恬淡与宽阔
生活的本质是实现,不是追求。
实现是一切现成的,在现成的生活中就有悦乐。人总是对自己不忠实的时候,才会压抑和痛苦。所谓不忠实是指抱着一个很沉重的期望或欲望,用它作为生活的目标,以致自己的能力或现有条件,在那个目标之前相形见绌。于是,陷入严重的自卑或挫败感,感觉无力或匮乏。于是,开始不喜欢自己,要用许多伎俩来伪装自己。这时强烈的追求就会化作一团欲火,燃烧自己原先自在的“功德林”,这是人生的悲剧。
有求皆苦,无求乃乐
达摩提出的第四个生活方策,就是无所求行。千万不要把“无所求”误会为什么都不做,什么都不想。这样就会堕入消极的“无记空”。无所求的本旨是恬淡。恬淡的正确意义是如实地接纳自己,依自己的本质实现生活。生活不是追求,而是实现;追求的结果是苦恼,实现的本身就是悦乐,故云:有求皆苦,无求乃乐。
如果活着是为了追求满足野心,便即刻陷入一个急流似的漩涡之中。因为自己变成那个“追求之流”的难民,一直被它旋转而起漂泊,成为欲望漩涡的奴隶,那就没有快乐可言。有一位初当婆婆的人,一直希望自己的媳妇贤孝,更希望亲人都能称赞她有好媳妇。所以她殷切期待媳妇温柔勤快,理家井井有条。她的目标太高,又对媳妇的角色认识不清,渐渐由挑剔而起摩擦,终至水火不容,同一屋檐下,彼此经常恶言恶语。那不是苦吗?
无所求就是空,空是指淳朴没有虚幻、实实在在的意思。人必须把不合理的抱负和欲望放下,才能实实在在的生活,能接纳自己如实的生活,自然有着悦乐的心情。
人最忌讳强求一些自己办不到的事,因为那会扭曲自己的生活,又会使自己陷入饥馑贫乏的心理状况。另一方面,即使有能力追逐和占有,也未必能悦乐清心。禅门有一则故事说,有一位贪心的旅客来到一个地方,发现那里珠光宝物应有尽有,这位嗜财如命的旅者,看到好的衣服就往身上穿,美的珠宝就往身上戴,但一戴上去就舍不得脱下来,等到他感到可以满载而归时,自己却走不动了。这时地动山
版权所有:久久金刚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