紧的有上座,或阿阇黎同行,才不易受魔障。如果有真正定力,那么,单独出门亦可以。阿难还没有定力,又无上座和阿阇黎同行,所以途中,独自一人回来,没有人陪他,帮助他,才发生下面著魔之事。不过我们亦要感谢阿难,如果他不出毛病,我们亦无机会听楞严经;世尊亦不会说楞严经,教导我们修正定方法。

  其日无供。即时阿难。执持应器。于所游城。次第循乞。

  阿难独自回来,没有赶上分派,前往斋主处应供,所以这天无人供养,他只得自己托钵,在室罗筏城,顺次挨户求乞。‘应器’,梵语钵多罗,即出家人受食之钵,也叫应量器,应自己能食多少,就化多少,不能过多。按佛制:沿门求食,不能超过七家,如无人供食,当天就要挨饿。

  心中初求最后檀越。以为斋主。无问净秽。刹利尊姓及旃陀罗。方行等慈。不择微贱。发意圆成一切众生无量功德。

  阿难心中希望,最后之斋主能布施。檀是布施,布施者能超越生死,故出家人叫布施者为檀越。不论是净与秽、贵和贱,刹利即刹帝利,翻译做王族,旃陀罗翻译作屠户,即以屠杀为职业,印度贵贱分得很清楚,所以屠户出外时,要鸣铃持帜,不和良民同道而行,故称为微贱种族。阿难因要效法佛菩萨行平等慈心,乞食方法不择卑微下贱之家,一心只是为众生种福,发愿成就一切众生,所求无量无边功德,皆能有求皆应,遂心满意。

  出家人叫福田僧,在家要求福、种福,必须要供养福田僧。

  阿难已知如来世尊。诃须菩提及大迦叶为阿罗汉。心不均平。钦仰如来。开阐无遮。度诸疑谤。

  阿难因为知道,以前世尊,亦曾诃责过须菩提和大迦叶,为小阿罗汉。因为须菩提,专化有钱的人,认为有钱的人应该多种福,来生才能得到福报,所以他就舍贫乞富。大迦叶思想和他相反,认为穷人太苦,应该多代他们种福,做善事,使他们来生能得到富贵,如果不帮他们种福,那么,来生岂不是更加贫苦?所以他就舍富乞贫。

  我想大迦叶是专修头陀行,食人所不能食,受人所不能受,忍人所不能忍,让人所不能让,对食物方面,不大注意,故专化穷人。须菩提可能注重饮食,有钱人食剩的东西,都比穷人好呢!

  世尊知道这二位弟子,心里存有穷富的分别,不能普遍行平等慈悲,所以责他们为小乘阿罗汉。阿难非常佩服如来所说,不应该有选择分别的心,而应行平等乞食的方法,世尊是大开方便门,一点都无遮障,还可以消除众人的疑谤,度即度脱,亦即消除之意,使众生没有怀疑和诽谤,大家都生欢喜心来布施。

  经彼城隍。徐步郭门。严整威仪。肃恭斋法。

  阿难经室罗筏城隍,古时之城外,都有一条濠沟,隍是城外无水之地,徐步即慢步行过城门,郭门即城门。这时他端严地整顿威仪,有威可畏,有仪可像。目不斜视,耳不旁听,恭敬而严肃,一点不马虎、不放逸,来专修沿门乞食的法门。

  尔时阿难。因乞食次。经历淫室。遭大幻术。摩登伽女。以娑毗迦罗先梵天咒。摄入淫席。

  这时候阿难因为次第乞食,而经过淫室,即是女人卖淫的地方,是很不干净之处。他便遭遇到巨大力量的虚幻迷术了。虚幻是不真的邪术,‘摩登伽’翻译为下贱种,是其母名。此女名钵吉谛,译为本性,意思是她虽堕落为淫女,但本性仍未失。娑毗迦逻译为黄发,是外道之一种,专修一种邪咒,叫先梵天咒,其实他乃冒充是先梵天所传授之咒,令人相信。

  阿难相貌生得十分圆满,和佛差不多。面白如霜,皮肤柔和而细嫩。伽女被他的英俊美貌所迷,即刻求其母,成就他嫁与阿难。其母看阿难是佛弟子,又是出家人,已断受离欲,又怎能与女人结婚呢?故劝女不可有此种妄想。但伽女苦求,一定要嫁与阿难,否则情愿自杀。其母不得已,乃用邪咒,把阿难迷惑了。

  淫躬抚摩。将毁戒体。

  阿难一向是注重多闻,不修定力,故他虽已证初果,但定力还不足,终被邪术所迷,而至神魂颠倒,不知不觉便入淫室,伽女就到阿难身边,用手亲抚阿难,眼看即将毁坏他的戒体的时候。

  出家人受戒后,就得清净戒体,这戒体不能毁坏,一旦毁坏,就好像生命断绝一样,所以出家人最重要不可破戒,一破根本大戒就不如死。

  为何伽女对阿难一见钟情?甚至连生命都不要,而只要阿难呢?这是因为过去五百世中她与阿难为夫妻,爱习未忘,所以一见就生爱心,亦是其宿生因缘的种子,使伽女什么都不要,而要阿难做她的丈夫。

  如来知彼淫术所加。斋毕旋归。王及大臣长者居士。俱来随佛。愿闻法要。

  佛每应供完缘起,照例要为斋主说法。但这次却是例外,因佛已知阿难被邪咒所迷惑,不能摆脱,在他将要毁坏戒体的时候,即赶快旋归。当时波斯匿王,和长者居士们,都不知道发生何事?为何佛这样赶快回去呢?一定是要发表什么重要的道理吧?大家为了想明白佛法的真谛,故便一齐跟随佛回只桓精舍。

  于时世尊。顶放百宝无畏光明。光中出生千叶宝莲。有佛化身。结跏趺坐。宣说神咒。

  当世尊回只桓精舍的时候,便从他的头顶上,放出百种宝光,每种宝光,都放出无畏光明,亦即大威德光明,这种光明可以降伏一切天魔外道的邪术邪咒。从宝光中又生出千叶宝莲。在宝莲上又有释迦牟尼佛结跏趺坐,来宣说秘密神咒——即楞严咒。此由化身佛来宣说,表示是密因里之密因,咒王中之咒王,所以楞严咒特别重要。学佛者应该把楞严咒学会,才不虚度此生,如果学不会就如入宝山空手而回,希望你们每个人都把楞严咒背熟,才不枉费你们从西雅图而来学佛法的诚心,如果学十余年亦值得,因为这确是无上甚深微妙法,没有比这更高、更深,切不可失之交臂!阿难已证初果,还要受女难,还得用楞严咒来救他,何况我们是凡夫呢?所以你们一定要把楞严咒学会,如此不但可以了生死,还可以免除魔难、灾祸,救度众生。

  现在讲结跏趺坐公案:结跏趺坐,即盘双腿而坐,先将右腿放在左腿上,然后再将左腿搬在右腿上。

  以前有一位赶经忏的和尚(赶经忏就是超度亡魂,谁家有死人,就专门前往念经拜忏,来超度亡魂),有一天,念完经回庙的时候,经过一乡村,其时天已黑,被一犬追吠,有一妇人就问:‘谁呀?’其夫从窗口一望,便答:‘噢!是赶经忏鬼!’他心里纳闷,为何不叫我赶经忏神仙,而叫我做鬼呢?及行至桥边,天适下雨,就在桥下暂避。同时结跏趺坐,以便休息。忽然看见有二个鬼经过,其中一鬼说:‘这里有个金塔,金塔里面,有佛的舍利,我们赶快叩头,就会消除业障。’于是二鬼一齐叩头,叩了一会,赶经忏鬼腿痛,就把双腿放开,改为单跏趺坐,右腿在上,左腿在下。这时,一鬼说:‘为何金塔变成银塔?’另一鬼说:‘不管它金塔或银塔,我们依然叩拜。’大约过了半小时后,腿又痛,便将两腿伸直。二鬼一见,便说:‘这是泥巴不必拜。’便要打他,骇得他赶快双跏趺坐,鬼又说:‘咦!又变成金塔,这真是有佛的舍利,才会这样变化无穷,我们还是赶快叩头吧!’

  赶经忏鬼心想:‘原来结双跏趺坐,就是金塔,单跏趺坐,就是银塔,不坐,就变成泥巴,还是要赶快修行啊!’从此以后,他就不再赶经忏,而专心一意,埋头苦干,一修便修成功,后来人们取他的名字,叫做‘鬼逼禅师’,如果没有鬼逼他,要打他,他还是拖拖拉拉,耽误时间,不肯修行,被鬼逼后,才肯精进苦修,这是鬼帮忙分开悟成道,故叫‘鬼逼禅师’。

  敕文殊师利将咒往护。恶咒消灭。提奖阿难及摩登伽。归来佛所。

  敕是敕令,即命令,命令有大智慧之人,才能救醒迷昧愚痴的人。阿难虽是证了初果的阿罗汉,但定力不足,所以被邪咒所困,伽女所迷,正在最危险的时候,将要毁戒体,幸而未毁,如果已毁戒体,那么阿难便会永劫堕落,很难再修成功,在这千远钧一发之际,佛已知道,就赶快回祇园精舍,即刻结跏趺坐,放光现瑞,顶化如来,宣说神咒,普令文殊师利菩萨,持咒前往救护阿难。在楞严咒里面,有数段是专破外道邪魔,很灵验的,所以楞严咒一念,恶咒便消灭,邪术失灵,阿难如梦初醒,故需提他扶他。奖是奖励,因伽女痴心旧情,故需好言劝导她,奖励她去见佛,因此二人都归到佛处。

  从‘如是我闻’,至‘归来佛所’,叫做序分。序又有通序、征信序、发起序、经前序、经后序等。序分即序述,举出证据;通序即所有经典都有序文;征言序,前面六种成就为证信序;发起序,因阿难受邪术所迷而发起此序;经前序,这段序文列于经的前面;经后序,佛说经典时,根本无此段文,只是阿难结集经时,才写进去,故叫经后序;这是序的名称,虽然不关重要,但研究佛法的人,也要明白这些道理,不然连序都分不清楚,还研究什么佛法?既然要学佛法,就要每段经文的意思,都要明白,都要深入经藏,即钻入经藏里,才能智慧如海。好像这部经是我所讲的,所有的道理,都从我心里发出,能这样设想,则这部经的道理,就能和本心合成一片,没有深、没有浅,只是很平常的事,就不觉得困难了。

  这部楞严经的行文,是最好最妙。比中国之古文观止、四书、五经都好,我平生最喜爱这部经文,本来我想把它背熟,装入肚里,但始终没有时间完成我的心愿,我在香港有一个弟子,名叫恒定,他听我极力赞叹这部经,他就足足费了五年的时间,把楞严经和法华经都背熟,也算不负我所望,你们如果愿意学中文,那么就不要错过这个机会,能够把楞严经的文法学能,则其他的中国文学,亦可通晓。

  阿难见佛。礼悲泣。恨无始来一向多闻。未全道力。殷勤启请。十方如来得成菩提。妙奢摩他。三摩。禅那。最初方便。

  文殊师利菩萨,将阿难带回,阿难迷梦初醒,见佛即顶礼悲泣(悲泣是悲至极点,泣不成声,形容人悲痛之极),恨即悔恨,好有在‘恨‘字,有恨即有开悟的表现,如果回来不坦白、不悔恨,若无其事,那就是假面具,永远不能开悟。阿难不戴假面具,坦白向佛悔过,恨自己从无始以来(无始即无人能知其开始,亦即最初做人的时候),多生多劫、生生世世,都注重多闻,所以记忆力特别强,但未全道力,没有修定力,才被邪咒所迷,因此殷勤,很诚恳地启请佛开示,请求释迦牟尼佛说一说:十方如来怎样修持,才能成正果,证菩提的道理?从这三种妙定:妙奢摩他、妙三摩和妙禅那,哪一种是最初开始而易修的方便法门呢?

  佛听阿难问这三种定,已知他尚不清楚,不知道成佛的正是楞严定,所以才有以后的种种发问,阿难幸亏有悔恨心,知道错误,知道改过,故经世尊逐一征问和解释,他才易于领悟而证果。

  有人生出偏见,以为阿难一向多闻还要堕落,如此多闻无益,不如不修多闻而多修定力,但这也是偏见,不合中道,中道是不偏不著、不左不右、不前不后,阿难注重多闻,是属偏见,专修定力,不重多闻,亦不能成就,故要学行学解,行解双修,才能济事。我在未讲经讲,已告诉过你们:研究了一个时期的经典,就要开始学打坐,把万缘放下,摒除妄想,全副精神一心一意放在佛法上,不要把宝贵光阴空过,不要说闲话、打闲岔,不要做无意义之事——要遵守规矩,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专心学楞严经,专心打坐,诚心诚意,行解双修,那就保证你们不会把时间空过。就算不开大悟,亦会开小悟的;如不专心,不守规矩,那就像‘老大看戏白打工’,中国人叫蒙古人为老大,看不懂中国戏,故曰:‘白打工’。希望你们都不要白打工,既然千里迢迢来学佛法,就算我如何辛苦,我都不怕,一定尽我所能,和盘托出,来教导你们。只要你们能得到佛法的好处,我愿已足;不过我是这样说,听不听还是在你们,你们不听,我亦无办法,因我不是你,你不是我,但亦可说:你是我,我是你,因大家都是一体,你不阻碍我,我不阻碍你,大家专心共同研究,不管深浅,懂与不懂,就是懂得一字一句,已经得到好处,何况不只一字一句,这代价太高,这机会太好,希望你们不要失之交臂!

  阿难为何已得了初果,终不能抵抗邪咒?因他过去所修,只用心识,而心识是有生灭,不得彻底,用心识思想来修定,好像天台修止观一样,是属于识,而不是不生灭性,要用不生灭性,来修不生灭定,才是真定,才不会被外境所动摇。阿难尽用心识来处事,甚至听经,都用心来强记,这都是识,不是根本办法,因此遇邪便不认识了,修道一定要认清境界,便不为境所转,而能用定力转境,一切善境、恶境、顺境、逆境发生,都能如如不动,了了常明,喜怒哀乐,全无动于衷。若轻易为境所转,就是没有定力。要像镜子一样,‘物来则现,物去则隐’,始终光亮,不受染污,所以最重要的是要有真正定力、真正智慧,好像镜子光亮,就能彻底明净了。

  妙奢摩他:意为寂静,寂然而静,只是抑止心识,使不打妄想,不是彻底之定,这是佛最初为二乘所说之方便法门。妙三摩:即观照,观照十二因缘,或观四谛法,而修成的定。妙禅那:是思维,用心来思维观想,如修止观。三止三观:观空、观假、观中,本来亦不错,但比楞严正定,则相差太远,禅那亦即静虑,现在坐禅,亦叫禅那。修禅有彻底和不彻底,若用识心来修,训心有生灭,当然不彻底,不能得到正定,要用楞严定来修,但楞严定如何修?如何下手?下面经文便会逐一分释,现在你们好像在深山上,太深太高了,而不知山的真面目,古时有诗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故要走远点,便什么都看到。听楞严经亦一样,要钻入经里,要专心研究,然后再向前走,仔细看,什么密因了义,都看得清清楚楚,才能够如入宝山,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一生受用不完,将来能证楞严佛果,自利利他,还可以教化众生。

  于时复有恒沙菩萨。及诸十方大阿罗汉辟支佛等。俱愿乐闻。退坐默然。承受圣旨。

  就在阿难请问佛定的时候,又有恒河沙数不尽的菩萨,及诸十方,十方是:东、西、南、北、东南、西南、西北、东北和上方、下方共十方。本来依我说:则一方都没有,只是圆的,因地球是圆的,哪里有方呢?但佛经说方,所以就说方啦!我说圆的理由,就不成立,其实世界是一元化,都在大光明藏、如来藏性里,哪里还有东西南北,四维上下?这是我的见解,或许不对。

  大阿罗汉,不是说长得高大,而是法性大、道德大,阿罗汉上面好像还未讲过,现在再补说一遍。阿罗汉有三个意思:(一)应供:应天人供养,比丘时为乞士,乞士为因地,应供为果地。(二)杀贼:不是杀外边的贼,是杀内边的贼,杀无明贼,杀烦恼贼,杀眼、耳、鼻、舌、身、意六贼。这是怎么说呢?本来眼神很是充足,但因用神过度,眼睛看得太多,就会消耗你的精神。耳也一样,耳朵听得太多,就会消耗你的闻性,所经它们都是偷窃你内心的真宝、无上法宝,不要以为它们是你的好帮手,其实它们偷窃你的无上家珍,这是连钱也买不到的真宝,而你还不知道呢!还经为我的眼睛多好、多锐,看得多远!不知你愈看多,愈消耗精神,这是很重要的,如果你们不丢东西,不耗神消精,老早已成佛了。你们现在还不明白,以为我说的都无理由,但等到你们明白,才知道我说的都是真理。(三)无生:无生就无灭,也不生也不灭,证到无生法忍,不再受生死,所谓‘所作已办,不受后有’,应该做的事已办妥,不再受生死,不再堕落轮回六道中。

  在四十二章经里,佛说:‘慎无信汝意,汝意不可信。’不要信自己的意思,为什么呢?因为这都是妄想,汝若相信妄想为真,那么就要堕落六道,受生死轮回之苦。那么何时才可以相信自己的意思呢?佛说:‘证四果阿罗汉,方可信汝意。’要等到证了四果阿罗汉,才可信自己的意思,故未证四果,最好还是要听善知识和明师的教导。

  辟支佛,都很喜欢踊跃来闻密法,大家退归本位而坐,专心一意,静默地听佛所说的圣教。承受即恭敬领受。

  尔时世尊。在大众中。舒金色臂。摩阿难顶。告示阿难及诸大众。有三摩提。名大佛顶首楞严王。具足万行。十方如来一门超出妙庄严路。汝今谛听。阿难顶礼。伏受慈旨。

  (这段经文本来是在后面,但圆瑛老法师,认为与前文贯通,故移在此。我亦同意,认为这样行文比较通顺,比较恰当。)

  尔时世尊,这时世尊(即当众阿罗汉,及诸众大菩萨要领受教旨的时候,亦即阿难启识破十方如来,应修何法门,而得正果的时候),在大众中,舒即伸开他的金色臂,而摩阿难顶。摩顶在佛教里是表示慈悲爱护之意,并使其消除魔障,这种爱护是普遍一切众生,不像世间之情爱,只限于男女之间,世间最大之爱,莫如父母之爱,子女不肖,打父骂母,父母还是爱护,比夫妇之爱更深。佛爱护一切众生,则比父母爱子女更深、更大,因为佛之爱是慈悲之爱,慈能与乐,悲能拔苦,即是除爱护外,还要救度其离苦得乐。

  用手摩顶,亦可说是,以佛光照除其心里之黑暗,使诸恶消除,众善增长,可惜我们生于末世,没有佛来摩顶以消灾难,但千万不要怨天尤人,不要后悔。佛虽然已入涅槃,但佛的法身是遍满十方世界,我们行住坐卧,吃饭穿衣,都在佛之法身里,只是肉眼看不见而已,不过假如能诚心祈求,佛亦会来摩我们的顶。

  佛摩阿难顶后,告诉阿难,及诸大众、大菩萨、大比丘、长者居士,以及国王等:‘有一种定,名叫三摩提,也叫大佛顶首楞严究竟坚固定王,具足万行,即包括无量无边,一切之禅定,所有十方如来,皆从这首楞严王定,一门超出,而达到最庄严,最微妙之路。你们现在一定要注意,不要分心,不要打妄想,要专心一意,集中精神来听。’

  阿难听佛说后万分感动,即起身顶礼,以伏受如来大慈悲心流出来之法旨,恭谨敬诚听佛宣讲楞严密法。

  佛告阿难。汝我同气。情均天伦。当初发心。于我法中。见何胜相。顿舍世间深重恩爱。

  佛告阿难:‘你我同气’——即同祖宗之气脉血统,阿难与佛是堂兄弟。情是情分,均是平均,在情份上,实同兄弟,可以均分天伦之乐,什么是天伦?伦亦轮回之意,父母、兄弟、子女、祖孙,互相轮递,做完子女,就做父母;做完父母,就成公祖,天然的伦常,亦是天合之伦。中国有叙天伦之乐。中国最注重孝道,要孝敬父母,将来子女才会孝顺,如不孝敬父母,则子女亦不会孝顺,故有‘百善孝为先’的古训。中国又有二十四种孝故事,如唐湘哭瓜,他父亲有病,想吃甜瓜,但在冬天冰天雪地,怎会有瓜?他就用一粒瓜籽种在地上,日夜伏在上面,哭祷祈求早日长出瓜来,让我可以孝敬父亲,他这种精诚,真的感动了不知是佛菩萨?还是天神?瓜籽终于长出芽来,而开花、结果了,这是他一念真心孝心,而得感应。还有孟宗哭笋,双亲要食笋,他就在竹的旁边哭祷,果然竹笋生长出来,得以孝敬双亲。还有王祥,其母亲生病,思食鲤鱼,当时也是冬天,河水已结冰,无法得鱼,王祥只得卧在冰上,求获鲤鱼,果然不久,冰融而得鲤,其母因数孝心而得鲤鱼,恐为龙王赐,终不敢食,将鱼放生,而病亦愈。不要以为这些事太奇怪虚渺,这皆是一念孝心,真诚而获感应。例如舜因大孝,感动象为之耕,鸟为之耘,孝感动天,历史常有记载,所以为人子者,一定要注重孝道,孝敬父母,才能得天伦之乐!

  在美国,子女十八岁便能独立,不依赖父母,父母亦不管,虽然,子女能独立,不依赖人,这是一种好习惯,但有时未免因为年纪小,经验浅,很易误入歧途,被不正当朋友诱入歧途,或被世风染污,现今很多青年人,都不知道家庭的含意,未免太可怜。

  佛问阿难:‘你最初发心出家时,在我佛法中见到什么特殊境界?才即刻把世间的恩爱舍弃而出家呢?’世间父母之恩最深,夫妻之爱最重,能把这深恩重爱之心转过来学佛法,是不可思议的,所以在这段经文中佛问阿难,怎能放下一切而跟佛出家?

  阿难白佛。我见如来。三十二相。胜妙殊绝。形体映彻。犹如琉璃。

  阿难对佛说:‘因见佛有三十二相好庄严(三十二相可查佛学辞典,因时间关系不能详说),殊胜无与伦比,同时身体透明,光辉皎洁,犹如琉璃内映外彻。’

  常自思惟。此相非是欲爱所生。何以故。欲气粗浊。腥臊交遘。脓血杂乱。不能发生胜净妙明紫金光聚。是以渴仰。从佛剃落。

  ‘我自己心里时常思惟(这思惟就是用识心来想),这种妙庄严相,绝对不是世间情欲及爱念所产生。欲气粗而浊,男女交媾时,气味十分腥臊,脓血杂乱,非常不洁,所以父精母血所造之身体,是不会发生胜净妙明,庄严佛相,紫色金光聚集,光辉无比的佛身,是故我心里非常渴仰爱慕,因此从佛剃度出家。’

  阿难用思惟——即第六识思想分别妄心,来仰慕佛相好,此亦是爱心,舍爱从爱,把一个爱心舍弃,又执著另一个爱心,虽不属情爱,但还有爱心,这与家庭爱无异,所以他的错处,便在不是为佛法而出家,而是为爱佛陀相好而出家。阿难不学佛之智慧德行,修定觉悟,而只要相好,可能过去世中,喜欢著相,爱佛相好便满足了,故有爱心而无定力,他又恃佛是堂兄,将来一定会帮他得定力,但不知心身本不相代,这亦是他的错处。那么是不是不爱人,便讨厌人,什么人都讨厌,不喜欢,要自己独自修行?不是的!修道要不憎不爱,觉得人人都和我一样,平等不偏,你我如一,怎会有爱和憎呢?所以说平常心是道,平等心才合乎道。

  学佛法一定要专心,要得真正定力,一定要把爱心放下,念兹在兹,朝于斯,夕于斯;朝参禅打坐,研究经典,晚上亦如是,不要妄想及说闲话,否则空费时间。希望你们,在这九十天的暑期班里,应尽量用功,牺牲一切,专心一意来研究佛学,参禅打坐,行解双修,到明白时,才得真正智慧,方不枉此一行。

  佛言。善哉阿难。汝等当知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生死相续。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用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轮转。

  阿难因为喜欢佛之妙相庄严,就舍离世间之深重恩爱,落发出家,当佛住世时,所有比丘出家落发,不必用剃刀,佛只说:‘善男子,汝今舍俗出家,须发自落,袈娑披身。’佛只需这样说,出家人就须发自落,袈娑披身,这是佛用神通,为他们披剃。佛入涅槃后,出家就用剃刀落发,还要到戒坛去受戒。在中国戒坛需要三年,才能受戒,后来因时间太长,缩短时间,用科学办法,改为五十三天,就可受戒,但现在有的要更快,就改为七天,有的更简化,只需三天便可受戒,三天实在太马虎,是不合法的。

  佛听阿难说出家因缘后,便赞叹说:‘真好,阿难,你是大丈夫,能舍俗出家,但你应该知道,一切众生,从无始至今,即是从最初做人到现在,生死连续不断,生了又死,死了又生,脱白骨如山丘,不知生从何处来,死往何处去?这都是因为不明白自己的常住真心,是不动不摇、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不生不灭是常住,不增不减是真心,自性是清净,光明遍照的,但是你们不知道,都把它忘记了!’自身虽有无价宝珠,但自己不知道。好像法华经上说:有富家子,舍家远游,父母恐他流浪异乡,穷因无钱,便将宝珠,暗藏在他的衣里。但儿子不觉,依然过其流浪生活,虽身在穷苦中,而不知自身藏有无价宝珠。

  我们之常住真心,性净明体,便如无价宝珠一产,不知道便不能利用,又因妄想生灭心——识心——把我们支配得颠颠倒倒,弄得昏昏迷迷,根本这妄想是不真实的,但人不明白,便在生死苦海中,轮回流转,没有休息的时候,不能断妄想,便不能了生死轮回,这是佛对阿难说明,不认识真心,才受生死轮回之苦。

  心字是最不好的,中国心字:‘三点如星布,弯钩似月芽,披毛从此起,做佛也由它。’我老早已告诉你们:十法界不出一念心,心是万法之源,念动百事有,念止万事无,心止念绝,就是成佛作圣;心念纷飞,就堕生死轮回。

  汝今欲研无上菩提。真发明性。应当直心酬我所问。十方如来同一道故。出离生死。皆以直心。心言直故。如是乃至终始地位。中间永无诸委曲相。

  你现在欲研究明白,怎样才能得到无上菩提,即佛的果位?你必须要真实明白发现,你自己本具不生不灭的根性,即六根中性,亦即如来藏性,亦是成佛之道。你现在应该用直心,来答复我所问,不要用曲折妄想心。维摩经上说:‘直心是道场。’在未想——即一念未动之前,是第一念,是真心直心。若加以思惟,便落第二念,便是妄想心。第一念,即直心,即道心,亦即第第一义谛,要即问即答,不要思前想后;若思前想后,便不是直心。为何要用直心来答我呢?因十方如来,皆用直心,才能成佛,才能出离生死苦海,佛皆是用直心,不用弯曲心。心直则言直,像这样从初地,即干慧地,而成妙觉地。始为初地,终是佛地;从初地而至佛地,经过十地、等觉地,才至妙觉佛地,中间经过很长的时间,一点都无曲折心相,都是用直心,才能成佛。这是佛要阿难,舍弃偏计妄执心,而用直心来答复他的发问。

  阿难。我今问汝。当汝发心缘于如来三十二相。将何所见。谁为爱乐。

  能爱之心,即攀缘心,佛要破阿难之攀缘心,所以再问他:‘阿难!我再问你,当你最初发心的时候,是因为你用攀缘——即爱慕之识心,来见如来三十二相,究竟是用什么来看见?谁爱如来之三十二相?’

  阿难白佛言。世尊。如是爱乐。用我心目。由目观见如来胜相。心生爱乐。故我发心。愿舍生死。

  阿难对佛说:‘这种爱乐,是用我心和目看见的。由目看见如来,相好庄严,遂心生欢喜,所以我就发心,愿舍离生死轮回,来跟佛出家修道。’

  佛告阿难。如汝所说。真所爱乐。因于心目。若不识知心目所在。则不能得降伏尘劳。

  佛告阿难:‘如你现在所说,你的真实爱乐,是从你的心和目。假如你不明白、不知道,心与目之所在,那你就没有力量,来降伏尘劳。’尘是染污心性,劳是扰乱心神,识心即尘劳,亦即烦恼,若不能降伏它,便被它扰乱,就不能了生脱死。

  譬如国王。为贼所侵。发兵讨除。是兵要当知贼所在。

  譬如国王,被贼所侵扰,国王要发兵讨贼,但出兵前,应该知道贼在何处?才能擒其贼首,斩草除根。我们无始以来,不能了生死,就是不知自己真心所在的地方,反认为由目观见,而取爱乐为心,这就是迷真认妄,执妄为真,执了妄心为己心才生出种种的颠倒!

  使汝流转。心目为咎。吾今问汝。唯心与目。今何所在。

  这种妄心使你不能了生死,而流转于生死,在六道轮回中辗转不停,这都是你的心和目的过错,我现今再问你:你之心和目,究竟在何处?

  阿难白佛言。世尊。一切世间十种异生。同将识心居在身内。纵观如来青莲华眼。亦在佛面。

  阿难被佛追问,手足无措,不知所云,只得委诸众生,做不负责任,没有把握的答复:‘世尊!一切世间,即三界之内,十种异生(本来是十二类众生,下文有详细解释,现除去无色和无想,这二类都无心目,故说十类;而业报形体,各各差别,故曰异生),他们都将识心——即分别心,居在身内(阿难不说自己,而说众生,含有狡辩之意),我现在再看如来之眼,清净长广,好像青莲一样,亦是在如来面上。’用亦字,含意明明在佛面上,还要问我,但不敢公开说出。

  我今观此浮根四尘。只在我面。如是识心。实居身内。

  我现在再观看,我之浮根,即眼根——乃四尘,即色、香、味、触所形成,非常明显的,是在我的面上,而能分别美丑的识心,实在是住在我的身内。

  佛告阿难。汝今现坐如来讲堂。观只陀林。今何所在。世尊。此大重阁清净讲堂。在给孤园。今只陀林实在堂外。

  佛听阿难说:‘心在内,目在面。’并不答复对或不对,只再问他:‘你现在坐在如来讲堂,你看只陀林,究竟在何处?’阿难答:‘世尊!此广大重迭楼阁,及清净不染讲堂,实在给孤独长者之园,而只陀太子之林,实在讲堂外边。’

  阿难。汝今堂中先何所见。世尊。我在堂中。先见如来。次观大众。如是外望。方瞩林园。

  佛对阿难说:‘你现在讲堂中,先见到什么呢?’阿难答:‘世尊!我在讲堂中,先看见如来,再见大众,然后向外瞻望,便见到只陀林,和给孤独园。’

  阿难。汝瞩林园。因何有见。世尊。此大讲堂。户牖开豁。故我在堂得远瞻见。

  佛问阿难:‘你看见只陀林和给孤独园,是怎样能看见呢?’阿难答:‘世尊!这大讲堂,门窗开通,所以我在讲堂上,便能望见外边景物。’

  佛告阿难。如汝所言。身在讲堂。户牖开豁。远瞩林园。亦有众生在此堂中。不见如来。见堂外者。阿难答言。世尊。在堂不见如来。能见林泉。无有是处。

  佛反问阿难:‘假设就如你刚才所说的一样,身在讲堂时,窗户打开,便可以看见外边园林,但是否亦有众生,身在堂中,而没看见如来,只看见堂外之物呢?’阿难答言:‘世尊!身在堂中,没看见如来,而能看见外边之林泉,是没有这种道理的。’

  阿难。汝亦如是。

  佛说:‘阿难!你亦是这样的。’你既然说心在身内,但不能看见内边,只能看见外边,岂不是同一个道理吗?

  汝之心灵一切明了。若汝现前。所明了心实在身内。尔时先合了知内身。颇有众生。先见身中。后观外物。

  心灵是指心为万物之灵,及心有灵知之用,佛说:‘你的心灵,如果一切都能明了,那么你现在这个明了心,实在是居在身内,应该知道身内的一切,可否有众生,先看见身中之物,然后再观看外边之物呢?’

  纵不能见心肝脾胃。爪生发长。筋转脉摇。诚合明了。如何不知。必不内知。云何知外。

  你说心在内,见在外,为何心在内而不能先见心、肝、脾、胃呢?纵然看不见,那亦应该看见指甲的生、头发的长、筋络的转、脉搏的摇,你心应该明了,如何亦不知呢?既不能知内,如何反能知外呢?

  是故应知。汝言觉了能知之心。住在身内。无有是处。

  所以证明你所说的,觉了能知之心住在身内,是不合道理的,是错误的。

  阿难稽首而白佛言。我闻如来如是法音。悟知我心实居身外。

  佛给阿难一个当头棒,打破他的执著,他那‘心在内,见在外’之理论不成立,于是阿难又说:‘我听闻如来说法之音,明白我的心,实在身外。’

  所以者何。譬如灯光然于室中。是灯必能先照室内。从其室门。后及庭际。一切众生。不见身中。独见身外。亦如灯光。居在室外。不能照室。

  什么道理呢?好像灯烛在房间燃著,这灯烛便能光照室内,再从门口,照到外边庭际,一切众生,看不见身内脏腑,只能看见外面,就如灯光,居于室外,便不能照亮室内一样。

  是义必明。将无所惑。同佛了义得无妄耶。

  这道理一定是对的,不会再起疑惑,并和佛所说之了义一样,大概错不了吧?

  佛告阿难。是诸比丘。适来从我室罗筏城。循乞抟食。归只陀林。我已宿斋。汝观比丘。一人食时。诸人饱不。阿难答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是诸比丘。虽阿罗汉。躯命不同。云何一人能令众饱。

  阿难用灯光来譬喻心是在外,以为佛一定说他对,但佛不答复,只问阿难:‘刚才众比丘,跟从我在室罗筏城沿门乞食(乞食是佛制,为除贪慢心,乞食资身,随所化缘,不贪好食。抟食是以手指抟菜饭来食),回来只陀林,我已宿斋(即止食),你现在看众比丘,一人食时,众人会不会饱呢?’阿难答言:‘不会饱的,世尊!什么缘故呢?因众比丘,虽是证果阿罗汉,但究竟身躯还是不相同,怎能一人食而大家会饱呢?’

  佛告阿难。若汝觉了知见之心。实在身外。身心相外。自不相干。则心所知。身不能觉。觉在身际。心不能知。

  佛告阿难:‘假如你的觉察明了之心,实在是在身外,那么,身和心自然分开,没有连带关系,毫不相干,则心所知之事,身便没有感觉,如果感觉是在身处,心亦不会知道。’(因阿难说,心在外,那么心有所知,身当然不能感觉。)

  我今示汝兜罗绵手。汝眼见时。心分别不。阿难答言。如是。世尊。佛告阿难。若相知者。云何在外。

  佛又说:‘我今示汝兜罗绵手,你眼看见时,心里是否有分别呢?’阿难答言:‘是的,世尊!’佛告阿难:‘如果你眼看见时,心便会知道,怎可以说,心在外边呢?’

  ‘兜罗绵’印度语,译意细香绵,色白如霜,十分柔软,这里是譬喻佛手柔软似兜罗绵一样。眼见心知,若心在外,则是相义,应不相知;若是相知,即不能说心在身外。

  是故应知。汝言觉了能知之心。住在身外。无有是处。

  佛又说:‘所以应该知道,你说觉了能知之分别心,是住在身外,这理论是不对的。’

  阿难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言。不见内故。不居身内。身心相知。不相离故。不在身外。我今思惟。知在一处。

  阿难对佛说:‘世尊!好像佛所分析解说,不看见身内之肝肺脾胃,就不应该居在身内,心与身既能互相知道,便不相离,就不居在身外,这道理是很对的,我现在再仔细思想,已经知道心在一个地方。’

  阿难只知用生灭识心,来推测思惟,所以世尊要用种种譬喻来开导他,来破他的妄执。

  佛言。处今何在。阿难言。此了知心。既不知内。而能见外。如我思忖。潜伏根里。

  佛即追问:‘今在何处?’阿难答言:‘这个明了的心,既然不能知内,而能见外,我再三思惟忖度,一定潜伏在眼里。’

  犹如有人。取琉璃碗。合其两眼。虽有物合。而不留碍。彼根随见。随即分别。

  好像有人,拿著琉璃碗(琉璃是透明的浅绿色宝石,碗字照中文意义是小盂,这里则喻如眼镜,用透明小盂盖合在眼上,亦可以看见东西),合在他的眼睛处,合即戴。虽有物合,即眼睛虽戴上眼镜,但一点都有阻碍,所以眼根一看见,便能分别是什么,即是说:琉璃不阻碍眼见,眼根不阻碍心见。

  然我觉了能知之心。不见内者。为在根故。分明瞩外。无障碍者。潜根内故。

  为何我的觉察明了,而能分别之心,不能看见身内之五脏六腑?这乃因在根里的缘故,清清楚楚能看见外边的东西,一点都无障碍,因为是潜伏在眼根里边的缘故。

  佛告阿难。如汝所言。潜根内者。犹如琉璃。彼人当以琉璃笼眼。当见山河。见琉璃不。如是。世尊。是人当以琉璃笼眼。实见琉璃。

  佛问阿难:‘如果照你所说,心是潜伏在眼根内,犹如琉璃一样,那么当那个人用琉璃罩盖在眼睛上,应当看见山河大地,但是否还可以看见琉璃呢?’阿难答说:‘世尊!这个人戴上琉璃镜时,实在亦见琉璃镜的。’

  佛告阿难。汝心若同琉璃合者。当见山河。何不见眼。

  佛问阿难:‘你的心如果和琉璃相合,所以向远看,可以看见山河大地,在近处又可看见琉璃,但又为何不能看见自己的眼睛?’

  有人说:‘只要照了镜子,我可以看见我的眼睛,但这肉眼是不能回光返照,来反观其目,反观自己的面的。

  若见眼者。眼即同境。不得成随。若不能见。云何说言此了知心。潜在根内。如琉璃合。

  假若能见自己的眼,那么眼睛就同外境一样,不是自己的,怎能成为随见随即能分别呢?假若不能看见自己的眼,怎可说这了知心潜在根内,如琉璃合一样?因心脏眼根内,如戴眼镜一样,便能看见山河大地,应该亦能看见眼,既不能见眼,则此譬喻不能成立。

  是故应知。汝言觉了能知之心。潜伏根里。如琉璃合。无有是处。

  所以应该知道,你说:觉了能知之心,是潜伏在眼根里,像琉璃合一样,这理论是不对的。

  阿难白佛言。世尊。我今又作如是思惟。是众生身。腑藏在中。窍穴居外。有藏则暗。有窍则明。

  阿难错在用识心来思惟,左思右想,不知真心就是清净明性,所以便越走越远,现在他又举出另一个譬喻。

  阿难说:‘世尊!现在我又有这样的思惟,众生的身体,腑脏居中(脏即五脏:心、肝、肺、肾和脾。腑有六腑,即五脏的宫府所藏的地方,胃是脾之府,胆是肝之府,膀胱是肾之府,大小肠是心和肺之府,三焦是命之府),窍穴居外(窍是孔穴,人有七窍即眼二、耳二、鼻二、口一,共七窍),有藏则暗,因五脏是藏在六腑里,属暗,所以不能看见;有窍则明,窍穴则在外边,属明,所以可以看见。’

  我们人这个口穴,是深不可测,无法填满,今天食多少东西下去,明天又饿了,新陈代谢,都给它排除,因此每日都为食忙,如果不食三餐,则可节省三小时宝贵光阴来学佛法、来参禅,食三餐便白白花费三小时宝贵光阴,实在太可惜,所以我主张每日食一餐。

  众生是众缘和合而生、众业和合而生,不是一种,而是由多种业缘和合,好像一粒种子,需要泥土、太阳、雨水……等等才能长大。

  今我对佛。开眼见明。名为见外。闭眼见暗。名为见内。是义云何。

  阿难又说:‘我现在对佛面前,开眼看见光明,就叫做见外,闭眼看见黑暗,就叫做见内,这个道理对不对呢?’

  佛告阿难。汝当闭眼见暗之时。此暗境界。为与眼对。为不对眼。若与眼对。暗在眼前。云何成内。

  佛不答复阿难对不对,只再问他:‘当你闭眼见暗的时候,这黑暗境界,是和你的眼相对,还是不相对?假若和你眼相对,那么暗就在你眼前,怎可说在内呢?’

  若成内者。居暗室中。无日月灯。此室暗中。皆汝焦腑。若不对者。云何成见。

  你如果执眼前的黑暗境界,成为见内,那么你居住暗室里面,没有日、月、灯三种光来照明,那么这暗室中的境界,都成为在内,都属你的焦腑,岂有这种道理呢?假若所见的黑暗境界,不和眼相对,那怎么能看得见呢?

  焦是三焦,上焦在胃上,中焦在胃脐之间,下焦在脐下,三焦属命府,是六腑之一,所以叫焦腑。

  若离外见。内对所成。合眼见暗。名为身中。开眼见明。何不见面。

  假若你见暗时,是离开对外之见,不是反观,是内对身中,所成之见,则闭眼能见暗,见到身中之黑暗境界,但为何开眼见外的时候,不能见到自己的面部呢?

  若不见面。内对不成。见面若成。此了知心。及与眼根。乃在虚空。何成在内。

  假若开眼见明时,而不能反观,看见自己的面部,则可以证明,闭眼见暗时,亦不能反观,看见自己身中。所以内对之理论,就不能成立。假若开眼见明时,又能看见自己的面,那么这个明了能知分别的心,以及你的眼根,都是在虚空中,怎可说是在内呢?

  若在虚空。自非汝体。即应如来今见汝面。亦是汝身。

  假若你心和眼根,都是在虚空,虚空自然不是你的身体,和你就无关系。你若仍旧执著,离体之见,还是自体,那么我如来,现在亦离你体,而能见你面——难道亦是你的身体?

  汝眼已知。身合非觉。必汝执言。身眼两觉。应有二知。即汝一身。应成两佛。是故应知。汝言见暗名见内者。无有是处。

  你眼已有知,你身是否有感觉?本来都是你身合当无觉。假若你一定要执著,心和眼有两种感觉,那么心和眼亦应有二种知觉。如果是这样,岂不是你一身,应该成二佛?因此应当知道,你说见暗即是内,是不对的。

  阿难言。我尝闻佛开示四众。由心生故。种种法生。由法生故。种种心生。

  阿难以前,都用自己识心来推想,心和见之所在处。但所提理论,都被佛所破。现在不敢再逞己见,而引佛的话。故又说:‘我过去曾时常听佛对四众开示(四众是比丘、比丘尼、优婆塞即男居士、优婆夷即女居士),由心生的缘故,所以种种法生。法无自性,本来是无生的,但由因缘和合而生。由法生故,种种心生。’

  佛说心法互生者,因法本无生,由心故有;心本亦无,因法固有。所以说:心生法生,即法不自生,从心而起,心不自生,由法而现。故很明显地指出:心本不生,法无自性,二体俱无,心法皆空。而阿难又错认心法之心为识心,所以有执著。

  我今思惟。即思惟体。实我心性。随所合处。心则随有。亦非内外中间三处。

  阿难说:‘我今再忖量,这个会思想之体,就是我的心性。随它所合的地方,心就随之,若遇有缘合便成我心,没有缘合便不成我心。所以心不是在内、外和中间三处。’

  阿难依然错误,思惟是他的心性,不知思惟只是分别缘尘的妄想心。

  佛告阿难。汝今说言。由法生故。种种心生。随所合处。心随有者。是心无体。则无所合。若无有体而能合者。则十九界因七尘合。是义不然。

  佛告阿难:‘如你刚才所说,由法生的缘故,种种心生。因有所和合故,就有你心。照这样来说,你心是否有体相呢?如果心无体相,怎能和前尘境相和合呢?假若无体相,而能有合,不是由十八界,再加这个无体的七尘,而成为十九界?这个义理是不对的。’

  十八界是:眼、耳、鼻、舌、身、意(六根);色、声、香、味、触、法(六尘);中间又生出六种分别心叫六识,合共十八界,下文再详释。

  若有体者。如汝以手自挃其体。汝所知心。为复内出。为从外入。若复内出。还见身中。若从外来。先合见面。

  佛又说:‘假若心有体相,则你用自己的手,来捏自己的身体,你的心就会知道有点痛。这个知道被捏之心,是从内出,还是从外入?如果心从内出,应当见到身内的腑脏;如果是从外来,那么就应当先见自己面部。’

  阿难言。见是其眼。心知非眼。为见非义。

  阿难说:‘能见是眼睛,能知才是心,怎可求心见佛,这个义理是不对的呀!’

  阿难太恃己能,居然正式来和佛辩论,说佛之义理不对,不知自己错上加错。因为眼根本是个透明体,是视非见,需借心灵才能有知有见。

  佛言。若眼能见。汝在室中。门能见不。则诸已死。尚有眼存。应皆见物。若见物者。云何名死。

  佛说:‘如果眼能见,那么你在室内时,门户是否能看见东西?好像世间上,一切已经死了的人,他们的眼睛还存在,应该能看见东西,但如果能看见东西,怎可说是死呢?’

  阿难。又汝觉了能知之心。若必有体。为复一体。为有多体。今在汝身。为复遍体。为不遍体。

  佛又叫阿难:‘又你的觉察明了,能知分别之心,若果一定有体相,那究竟是一体相,还是有多体相?现在心既在你身上,究竟是遍满四肢之体,还是不遍满四肢之体呢?’四肢是两臂两腿。

  若一体者。则汝以手挃一支时。四支应觉。若咸觉者。挃应无在。若挃有所。则汝一体。自不能成。若多体者。则成多人。何体为汝。

  如果心是一体,那么你用手捏一肢的时候,如果四肢都有感觉,这个捏就应当没有一定的地方。如果是捏有一定的地方,若捏一肢,则只觉得一肢被捏。那么心是一体之义,当然不能成立。如果说心是多体,则变成多人,究竟哪个体才是你呢?

  若遍体者。同前所挃。若不遍者。当汝触头。亦触其足。头有所觉。足应无知。今汝不然。

  假若说,心是周遍全体的,则如前面所说,一捏便应该遍体皆痛。若不是周遍全体,那当你用手触头的时候,亦同时触著你的足,头有所感觉,那么足就应该不知道。但现在你不是这样,若头有所感觉,即心在头不在足,足就应该无知。如果足有所觉知,则心应当在足而不在头,头就无感觉,这样才可以说,心不遍体。现在你不是这样,因此证明,心不遍是错误的。

  是故应知。随所合处。心则随有。无有是处。

  因此应该知道,你认为随所合处心即随有,这个理论是不对的。

  阿难白佛言。世尊。我亦闻佛。与文殊等诸法王子。谈实相时。世尊亦言。心不在内。亦不在外。

  阿难再引用佛所说的来作证据。阿难向佛说:‘我亦曾听闻佛对文殊,即妙吉祥菩萨和普贤、观音等诸大菩萨。佛为法王,菩萨即法王之子,谈论实相的时候,世尊亦曾说:“心不在内,亦不在外”。’

  实相是真实之相,亦即吾人本有真心之名。实相有三种意思:(一)无相之实相,即无一切虚妄的相,并不是本体亦无。(二)无不相的实相,即随缘显现,一切妙色,并不是完全无相。(三)无相无不相的实相,即真空不碍妙有,妙有不碍真空。如果说它有,则绝相离名,本无一物;如果说它无,则灵光不昧,应用自在。

  佛和文殊菩萨所谈的实相,亦不在内,亦不在外。是谈真心无相,清净本然,离一切相。既无相,就无在,故不在内不在外。又真心圆满周遍,犹如虚空,故虽无在,但又无所不在。

  如我思惟。内无所见。外不相知。内无知故。在内不成。身心相知。在外非义。今相知故。复内无见。当在中间。

  我现在再仔细思惟,内不能见腑脏,外又不相知。内既无知,但不在内。眼见佛手,心即有知,这是心身不相离的缘故。所以计心在外,这个义理亦不对。现在身心既然互相能知,在内边又无所见,那么应该在中间了。

  佛言。汝言中间。中必不迷。非无所在。今汝推中。中何为在。为复在处。为当在身。

  佛言:‘你说中间,中间必定有一个固定的地方,不能含糊迷乱的。既然非无所在,你现在推想是在中间,毕竟中间在何处呢?是在外境之外,还是在内根的身中?’

  若在身者。在边非中。在中同内。若在处者。为有所表。为无所表。无表同无。表则无定。

  假若在你身上,那么究竟是在前边,还是在后边?在左边还是在右边?在边就不是在中间了!如果说在身的中间,那么就和在内一样。假若是在身之边处,那么是否有表志呢?还是无表志?无表志,就等于无定所;有表志,亦等于没有一定的中相。

  何以故。如人以表。表为中时。东看则西。南观成北。表体既混。心应杂乱。

  什么缘故呢?好像有人,用标志来作记号,说这里是中间的位置。可是如果你从东方看时,则标志是在西方,从南方看时,则标志是在北方。表体既然混乱,不能表达,那么,你心就更加杂乱无定了。

  阿难言。我所说中。非此二种。如世尊言。眼色为缘。生于眼识。眼有分别。色尘无知。识生其中。则为心在。

  阿难说:‘我所说的中间,不是这二种的。我的意思是,好像从前世尊所说:“眼根对色尘,中间便生眼识。”眼和色互相为缘,因眼有分别,而色尘本身,是无知觉。可是在眼和色相接触的时候,中间就生出能分别的性能。这就是识,所以识是生于眼色之中,是否心就在眼色中间呢?’

  佛言。汝心若在根尘之中。此之心体。为复兼二。为不兼二。若兼二者。物体杂乱。物非体知。成敌两立。云何为中。兼二不成。非知不知。即无体性。中何为相。是故应知。当在中间。无有是处。

  佛言:‘你的心假如是在眼根和色尘中间,那么这个心的体,是一个还是二个?假若心是有二个体,则哪个是你的心体?哪个是这个物体?如果分不出来物体和心体,就变成杂乱无章。物体是无知无觉,心体是有知有觉,亦即是说:“眼根是有知之体,色尘是无知之物。”和与无知合在一起,就会成为敌对。同时一半是知,一半不知,亦成为二边。那么何处是中间呢?所以兼二的道理,不能成立。况且你心既不是同根之有知,又不是同尘之无知,离这根尘两者,即是无识的体性。你说心在中间,那么用什么作为体相呢?所以应当知道,心在中间,是错误的。’

  阿难白佛言。世尊。我昔见佛。与大目连、须菩提、富楼那、舍利弗。四大弟子。共转法錀。常言觉知分别心性。既不在内。亦不在外。不在中间。俱无所在。一切无著。名之为心。则我无著。名为心不。

  阿难所提出的理论,都被佛所破,变成词穷理屈,六神无主,所以又引佛以前所说的话,来挽救他的失败。

  阿难对佛说:‘世尊!我以前亦曾听见佛和大目犍连、须菩提、富楼那、舍利弗四大弟子,大家一齐转法錀,说法教化众生。(轮即轮回,不停地轮回说法,亦有推辗的意思。即可以辗破外道,亦可辗破无明。)世尊时常说,这个能觉察知道,分别的心性,是不在内,不在外,亦不在中间。都无所在,一切都没有著落的地方,就叫作心。那么我这个无著落,是否可以叫作心呢?’

  佛所说的不在内、外、中间,即是无相实相之义。因为觉知分别心性,是随境生灭,原无实体。但阿难错认心性有体,以为无著是心体。

  佛告阿难。汝言觉知分别心性。俱无在者。世间虚空水陆飞行。诸所物象。名为一切。汝不著者。为在为无。

  佛告阿难:‘你现在说,觉知分别的心性,俱无所在,一切都无著落处。可是世间、虚空以及山河大地,房廊屋舍是依报,即器世间。水陆飞行,及一切众生是正报,即有情世间,(世界就是依正二报所成就)。在这依正两报间,所有的物象,名为一切。你所说不著者,是你心离一切的物象,另有一个心所在;还是你心离一切的物象,本无心的所在处,所以叫不著一切?’

  无则同于龟毛兔角。云何不著。

  如果你心离开一切物象之外,本来就无所在,那么应该心相亦无。无心相就好像龟生毛,兔长角,根本是不可能的,根本是没有的,怎么可以说不著呢?

  有不著者。不可名无。无相则无。非无即相。相有则在。云何无著。

  如果你心是离一切物象之外,另外有一个所在处,只可以说是不著一切;但亦不能说完全无著。如果说无相,则根本是没有,何必头上安头,骑驴觅驴,再说不著呢?如果说并非无相,那么就应当有相。既然是有心相,就一定有所在的地方。有所在,就有执著,怎可以说无著呢?

  是故应知。一切无著。名觉知心。无有是处。

  所以应该知道,一切无著,名觉知心,是不对的。

  以上是世尊七番破妄识无著。

  尔时阿难。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

  当时阿难,从大众中,即刻离开座位,站立起来,露出右肩。‘袒’是露出,中国以露肩为不恭敬,印度以肩为恭敬。在佛教里,即以偏袒右肩为最恭敬。右膝跪在地上,表示身业清净;合掌恭敬,表示意业清净;而对佛说,表示口业清净。即身、口、意三业都清净,才向佛请示正法。

  我是如来最小之弟。蒙佛慈爱。虽今出家。犹恃憍怜。所以多闻未得无漏。不能折伏娑毗罗咒。为彼所转。溺于媱舍。当由不知真际所诣。

  阿难回忆出家经过,向佛述说:我是如来最小之堂弟,(阿难是四王八子中,年龄最小),承蒙佛慈悲爱护,现在虽然已从佛出俗家。出家有很多种——出俗家,出烦恼家,出无明家,出三界家——阿难只出俗家,情感心还未断,故心中犹依恃自己是佛小弟,佛一定娇怜爱惜他,所以便有点放纵,只修多闻,而不勤修定力,故未得无漏。人要证四果阿罗汉,才得无漏。阿难只是证初果,尚没有力量来降伏外道邪法——娑毗迦逻咒,终被邪咒所迷,沉溺在淫室里。这都是因为不知自己的真心,在什么地方,才有这种种过失。(诣即在的意思)

  惟愿世尊。大慈哀愍。开示我等。奢摩他路。令诸阐提。隳弥戾车。

  现在只有希望世尊,发大慈悲心,哀怜悯念我等,为我等开示奢摩他路,即修正定之路,亦令诸阐提,阐提是印度语,意思是‘信心不具足’,亦译作焚烧善根。意谓只存恶根而断善根的众生。隳即毁坏,弥戾车,意思是喜乐垢秽,亦即是恶知见,全不相信佛法。阿难之意是请佛,开示修正定法门,不特使阿难和在会大众,都得到定力,能够降伏外道邪魔,同时亦可令信不具,和断善根之众生,亦能毁灭恶知见,而得正知正见。

  关于阐提,有一公案如下:道生法师讲涅槃经时,当时该经还未全,只有上半部,没有下半部。上半部经说:阐提无佛性,不能成佛,后半部经说,阐提亦可以成佛。道生法师讲上半部经时,他认为佛不舍一众生,何况阐提,所以强调说:‘阐提有佛性,可以成佛!唯时间迟早而已。’当时一般法师都认为他别开生面,违背经理,与经不相合。其实他虽没有看见后半部经,但已明白其中道理,故敢断然说可以成佛。既然遭人反对和排斥,讲经时就没有人来听,所以他就跑到苏州虎丘山,对石头说涅槃经。讲至阐提无佛性时,他问顽石说:‘我认为阐提亦有佛性,你们说对吗?’当时顽石都点头,所以说:‘生公说法,顽石点头。’本来石头是无知之物,可能当道生法师说法时,有鬼神或幽灵附在石头上来听经,受感动而点头摇动。

  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及诸大众。倾渴翘伫。钦闻示诲。

  阿难说完以上的话后,便五体投地,把首和两手两足伏在地上,表示最诚恳恭敬。同时并和其他大众都倾心渴望,翘诚伫待著佛说法。大家的法身慧命,十分干渴,需要法水来滋润,故恭敬虔诚,来听佛开示教诲,修正定的道理。

楞严经浅释

  尔时世尊。从其面门。放种种光。其光晃耀。如百千日。

  这时世尊,便从面上,放出种种无量无数的光彩,晃耀明亮,有如百千日光一样辉煌。佛光比太阳光强过百千倍,这是阿难亲历其境,亲见佛光而说的。

  世尊要破除阿难妄想而显出自己真性,故放种种光彩,令他触境会心。

  普佛世界。六种震动。如是十方微尘国土。一时开现。

  普遍诸佛世界,不只娑婆世界发生六种震动,就是诸佛世界,亦有六种震动。什么是六种震动?动、涌、起——这三者是形震动。动是摇动;涌是急升,有如涌泉一样喷起;起是慢慢升起。震、吼、击——这三者是声震动。震是震荡破裂;吼是吼叫声;击是互相冲击。

  地震有好有坏,如有修道人证果、开悟,或成佛,会有六种震动,这是象征吉祥,天龙拥护,不会损害人间。但有时魔王扰乱世界,扩张势力,发威作恶,亦会有六种震动,这便会损害生命,为害人间,破坏财产。所以我们在一切境界来时,都要分别清楚:是善境,还是恶境。

  关于地震,记得当我母亲死后,我在好的坟墓守孝三年。有一夜当我正在禅定,刚入无人无我之空境时,忽然觉得一动,身体亦动荡起来。我心里想,什么魔能摇动我的身体?这魔的力量可真不错。当时还不知是地震。等到第二天,有人来告诉我,才知道这是地震。但这地震亦奇怪,本来井底经震动,是会冒出井水的。但我邻近一井,则反而冒出熊熊火光,好像火山一样。可能是井里有硫磺矿质,或有火山支脉所致。

  像这样六种震动之后,十方微尘数不尽的国土,在同一时期,都显现出来。

  佛之威神。令诸世界合成一界。

  释迦佛以他的神通力量,令所有无量数微尘世界,都合在一起。这就好像现在照相机一样,可将远境缩近,大相缩小,小相放大。

  佛以神通,将无数世界,缩成为一世界。虽然合成为一,但依然历历分明,不相混杂。为何要合而为一?因要同时教示,无量数世界里诸大菩萨,明白楞严正定的道理。

  我人因六识未破,终日被缘尘所遮蔽,故执我相,执法相,分别心重,因此一切世界,都成隔离。如能破识显根,会相归性,则无边世界,不隔毫端,亦就能融合诸世界,成为一真法界。

  其世界中。所有一切诸大菩萨。皆住本国。合掌承听。

  其他各世界,所有一切诸大菩萨,都住在自己本国,合掌恭敬,来听佛说楞严经,楞严大定的妙法。

  佛告阿难。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种种颠倒。业种自然。如恶叉聚。

  佛告阿难,一切众生,即十类众生,从无始不觉以来,生种种颠倒。颠倒就是无明。因不觉而生无明,因无明而起惑,因惑造业,叫做业种;由业自然而受苦报。这三种叫起惑、造业、受苦报,就如恶叉聚一样,(恶叉聚是西域果名,一蒂生三果,同聚而生),聚在一起。连环不息,轮转不停,所以说无始,没有开始,就好像轮转一样,找不到哪里是开始。

  众生自己清净本性不认识,而只在妄想上用功夫,说某某人真好——真好又怎样?说某某人真坏——坏又怎样?如果往深一层来研究,凡事都没有好,没有坏。在众生眼里,就分我分你,分好分坏,分是分非,这都是意识在作怪,唯识所现。在如来藏里,是什么都没有,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什么烦恼问题都没有。不过这道理不容易领会,要慢慢才能体验认识。

  业和因是不相同的。业是作的,是时常有的。好像行商叫商业,做工做工业,做屠户叫杀业,做盗叫盗业,做男女不正当是淫业,做善是善业,做恶是恶业。因是种的,种因不能说是做因。业可以天天做,因则不是,只是一时,不是天天。所谓种是因得是果。业则不说果,而说受报。随时造业,随时可受报。所以我们要很小心,不可造恶业;要不然,随时会受报,是太可怕的!

  诸修行人。不能得成无上菩提。乃至别成声闻缘觉。及成外道。诸天魔王。及魔眷属。

  一切修行人,包括所有外道修行者,本来都希望有所成就,得到无上觉果,无上菩提,即是佛果位;或者修成声闻——声闻是修四谛法,闻佛声音而悟道。或者修成缘觉——缘觉是修十二因缘而悟道。甚至修成外道——外道是心外求法,在心外边去找法,故名外道。人若没有证果,没有成佛,都在道外边。诸天有很多天,最接近我们的地球有四天王天、忉利天、须焰摩天。四天王天是在须弥山半山区的四边——东、南、西、北。天王是持国天王、增长天王、广目天王和多闻天王。四天王寿命是五百岁。人间五十年,等于该天一昼夜。

  忉利是梵语,即三十三天,东八天,南八天,西八天,北八天,加上中间一天,共三十三天。寿命一千岁,人间一百年,等于该天一昼夜。该天的天主最初是女人,因看见一破庙里的佛像,被雨水淋湿,就发心修破庙,可是自己没有力量,便联合其他三十二妇女,大家协力来修庙。修成后,因修庙功德,大家都成为天主。诸天统说起来太多,现在只说这几个天。天上亦有魔王,魔王住在六欲天。魔王还有魔民、魔女、魔孙,很多眷属,故独霸一天,成为魔宫。修外道多生到魔宫,上等为魔王,中等为魔民,下等为魔女。魔女生得很漂亮,具诱惑性,使修道人见彼而没有定力。见到魔女,就容易被迷惑了。所以修道要很小心,至切把定力修好,才不被魔所转!

  皆由不知二种根本。错乱修习。犹如煮沙。欲成嘉馔。纵经尘劫。终不能得。

  上面佛说,诸修行人,希望修成觉果,或者缘觉声闻,甚至只成天魔,亦不可得。是什么道理呢?这皆因为他们不知二种根本,而错杂乱修,好像煮沙,欲它成为好的饭菜,而沙本来不是饭,故纵然经过尘沙劫数的时间,亦不能修成米饭的。

  云何二种。阿难。一者。无始生死根本。则汝今者。与诸众生。用攀缘心。为自性者。

  ‘是哪二种呢,阿难。’经文讲阿难讲得太多,现在我讲讲阿难之兄,孙陀罗难陀的故事:孙陀罗难陀,妻子名孙陀罗,两人感情最好,如胶似漆,时常在一起。有一天,佛看因缘成熟,就往度他。佛托钵至其处乞食,难陀见佛来,就叫妻子暂避开,让他自己拿饭菜供佛。妻子要他即刻回来,便在地上吐口水,向他说:‘在这口水未干前,必须回来,否则不准入屋。’难陀答应,即赶快拿饭菜,跑到佛那边。可是佛用神通,难陀跑得怎样快,都追不上佛,最后追至给孤独园,佛便告诉他:‘不要回去吧!就在这里出家好了。’难陀说:‘不可以的,因妻子在家等待。’佛说:‘你不出家,那么就跟我到林里散散步,再回去不迟。’难陀就跟佛到一森林中,看见树上有很多猴子。佛问他:‘猴子美丽,还是你妻美丽?’答:‘当然是我妻美丽!’佛又带他到天上,见天宫里有五百多位仙女,在打扫宫庭。难陀问仙女:‘你们在做什么?’答:‘佛有一堂弟,名孙陀罗难陀,将来他会到这里来居住,故我们先打扫干净,待他来服侍他。’难陀心中暗喜,将来可以到这里来享福!佛就问他:‘仙子美丽,还是你妻美丽?’答:‘当然仙女美丽,吾妻就如猴子一样,怎能比得上仙女呢?’

  然后佛又带他到地狱,见有两鬼,假睡在油锅旁边,难陀就问:‘你们在做什么?’鬼答道:‘佛有一堂弟,他只修天上福报,将来享完五百年天福,便堕地狱。我们在等他来,享受油炸之味。’吓得难陀,毛孔直竖,原来生到天上,还要堕落,没有意思,还是跟佛出家好了。

  佛度难陀,费尽精神,要带他上天下地才明白。现在度阿难,亦费尽唇舌,作种种譬喻,但阿难还不明白,故佛不得不再举出这二种根本,即真妄二本,来开示他,令他知道怎样修才能成佛。

  第一种根本就是从无始劫以来,生生死死,死死生生,生死相续之根本。什么是生死相续之根本?前边已说:皆因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用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轮转。亦就是你现在与诸众生,用攀缘心而认为自性者。

  攀缘心即妄想心。譬喻学生读书时,要讨好教授,恭维送礼,说好话,希望教授能给高分。又如国家,要选举总统、议员或市长,都用拉拢,请客送礼,请多投一票,这都是不自然,都是攀缘。如果真有本事,真有道德,众望所归,不用拉拢,自然被人选举,才属不攀缘。中国古时有一位尧帝,因年纪老,想将帝位让给有德行的贤人,听说巢父有贤德,因此便往见他。巢父住在树巢窝里,人们就叫他巢父。他饮水时是用手掬水而饮,人们送他一水瓢,他把它挂在树上,风吹瓢响,他嫌麻烦,便丢弃它。现在听尧帝要让位给他,连听都不愿听,还说把耳朵都弄脏了,便走到溪边去洗耳。恰遇许由牵牛饮水,就问他何故洗耳?巢父就将实情告他。许由听罢就说:‘溪水被你洗污垢的耳朵所污,我的牛不能饮。’立刻牵牛至上流。这种作风是何等清高!一点都没有攀缘心。阿难既错认攀缘心为自性,就绝对不能断生死。所以佛呵他:认贼作子。

  二者。无始菩提涅槃元清净体。则汝今者识精元明。能生诸缘。缘所遗者。

  第二种是无始菩提涅槃涅槃,元清净体。没有开始之前即无始。菩提,译作觉道,是觉悟的道理。菩提有三种:(一)真性菩提,是众生根本就具有。(二)实智菩提,即真实之智慧。(三)方便菩提,即证道后,观机教化众生。分开虽成三,其实是一:由真性菩提而生实智和方便;三即一,一即三。菩提究竟是从何处来?它是无来无去,而是我们每人本来所具有的,它是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不生不灭的真性。

  涅槃译作不生不灭,到没有生死时,就叫涅槃。涅槃亦有三种:(一)性净涅槃:自性清净,一尘不染叫性净。(二)圆净涅槃:真无不圆,妄无不净叫圆净。(三)方便净涅槃:随缘方便,示现生灭叫方便净。一般人认为佛死叫涅槃,这是错的。佛死只是证入涅槃,证到不生不灭,常乐我净的道理。

  在未开始之前,菩提涅槃,本来是清净体,就如现在之识精元明。这个识字,不是八识之识,而是识之最精妙处,亦即元清净体,亦是菩提涅槃之别名。它本来是光明遍照,本有佛性,常住真心,能生出种种因缘。但久而久之,好像遗失实没有遗失。众生把自己本具之真实——性清净体,识精元明——不会用它,反把它藏起来。藏得太久,太秘密,就把它妄了。故虽在穷困时,亦不会用它。这就好像遗失一样,但其实没有失。众生忘失自己的真心,而反用妄想攀缘心,故怎样修都不能成佛果。

  由诸众生。遗此本明。虽终日行。而不自觉。枉入诸趣。阿难。汝今欲知奢摩他路。愿出生死。今复问汝。即时如来举金色臂。屈五轮指。语阿难言。汝今见不。阿难言见。

  因一切众生,对识精元明、常住真心,都忘记了,就像遗失一样,即是迷却本真。‘虽终日行’:行即用的意思。虽然天天都用常住真心、性净明体,但自己全不知道。

  佛性是什么?

  在眼为见性,在耳为闻性,在舌为尝性,在鼻为嗅性,在手为触性。在无形中,每日都由真性来帮忙你。只是自己学忘了,不知道而已,故不会用真心本体,而只用忘心攀缘,所以就枉入诸趣。枉入是不愿入而入。诸趣即六道:天、人、阿修罗、地狱、饿鬼、畜生。

  现在顺带讲阿修罗和玉皇大帝的故事:阿修罗译为无酒,虽居天上,而无酒可饮。又译作不端正。男阿修罗貌奇丑,阿修罗女则貌甚美,但性好斗好胜。一天,玉帝遇阿修罗女,见其貌美,便娶为妻。玉帝知佛在世宏法,故天天都往听经。阿修罗女妒忌心重,以为丈夫在世间胡闹,故有一天,特地跟踪观察,刚巧那天在讲堂里,两旁都是女众。因此修罗女大怒,责骂其夫。玉帝以其乱言,举手打她。阿修罗女便回父王处哭诉,要跟玉帝离婚。阿修罗王,因爱女心切,即兴兵攻打玉帝。玉帝不敌,向佛求救。佛将其袈娑赐与玉帝,嘱他将袈娑撕碎,让众天兵,各带一块,并教每人都念:‘摩诃般若波罗蜜多’。玉帝遵命,遂将阿修罗打败。

  在天上的阿修罗有福报,但无德报。地上亦有阿修罗,如贼头、土匪等。凡是好战斗,好发脾气者,都是阿修罗。

  佛问阿难,你今实在欲知奢摩他路,要脱离生死。那么,我现在再问你。这时如来便举起金色臂,屈五轮指成拳,而问阿难:‘你现在看见吗?’阿难说:‘看见了。’(佛身黄金色,故曰金色臂,佛指有千幅轮相,故曰五轮指。)

  佛欲令阿难知道常住真心、性净明体,是在眼根见性上,故下面都讲见字,要在见性上,令阿难开悟。

  中国古时,很多禅师大德,如果有人来求开示,便伸出大姆指,令人在见性上开悟,或者一言不发,只把眼睛一瞪,亦是示意要在眼根处明了。但祖师是已开悟,才能这样教人;自己未开悟,是不能乱教人的。未得无漏,未得证果,便往教人,就好像泥菩萨过满,自身难保。不但不能教化人,反为世俗所转,而不能转世俗。误人害己,实在是太危险了。

  佛言。汝何所见。阿难言。我见如来举臂屈指。为光明拳。耀我心目。佛言。汝将谁见。阿难言。我与大众。同将眼见。

  佛问阿难:‘你看见什么?’阿难说:‘我看见如来举臂屈指,为光明拳,其光明亮,照耀我的心和目。’佛问:‘你用什么来看?’阿难答:‘我与大众,都是用眼看见的。’阿难不敢言自己,而把大众亦拉进来,以表示确实。

  佛告阿难。汝今答我。如来屈指为光明拳。耀汝心目。汝目可见。以何为心。当我拳耀。

  佛再问阿难;‘现在你要老老实实回答我,我屈指为光明拳,耀你心目。汝用眼来看见,是不错的。但你心何为心,来对我的拳耀呢?’

  阿难言。如来现今征心所在。而我以心推穷寻逐。即能推者。我将为心。佛言。咄。阿难。此非汝心。

  阿难说:‘现在世尊,要征询我的心在何处,而我(而字是承上起下,因上面意思还未说完,故用而字来补充),现在用我的心,来穷尽推不,遍处寻找。则我这个能推求之心,是否可以当我的心呢?’(将即是还不敢决定,含是否之意。)佛喝曰:‘咄!这不是你的心!’咄有责备之意。

  佛以阿难,妄用识心,故处处审问,无非要破他的识心,使他能明白真性所在之处,故举拳示意。阿难执迷太深,还不明白,答以能见是眼。佛再追问,以何为心?阿难仍以能推求为心,依然执妄想识心为心,实在辜负佛一番苦口婆心。故佛不得已再用威声喝咄,希望他能从闻性上开悟。

  阿难矍然。避座合掌起立白佛。此非我心。当名何等。

  阿难突然惊惧,即刻离开座位,合掌起来,而向佛说:‘这不是我的心,那么,应当叫作什么呢?’(矍是惊惧不安之状,因被佛所喝而不安。)

  佛告阿难。此是前尘虚妄相想。惑汝真性。由汝无始至于今生。认贼为子。失汝元常。故受轮转。

  (这段文不但讲出阿难的毛病,亦把我们所有的毛病揭出。每个人都应该知道,就因从无始以来,认贼作子,把自己本性埋没,才受生死轮转,不能成佛证果。)

  佛告阿难:‘你不必惊慌,我现在详细告诉你,这都是前尘,虚妄相想。你不有推想,便落入分别前尘之妄想。这推想心,不是你之自性真心,而是分别尘影的妄想心。因为它太细致,不明显,不易觉察,因此便迷惑你之真心自性。这都是你从无始至今,认贼作子,错认妄想识心,前尘虚妄不实之相,为自己本性真心。既认妄作真,故遗失了本元常住真心,亦即忘了本有家珍,遂至头出头没,被轮回所转,而不能超出。’

  所谓:‘出马腹,入驴胎,阎王殿上几度回,始从玉帝殿前过,又到阎君锅里来。’轮回是多么危险,一不小心,就走错路,不易回来。佛法难闻,人身难得。现在得闻佛法,又得人身,就要快点觉悟,不要再认贼作子啊!

  阿难白佛言。世尊。我佛宠弟。心爱佛故。令我出家。我心何独供养如来。乃至遍历恒沙国土。承事诸佛。及善知识。发大勇猛。行诸一切难行法事。皆用此心。纵令谤法。永退善根。亦因此心。若此发明不是心者。我乃无心。同诸土木。离此觉知。更无所有。云何如来说此非心。我实惊怖。兼此大众。无不疑惑。惟垂大悲。开示未悟。

  阿难向佛说:‘我是佛最宠爱的小弟,因我心爱慕佛的三十二妙相,使我发心出家,现在我的心,不只单独来供养和服侍如来,就是遍历恒沙国土,亦去供养和礼拜诸佛,及一切诸大善知识。又发大勇猛精进心,牺牲一切,行人所不能行,忍人所不能忍,亦用此心。纵然我诽谤佛法,永断善根,亦是此心。即是为善做恶,都是此心。如果这能推之心,如果说是前尘妄相所起的妄想,不是真实;那么我就成为无心之人,和土木一样。离开这个能听经闻法之觉知心,则什么都没有了。为何如来说,这不是真心呢?我实在惊慌恐怖,相信在座大众,亦会生疑惑。惟望世尊,开大悲心,开示我等未悟的人。’

  (阿难是亲历其境,故起惊慌。大众是旁观,只有疑惑。阿难仍用识心来推测,以小乘而测大乘。其实在座诸大菩萨,如文殊、观音,他们老早已明白此中道理。)

  尔时世尊。开示阿难。及诸大众。欲令心入无生法忍。

  这个时候,世尊就开示阿难,及诸大众,欲令他们,皆能悟根性为真心,而得证入无生法忍。

  无生法忍,即无法生,亦无法灭。证得此忍,便能于十法界——四圣六凡——四圣法界是三界之外,六凡法界是三界之内,不见有少法生,亦不见有少法灭。于一切法,本体都是如如不动,便没有生灭。若在证得这境界时,看见一切万法,没有生灭,而起恐慌,这便不能忍。要能忍可于心,认为这有何稀奇,便得相应之道。即是在证果与未证果之间,只有自心明白,不能向人吐露,所以叫作无生法忍。如能看见,一切诸法,森罗万象,皆是自性;里面之事,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即得无生法忍。但还未算证果,还要忍可于心,才叫无生法忍,观世音菩萨说:‘生灭灭已,寂灭现前’,即入此忍。阿难不能入,因被妄识所障,故佛要破他的生灭识心,使他明白性净明体,才能入无生法忍。

  于师子座。摩阿难顶。而告之言。如来常说诸法所生。唯心所现。一切因果。世界微尘。因心成体。

  佛欲令一切众生,得入无生法忍,于是在师子座上(佛说法时,无畏有如师子王,故喻其座为师子座),摩阿难之顶,在佛教里,摩顶表示慈爱摄受。佛又告诉阿难:‘我时常这样说,一切诸法所生,唯一真心所现。一切世界上,像微尘这样多的因因果果,亦皆因心而成体。’

  中国古语云:‘若人识得心,大地无寸土’,识得真心,大地根本无寸土;不识心,才认为地大物博。古德又云:‘天地与我同根,万物皆我一体’,亦是这个意思。

  阿难。若诸世界。一切所有。其中乃至草叶缕结。诘其根元。咸有体性。纵令虚空。亦有名貌。何况清净妙净明心。性一切心。而自无体。

  阿难,假若诸世界中,一切所有,包括山河大地,森罗万象,其中甚至一草一叶,一丝一结,追诘寻求它们的根源,皆有自己的性体。就至大如虚空,亦有名貌。‘虚空是名,能达无碍是貌。’何况清净、妙净妙明之真心。‘性一切心’:性即体性,这性是平等,能为一切法所依,而不为一切法所变。一切诸法皆依之为体,既然是一切体性之心,哪里没有自体呢?

  即真心所现之物,尚有自体,何况能观之心,而没有自体。

  若汝执吝。分别觉观。所了知性。必为心者。此心即应离诸一切色香味触诸尘事业。别有全性。

  如果你坚持认为这个能分别、能感觉、能观看的知性就是‘心’,那么此心就应该和色、香、味、触诸尘事分离,而完全独立存在。

  如汝今者承听我法。此则因声而有分别。

  就如现在,你听我说法,亦是因为有声尘,才有分别心产生。不能离开声尘,而另外有一个心。

  佛要显示阿难,真心是在六根门头,眼、耳、鼻、舌、身、意的根性里,是不动不摇的六识——眼、耳、鼻、舌、身、意则缘尘境,是摇动而不真实,故属妄想。其实六根和六识,都有见闻觉知之用,是很难分开的。不过六根对境时,就如镜照像,本无分别。六识缘境时,即生分别,故有分别与无分别,是根识之分。

  纵灭一切见闻觉知。内守幽闲。犹为法尘分别影事。

  纵然能到暂消灭外缘之见闻觉知,在内边守住清净寂静,但这依然还是法尘分别之影事。

  内守幽闲:外道认为已达到无我无人之最高境界。但在佛法上,这只是暂得到的轻安,只是息灭前五识之见闻觉知,不为处境所扰。但在这时,第六意识中独头意识,还在里面守著,在里面用功,分别法尘影事。因太微细,不易觉察,故属虚妄不实。识缘尘境时,即起分别,而后分明。一不分明,境即沉寂。这种分别甚微,如无波之流,看似恬静,其实暗流不息,故曰法尘分别影事。如停在这境界上,不再前进,便落在顽空,很容易走入歧途。

  独头意识有四种:(一)散位独头,就是散乱分别心。(二)狂乱独头,就是发颠狂,乱说乱讲,都是被独头意识所支配。(三)梦中独头,在作梦时,梦见种种色色,奇奇怪怪,亦属独头意识作怪。(四)定中独头,就是现在所说的息灭见闻觉知,因独头意识还活著。

  我非敕汝。执为非心。但汝于心。微细揣摩。若离前尘有分别性。即真汝心。

  佛说:我不是强令你,一定要执著此缘尘分别,不是你的心。但你于自己心中,详细研究推想,你所执吝之心,若能离开前尘,还有分别体性,那么这个就是你的真心了。

  若分别性。离尘无体。斯则前尘分别影事。

  若你能分别之性,离开前尘而无自体,那么,它只是前尘分别影事,怎能叫做心呢!

  尘非常住。若变灭时。此心则同龟毛兔角。则汝法身同于断灭。其谁修证无生法忍。

  尘不是常住,不生灭的,若对尘而有分别心,不对尘而无分别心,则尘变灭时,你心亦应灭。那么你心,岂不同于龟毛兔角,只有其名,而无其体?龟生毛,兔有角,根本是没有的。既然没有心,那你将用谁的心,来修证无生法忍呢?

  即时阿难。与诸大众。默然自失。

  当世尊摧破妄识无体时,阿难和在座诸大众,都默然不能出声。大家都觉得若有所失,手忙脚乱,不知所措。

  佛告阿难。世间一切诸修学人。现前虽成九次第定。不得漏尽成阿罗汉。皆由执此生死妄想。误为真实。是故汝今虽得多闻。不成圣果。

  佛告阿难,世间一切诸修行人,现前虽能修成九次第定。九次第定:即四禅定——初禅、二禅、三禅、四禅;四空处定: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非非想处;再加灭受想定,为九次第定。纵使证得这九次第定,仍未证得漏尽通而成阿罗汉圣果,皆因为执这生死妄想,误为自己的真实法心。好像你现在一样,虽然得到多闻,但终不能成正果。

  阿难只得初果,还属小乘。要证到无漏,如大阿罗汉、大菩萨,才是圣果。

  阿难闻已。重复悲泪。五体投地。长跪合掌。而白佛言。自我从佛发心出家。恃佛威神。常自思惟。无劳我修。将谓如来惠我三昧。不知身心本不相代。失我本心。虽身出家。心不入道。譬如穷子。舍父逃逝。

  阿难听后,悔恨自己把光阴错过,又感激佛的慈悲,指示真心,所以就再度悲泣流泪,五体投地叩头,然后长跪合掌向佛说:‘自从我跟随佛,发心出世俗家,我还依恃佛,是我亲堂兄,具足无上威德神通,因此常常心中在思想,不必自己去劳苦修行,佛一定会赐给我定力的。我不知佛之身心,和我之身心,是不能代替的。又失去我本有真心,错认识心为心,所以身虽出家,心终不得定力,就如富家子一样,不要父亲的财宝,情愿走出去做穷人。没有定力,就如穷子,因为不能承受佛之功德法财。’

  今日乃知虽有多闻。若不修行。与不闻等。如人说食。终不能饱。

  我今日才知道,虽然得到博学多闻,但如果不依教修行,知而不行,便和没有闻是一样的,全无用处。就好像有人,终日说食物美味,多么香多么甜,可是单说不食,终不能饱。

  所谓:‘终日数他宝,自无半分钱,于法不修行,多闻亦如是。’自己不实实在在去修,是不会有受用的。

  世尊。我等今者。二障所缠。良由不知寂常心性。惟愿如来。哀愍穷露。发妙明心。开我道眼。

  世尊,现在我等给二障所缠缚。二障:(一)烦恼障:属我执所起,如起贪嗔心,看不破,放不下,凡事都生执著,就是烦恼障。(二)所知障:属法执所起。知识太多,生出贡高我慢,自认为第一,觉得别人都比不上我,就是所知障。缠缚,即不得自由,不能解脱,皆由不知寂常心性,即寂静常明真心实性。现在惟愿如来,可怜我等贫穷孤露,指示启发妙明真心,使我等得开佛眼,智慧增长,早证圣果。

  没有法宝叫作穷,无所栖处叫作露,即无以安心立命之处。亦可说,没有楞严定叫作穷,没有楞严法叫作露。

  即时如来。从胸卍字。涌出宝光。其光晃昱。有百千色。十方微尘。普佛世界。一时周遍。遍灌十方所有宝刹诸如来顶。旋至阿难。及诸大众。

  前边如来从面门上放光,是表示破妄想心,现在从胸间卍字上放光,是显示真心。卍字表示,万德庄严,德行圆满。涌现出无量宝光,其光晃耀,有百千种颜色,不只照耀此娑婆世界,同时还周遍十方微尘普佛世界。这宝光在同一个时期内,又遍灌至十方所有诸佛宝刹,诸如来顶上,然后再从十方,回旋至阿难及诸大众顶上。

  从胸卍字涌出宝光,是表示根本正智,能圆照法界。遍灌十方,诸如来顶,是表示上齐诸佛。旋至阿难及诸大众,表示下等众生,意思是这根本正智,亦即性净明体,是众生和佛都具有,没有欠,没有缺的。

  佛告阿难言。吾今为汝建大囧珐幢。亦令十方一切众生。获妙微密。性净明心。得清净眼。

  佛告阿难说:‘吾今为你建一大囧珐幢,即佛顶首楞严王,可以摧伏邪妄。不但为你,亦令十方一切众生,获妙微密性。’‘获妙’二字再连贯下句,即获妙净明心。妙微密性,即识精元明,人人本具,但因太微太密,所以不能自觉。性净明心,即清净圆明真心,本觉正智,个个本有。亦因妄识障蔽,不能发现,故需由佛指示,才能明白。亦如金矿,而经地质学家,探测开掘,才能发现。由佛指示,不只得到妙微密性,妙清净心,同时亦得到能辨邪正之清净智慧眼。

  阿难。汝先答我见光明拳。此拳光明。因何所有。云何成拳。汝将谁见。阿难言。由佛全体阎浮檀金。赩如宝山。清净所生。故有光明。我实眼观。五轮指端。屈握示人。故有拳相。

  佛再问阿难:‘你现在先答复人,你见我之光明拳,为何有光明?又怎样能成拳?你用什么来看见的?’阿难说:‘从佛的全身来看,好像阎浮檀(阎浮檀梵语,译为胜金,须弥山南面有洲,多此檀树,果汁入水,沙石成金,此金一粒,置常金中,悉皆失色。又将此金方寸,放在暗室,其光照耀如白昼,故喻佛身金光如檀树,亦焰如宝山。)佛身清净,非爱欲所生,故有光明。我阿难实在是用眼观见,又世尊屈五轮指,示我等及大众,故有拳相。’

  如来追问,见者是谁,要阿难悟见法性,见性成佛。阿难于识,虽知是妄,于见仍认属眼,不知眼根,乃是色法,为眼识所依,为见性所托,故能见并不是眼也。

  佛告阿难。如来今日实言告汝。诸有智者。要以譬喻而得开悟。

  佛告阿难:‘我今不与你谈玄说妙,但老老实实告诉你,关于法如果不明白的时候,就要用譬喻。尤其对于一切有智慧的人,更需要用譬喻,才能得到开悟。’

  阿难。譬如我拳。若无我手。不成我拳。若无汝眼。不成汝见。以汝眼根。例我拳理。其义均不。

  阿难,好像我之拳,若无我手就不能成拳。如果没有你的眼,亦不能成见。所以用你眼根之见来比喻我之拳相,这种道理是否相同呢?

  阿难言。唯然世尊。既无我眼。不成我见。以我眼根。例如来拳。事义相类。

  阿难说:‘世尊,这是对的。既然没有我的眼睛,便不能成见,故以我的眼根所成见,来比喻如来的所成拳,就事相,就义理,这比喻是相同类似的。’

  阿难仍然是俗人见解,还不明白见不属眼之理。

  佛告阿难。汝言相类。是义不然。何以故。如无手人。拳毕竟灭。彼无眼者。非见全无。

  佛告阿难:‘你说这是相同,但义理不是这样的。为什么呢?因为无手之人,但没有拳,但无眼之人,并不是能见之体全无。’

  所以者何。汝试于途。询问盲人。汝何所见。彼诸盲人。必来答汝。我今眼前。唯见黑暗。更无他瞩。以是义观。前尘自暗。见何亏损。

  这是什么缘故呢?你若不信,可试于路途中,询问盲眼之人:你看见什么?那些盲人,必回答你:我现在眼前,只见黑暗,除暗之外,便无其他的物可见。用这些道义来推测观察,就知道眼前尘境,自有一番暗尘,这暗尘盲人亦能看见,所以证明能见之体性,是没有亏损的。

  阿难言。诸盲眼前。唯睹黑暗。云何成见。

  阿难说:那些盲人眼前,一无所见,只是见暗境,何以说能看见呢?

  佛告阿难。诸盲无眼。唯观黑暗。与有眼人。处于暗室。二黑有别。为无有别。

  世人皆知道,见明就是能见,见暗只是黑暗,不能叫做能见。所以佛再问阿难:‘那些盲人没有眼睛,故只能看见黑暗,但如果和有眼睛的人,同处在暗室里,有眼人亦看见黑暗,那么这二种黑境,是否有分别呢?’

  如是世尊。此暗中人。与彼群盲。二黑校量。曾无有异。

  阿难答:‘是的,世尊,这些处在黑暗中的人,虽有眼睛,亦只能看见黑暗,所以和那些没有眼睛的盲人,只能见暗,这两种黑暗,应该是没有什么不一样的。’

  照这种道理来推测,我明白见性显然自有离尘之体,全不因尘而见,应该是明来见明,暗来见暗,明暗虽不同,但见性是无阻碍的。

  阿难。若无眼人。全见前黑。忽得眼光。还于前尘见种种色。名眼见者。彼暗中人。全见前黑。忽获灯光。亦于前尘见种种色。应名灯见。

  阿难,如果无眼的人,所见完全是黑暗,忽然得回眼力,便可以看见,眼前种种景色,一般人都以为这叫做眼见。但如果有眼睛的人,处在黑暗里,只是见黑,忽然得到灯光,就能看见现前种种景色——这样是否可以说是灯见呢?

  若灯见者。灯能有见。自不名灯。又则灯观。何关汝事。

  如果说是灯看见,那么灯既然能看见,就不应该叫做灯。既叫作灯,自然不能看见。又如果一定要说灯能见,那是灯的观见,与你有何关系,根本不关你的事啊!

  是故当知。灯能显色。如是见者。是眼非灯。眼能显色。如是见性。是心非眼。

  因此应该知道,这只是借灯光来显色,所以在光明中,能看见的是眼而不是灯。但眼睛只能照显色相,并不具有能见能分别的知觉功能。能见能分别的知觉,只是心性自体的功能,并不是眼睛之本质。

  如来十番显见,七处征心现在这是第一番显见。证明我们的见性功能,是在心不在眼。

  阿难虽复得闻是言。与诸大众。口已默然。心未开悟。犹冀如来慈音宣示。合掌清心。伫佛悲诲。

  阿难虽然得闻如来反复譬喻,和在座诸大众,似乎有点明白,所以静默不敢再开口,但心里还不大了悟,依然希望如来,慈悲法音,再宣说指示,见性是心之意。于是他和大众再合掌恭敬,一心诚意,来听佛慈悲教诲。

  尔时世尊。舒兜罗绵网相光手。开五轮指。诲敕阿难。及诸大众。我初成道。于鹿园中。为阿若多五比丘等。及汝四众言。一切众生。不成菩提。及阿罗汉。皆由客尘烦恼所误。汝等当时。因何开悟。今成圣果。

  那时候,世尊伸开他的柔软如兜罗绵、缦网相金光的手,并把五轮指张开,向阿难及在会诸大众说:‘我当初在菩提树下,夜睹明星而开悟证果之后,即往鹿野苑。’(亦叫鹿园,在波罗奈国境。)鹿园不是小地方,而是一个大地方,为帝皇养鹿之园。它的因缘如下:

  在无量劫前,释迦佛为修菩萨道,现畜生身变为鹿王,管理五百支鹿。提婆达多,亦为鹿王,也管理五百支鹿。当时适有国王,带了很多兵士游猎,各持利器,把山上的野兽都围在一起。释迦鹿王见情势危急,便召众开会,告达多鹿王说:‘今日国王围猎,我等以及一切禽兽,身命难保。不如我等,向国王请命,先解围以救其他生灵,然后我和你两鹿群,轮流每日进贡一鹿。’达多同意,遂共到国王那里,士兵看见,便要把他们杀害,鹿王用人语说:‘勿杀,我们是来见国王请愿的。‘士兵觉得奇怪,鹿能作人语,还要来请愿,于是立即向国王报告。王亦觉奇怪,便立即传见。鹿王跪地请求道:‘大王今日围猎,把我们一齐杀死,一时亦不能吃完这样多肉。时间久了,肉又变坏,太可惜了!不如求王下令解围,我等当每日进贡一鹿。王可每日食鲜味,还可以长久供应不绝,岂不更佳?’王觉得所说很有道理,便批准所请,下令解围。从此每日都有鲜鹿进贡。

  一日,轮到达多鹿群进贡,可是母鹿身适怀孕,还有一二天便要生产,乃哀求鹿王达多,先派他鹿,候她生产后再往。达多发怒说:‘这是不可以的。轮到谁往便是谁往,你欲后死,但谁又愿先死呢?’那母鹿无法,只得往求释迦鹿王慈悲,先派一鹿,以保全它儿子的生命。释迦鹿王心想,若派他鹿,亦很难开口;若不设法,又不忍母子同死。遂嘱母鹿暂住其鹿群中,自己亲往代替。到国王宫里时,王问:‘你来做什么?’答:‘进贡给王充膳。’王问:‘难道你们两群鹿都没有了,要轮到你来吗?’鹿王说:‘不是的,王每日只食一支,而我们二群鹿,统计所生,每日是不只生一鹿,故数目愈来愈增加。只因这次轮到怀孕的母鹿,快要生产,哀求我成全其子小生命。我因不忍母子同死,故情愿以自身来代替。’王听后大为感动,并下令,从今后不必进贡,即说偈曰:‘汝是鹿头人,我是人头鹿,我从今日后,不食众生肉。’因此遂将鹿群,养于鹿园,禁人加害。该处环景幽美,风水甚好,故有很多人,在该处修行成道,所以又叫仙苑。

  阿若多五比丘等,阿若多即憍陈如。五比丘:佛初出家时,净饭王派五位大臣,往劝他回宫,不要修道。五大臣中,父族亲戚三人:(一)阿鞞,译作马胜;(二)跋提,译作小贤;(三)拘利,即摩诃男。母族亲戚二人:(一)阿若多,译作最初解,即憍陈如;(二)十力迦叶,译作饮光。共五人,寻到太子后,即劝回宫。太子不肯,还表示不证道,不回国。五人无法,又不敢回复王命,只得随太子至雪山修苦行。后来其中父族三人,受不了苦,中途退出,即往鹿园,学修外道。当时太子每日只食一麦一麻,饿得骨瘦如柴。天女见状,便化作牧羊女来献乳粥。太子食后,身长出肉来。但母族二人,觉得修道人不应该食乳粥,便又离开而去鹿园修道。太子在雪山,六年修苦行,后来便独至菩提树下禅坐,并发誓,不成正觉,不起此座。卒于四十九天后,夜睹明星,而成正觉,时为十二月初八。证道后,即往鹿园度五比丘憍陈如,因憍陈如过去劫为歌利王时,曾割截佛四肢,佛反发愿:如将来成佛,即先度他。

  及汝四众言:和你们四众弟子说四众即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一切众生,不能成圣果菩提,及证阿罗汉果,都是因为客尘粗细烦恼所耽误。什么是客尘?客就不是主人,形容本来是没有的,只是暂时的,亦即是我们的妄想。见惑、思惑亦是客尘。烦恼即无明,不明白便生烦恼。人就是怪动物,一天到晚都喜欢食烦恼,好好的饭菜不吃,专要吃烦恼。一发脾气,便不能食东西,只将烦恼当饭吃,多么可怜!’

  因客尘粗细烦恼所障误,所以不能成正果,但你们当时,究竟因何开悟,而得成圣果,可一一向我及大众,说出原因。

  时憍陈那。起立白佛。我今长老。于大众中。独得解名。因悟客尘二字成果。

  那时候憍陈如,即从座起立,向佛说:‘弟子现在在大众中,算是年纪最老,经验最多者,还单独得到解悟的名字。我的名叫最初解,即是最初解悟的人,亦叫解本际,明白本来的意思。我是听世尊说客尘二字,而开悟证果的。’

  世尊。譬如行客。投寄旅亭。或宿或食。食宿事毕。俶装前途。不遑安住。若实主人。自无攸往。

  世尊,譬如旅客,到旅店中,或者住宿或者吃饭。等到食宿完毕后,又要整顿行装,继续前行,并不安住在旅店中,但假若是主人,自然不离开。

  主人比喻常住真心,旅客比喻客尘妄想——无明、见思二惑。我们本来没有客尘,就如我们本来很干净的,但到外边,被风一吹,尘土满身,回来后如果觉察,用手一拍,尘即消灭,还我清净。这叫做破尘。

  如是思惟。不住名客。住名主人。以不住者。名为客义。

  这样详细思惟:妄想分别,不能永久存在,所以叫它做客人。法性是常住永久的,所以叫做主人。因此明白不住是客尘的义理。

  亦可以说,我们的身体如旅店,自性即主人。旅店是暂时的,主人即自性,是永恒的,既知道身体是旅店,是暂时的,就不应该执著。

  又如新霁。清旸升天。光入隙中。发明空中诸有尘相。尘质摇动。虚空寂然。

  又如下雨新晴的时候,太阳刚升到天上,阳光射入门缝,从门隙的光线中,但可以看见空中尘埃飞扬的景象。尘质是轻而浮动,可是虚空,依然是寂然不动的。

  我们的见、思二惑,往还有如尘飞动,微细不能觉察,需日光照射,才能看见。光从门隙射入,喻如得证初果,断八十八种见惑,才得真正智慧,才能觉察思惑。在法性体中,微细起灭,有如尘埃,亦即是有了真正智光,才能明白,尘沙、无明、烦恼是动的,法性寂然如虚空是不动的。

  希望你们每个人,都能把烦恼,投入汪洋大海,太平洋里,不要当作好东西,不要视作亲人,常随左右。其实烦恼就是魔鬼,你们要找魔鬼,烦恼就是魔鬼,它把你弄得颠颠倒倒,不明真理。讲经就要你们明白,除去无明烦恼,不要越听经,烦恼越多!

  如是思惟。澄寂名空。摇动名尘。以摇动者。名为尘义。

  像这样思惟,用智慧光,照破无明烦恼,然后悟知,澄然而寂静的便是虚空,摇动不停的便是客尘。尘的意思就是摇动的东西。

  佛言如是。

  佛说:‘你所讲的道理是对的。眼的能见性是不动的,只是身境和能缘识心摇动而已。’

  客尘还有二义,一通一别。别者:如以见惑,不住分别,喻为客,去之犹易。思惑,摇动不停,有如尘,拂之更难。能者:就是烦恼障、所知障,分别俱生。见惑、思惑随境生灭,非真常性,有如客。以二障二惑能染污妙明,扰乱性空,有如尘。

  即时如来。于大众中。屈五轮指。屈已复开。开已又屈。谓阿难言。汝今何见。阿难言。我见如来百宝轮掌。众中开合。

  佛恐怕在会之大众,还不能完全了解,真正见性,所以就屈他的五轮指,屈后又开,开后又屈。问阿难说:‘你现在看见什么?’阿难说:‘我见如来,百宝轮掌,在大众前,合后再开,开后再合。’佛手掌中,有千幅轮相,故称轮掌。

  佛告阿难。汝见我手。众中开合。为是我手。有开有合。为复汝见。有开有合。

  佛告诉阿难:‘你看见我的手,在大众中开合,究竟是我手,还是你见,有开有合?’

  阿难言。世尊宝手。众中开合。我见如来手自开合。非我见性有开有合。

  阿难说:‘世尊的千幅轮相宝手,在大众前开合,是我用眼睛看见,如来的手,自开自合,而不是我的见性,有开有合。’

  佛言。谁动谁静。阿难言。佛手不住。而我见性。尚无有静。谁为无住。

  佛恐阿难还不真正明白,便再追问:‘谁动谁静?’阿难答:‘佛手不停住的开合,而我自己的见性,连静相都没有,何处有动呢?’

  无住就是动,因静必由动而来。若没有动,根本就没有静,有动然后有静。见性从本以来,就未曾动过,所以说,尚没有静相,哪里有动呢?

  佛言。如是。

  佛即印证说:‘是这样的,说得不错!’

  阿难至此,已全领会,见性是不动的。佛用开合手来比喻一切外境,与见性无干。能够明白这个道理,则凡一切万事万物,任他起灭分飞,皆与见性无关。若能在动中,观此不动之性,清清楚楚,丝毫不昧,但不为境所转矣。

  如来于是从轮掌中。飞一宝光。在阿难右。即时阿难。回首右盼。又放一光。在阿难左。阿难又则回首左盼。

  佛欲令阿难,再能在自身中,亲见不动之体,就从他的轮掌中,飞一宝光,在阿难右边。这时阿难,便转头向右望。佛又放一光,在阿难左边,阿难又再转头向左望。

  佛告阿难。汝头今日何因摇动。阿难言。我见如来出妙宝光。来我左右。故左右观。头自摇动。

  佛问阿难:‘你的头今日为何左右摇动呢?’阿难说:‘我看见如来,放出妙宝金光,来到我左右边,所以我左右观看,头自然就左右摇动。’

  阿难。汝盼佛光。左右动头。为汝头动。为复见动。世尊。我头自动。而我见性尚无有止。谁为摇动。

  佛问:‘阿难,你看见佛光,左右动头,究竟是你的头来回摇动?还是你的见性,来回摇动?’阿难答:‘世尊,是我的头自己摇动,而我的见性,尚且没有止静的相貌,哪里有摇动呢?’

  阿难此时,已能于摇动身境之中,分出不动之见性,亦即明白见性,能离外缘而独立。

  佛言。如是。

  佛说:‘说得对,你现在已完全明白见性是不动了。不像以前,认贼作子,以妄想为真心。’

  眼中见性,是湛然圆满,超然独立,与外境、身境,全不相干的。如果能亲自体会,不动摇之定体,这就是奢摩他定,亦即楞严大定。

  于是如来。普告大众。若复众生。以摇动者名之为尘。以不住者。名之为客。

  这时候,如来便告诉大会诸听众说:‘你等对这个道理,已很明白,不必再解说。但假若再有其他不明白的众生,以摇动的叫作尘,以不住的叫做客。’

  汝观阿难头自动摇。见无所动。又汝观我手自开合。见无舒卷。

  你们都看见阿难,头自摇动,见性是没有摇动的。又再看我的手,是有开有合的,但见性是没有卷舒开合的。

  云何汝今以动为身。以动为境。从始泊终。念念生灭。

  既然客尘和主客之道理,说得这样明显,何以你们反认为变动的是自身,动摇的现象是自己的实体呢?从始至终,时时刻刻,都用识心来做事,念念生灭;前念生,后念灭,尽在生死里面做功夫,而不知道自己见性,是不生不灭之道理。

  遗失真性。颠倒行事。性心失真。认物为己。轮回是中。自取流转。

  你们从无始以来,以至于今,把真心自性都丢了,好像失而实在没有失,因而颠倒行事。本来应该做善事,反而做恶事,这就是颠倒。背道而行,做事违理,认妄作真,认真作假,这都是颠倒。因颠倒行事,故心和身就不合作,失去真实性,因而错认外物为自己,误认旅店,四大幻身为自己,就生出种种执著,放不下,看不破,不明理。随身口意造种种业,就轮转生死六道中,没有休息。这都是自作自受,不是他人所给的。

  师兄在修行楞严经的时候,是要自己去体会楞严经中的含义,这样师兄对楞严经的体会才会更加的好,同时师兄也是能够知道楞严经中的内容对我们的帮助是什么。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久久金刚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