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金刚经网

瑜伽师地论架构

发布时间:2022-10-10 09:59:56作者:久久金刚经网

  瑜伽师地论架构

  《瑜伽师地论》梵名Yogacarabhumi,百卷,弥勒菩萨说,唐玄奘译。三乘之行人,谓为瑜伽师。瑜伽师所依所行之境界有十七聚,谓为瑜伽师地,瑜伽师之地也。此论明瑜伽师所行之十七地,故名瑜伽师地论。

  略称《瑜伽论》,收于大正藏第三十册;为我国佛教史上之重要论书。内容记录作者闻弥勒自兜率天降至中天竺阿逾陀国之讲堂说法之经过,为研究小乘与大乘佛教思想之一大宝库。由于本论广释瑜伽师所依所行之十七地,故又称十七地论。又十七地之中,尤以“菩萨地”为重要。

  本书之汉译本有数种,以玄奘所译之瑜伽论一百卷为最著。全书分为五分:(一)本地分,广说瑜伽禅观境界十七地之义,为百卷中之前五十卷,乃本论之主体。十七地者,第一、五识身相应地乃至第十七、无余依地也。(二)摄决择分。(三)摄释分。(四)摄异门分。(五)摄事分。

  《玄应音义》卷二十二曰:

  “瑜伽,此译云相应。一切乘境行果等所有诸法,皆名相应。境谓一切所缘境,此境与心相应,故名境相应。行谓一切行,此行与理相应,故名行相应。果谓三乘圣果,此果位中诸功德更相符顺,故名果相应。

  师地,师谓三乘行者。由闻思等次第习行。如是瑜伽随分满足,展转调化诸众生,故名瑜伽师。师谓教人以道者之称也。旧经中言观行人者也。地谓境界所依所行。或所摄义,是瑜伽师所行境界,故名为地。即十七地也。”

  一. 本地分:此论五分

  【本地分】(卷1-50;共50卷):略广分别十七地义。

  1、根本瑜伽师地

  2、后四分皆属本地分,解释本地分,以本地分为根本;故名本地分。

  【摄抉择分】(卷51-80;共30卷):略摄抉择十七地中深隐要义。

  师:‘深隐要义’不易明白精要之义。

  【摄释分】(卷81-82;共2卷):略摄解释诸经仪则;即释阿含内容。

  【摄异门分】(卷83-84;共2卷):略摄经中所有诸法名义差别;

  阿含经内不同的名,表达相同的内容之解说。

  【摄事分】(卷85-100;共16卷):略摄三藏众要事义。解释杂阿含经之修多罗,少分说律,亦有论议,释言略摄三藏众要事义。

  注:摄释分、摄异门分、摄事分:请参印顺导师编之《杂阿含经汇编》。

  二. 为何称本地分?

  《披寻记》:本地分教导理趣,应是分别法相摩怛理迦所摄;为瑜伽师之所依止;望余四分此为根本;得本地名。

  注:摩怛理迦:意译本母。《瑜伽师地论》卷八一.P2458:“摩怛理迦云本母;集诸经义,论议明之,出生诸经别所诠义,故名本母。”

  三. 窥基大师《略纂》:‘释’言科之方式有五:

  1、问:总问

  2、答:略辨

  3、征:详问

  4、显:详释(显中有二。谓颂、长行)

  5、结:归纳

  (若依《释论》分为四文:初总问答、二更征举、三列名、四总结。)

  由此方式,可助学人,由问答中抉择诸法性相,对同一问题作纵横之思考,使之立体化,而不离该法之体相也。

  四. 《瑜伽论记》卷一:发问者略有五

  1、 不解故问

  2、 疑惑故问

  3、 试验故问

  4、 轻触故问

  5、 为欲利乐有情;今是第五问也。

  五. 云何十七地?

  五识相应意 有寻伺等三 三摩地俱非  有心无心地

  闻思修所立  如是具三乘 有依及无依 是名十七地

  注:嗢陀南:此云集施,以少略言集合多法,施诸学者令易受持。

  《瑜伽师地释》卷一:

  为何要问瑜伽师地?专为利乐诸有情类,而造斯论。

  谓十七者:总集所说,瑜伽师地,略有十七,若广安立,地位无边,

  一一地中,分位差别。

  为何更问十七?地虽闻总数,未了别名,故复为问。

  六. 为何称‘瑜伽师地’?

  1、欲令证得瑜伽师地,故说此论,如《对法论》。

  2、此论无倒辩说瑜伽师地,如《十地经》。

  3、依止此地,故以为名,如水陆花。

  七. 为何称论?

  问答抉择诸法性相。

  八. 为何先说五识,次说意?(卷一,P2)

  1、 所说事少故

  2、 同依色根,同缘色境,余不定故。

  3、 五识同现量摄,余不定。

  九. 为何称意地?(卷一,P15)

  1、六、七、八识同依意根,略去识、身、相应三语。

  2、实义门虽有八识,但随机门,但有六识,六、七、八同第六摄,就所依名,故但言意。所依非色,或离于身,犹如心受,故不言身。

  3、 又六、七、八虽皆同有心意识义,心法、意处、识蕴摄故,然意义等,故但言意,皆是思量意根摄故。

  4、 第八,持种‘心’义偏强;第六,普遍了别境界,‘识’义偏强,是故不说心地、识地,身及相应略故不说。

  十. 有寻伺等三:(卷四,P109)

  此三:

  1、 有寻有伺地:欲界地及初静虑,寻及伺未离欲。

  2、 无寻唯伺地:定,无有寻,唯可与伺相应,寻离伺未离欲。

  3、 无寻无伺地:第二静虑以上,寻伺皆离欲。

  寻(觉):寻求,或思或慧于境推察,粗名寻。

  寻求推度,对事理之粗略思考。

  伺(观):伺察,细名伺。细心思惟诸法名义等之精神作用。

  十一. 三摩地俱:三摩呬多地(卷十一,P347)

  得三摩地:由欲界定进一步到未到地定。

  三摩地圆满:还有烦恼(慢、爱、见、疑)。

  三摩地自在:伏住上四烦恼,现行清净、鲜白,离诸瑕秽。

  ※ 三摩呬多地:等引地、胜定地;非欲界定、未到地定,指初禅以上。四静虑、八解脱、等持(空、无相、无愿)、等至(五现见、八胜处、十遍处、四无色、无想、灭尽等至)(卷十一,P348)

  ※ 三摩地:通定、不定,唯在有心。

  三摩呬多地:唯通在定,通有心、无心。

  十二. 非三摩呬多地(三摩地俱):散乱境界。(卷十三,P460)

  十三. 有心无心地,略就五门,建立差别:(卷十三,P460)

  1、 就地总说门:

  有心地:谓五识身相应地、意地、有寻有伺地、无寻唯伺地。无寻无伺地中,除无想定,无想生及灭尽定所余一向是有心。

  无心地:若无想定,并无想生及灭尽定,是无心地,于此门中,无心睡眠、无心闷觉,亦名有心。有七八故。唯无想定等。心不相应行与心相违,名无心地。

  2、 心乱不乱门:

  谓四倒:有为,常乐我净──凡夫。无为,执涅槃之常乐我净,为无常、无乐、无我、无净──二乘。所倒乱心,名无心地失本性故。

  3、 心生不生门:

  有心地:若缘具,此心得生。

  无心地:若缘不具,此心不得生。

  4、 分位建立门:

  有心地:谓除六位,名有心地。

  无心地:若无心睡眠位、无心闷觉位、无想定位、无想生位、灭尽定位、及无余依涅槃界位,名无心地。

  5、 就真实义门:

  有心地:有余依位由无诸转识故,假名无心,由第八识未灭尽故。

  无心地:谓唯无余依涅槃界中,诸心皆灭,名无心地。

  如是二地诸门差别,进退不定。

  十四. 闻思修三地:

  闻所成地:闻:谓听闻,即是耳根发生耳识,闻言教故。

  谓从闻所生,解文义,慧及慧相应,心心所等。(卷十三,P460)

  思所成地:思:谓思虑,即是思数发生智慧,思择法故。

  谓从思所生,解法相,慧及慧相应,心心所等。(卷十三,P571)

  修所成地:修:谓修习,即是胜定发生智慧,修对治故。

  谓从修所生,解理事,慧及慧相应,心心所等。(卷十三,P709)

  《瑜伽师地论释》卷一:

  ‘闻所成地者:谓从闻所生解文义。慧及慧相应。心心所等。思所成地者:谓从思所生解法相。慧及慧相应。心心所等。修所成地者:谓从修所生解理事,慧及慧相应,心心所等。闻谓听闻,即是耳根,发生耳识。闻言教故,思谓思虑,即是思数发生智慧,思择法故。修谓修习,即是胜定,发生智慧,修对治故。从此三种,发生三慧及相应法,等名三地体。如是三地,用三慧品,心心所等,及所得果,以为自性,故后论言,修所成地,亦是有余依、无余依地。’

  ※师曰:三乘皆以闻思修为方便,才能成立殊胜功德;从闻思修,得无生法忍。通有漏、无漏(因有般若慧故)

  十五. 声闻地者:(卷二十一,P759)

  谓佛圣教,声为上首,从师友所,闻此教声,展转修证,永出世间,

  小行小果,故名声闻,如是声闻种姓,发心修行得果,一切总说为声闻地。

  十六. 独觉地者:(卷三十四,P1120)

  常乐寂静,不欲杂居,修加行满,无师友教,自然独悟,永出世间,

  中行中果,故名独觉。或观待缘,而悟圣果,亦名缘觉,如是独觉种

  姓,发心修行得果,一切总说为独觉地。

  十七. 菩萨地者:(卷三十五,P1123)

  希求大觉,悲愍有情,或求菩提,志愿坚猛,长时修证,永出世间,

  大行大果,故名菩萨。如是菩萨种姓,发心,修行得果,一切总说为菩萨地。

  十八. 有余依地者:(卷五十,P1674)

  谓有余依涅槃地也。依者即有漏所依,略有八种:

  1、 施设依:谓五取蕴,由依此故,施设假者,名种姓等。

  2、 摄受依:谓七摄事,即自父母、妻子、奴婢、作使、僮仆、朋友、眷属。(卷五十,P1674~1677)

  (意地:卷二,P72:七摄受事:1.自父母事;2.妻子事;3.奴婢仆使事; 4.朋友官僚兄弟眷属事;5.田宅邸肆事;6.福业事及方便作业事;7.库藏事)

  3、 住持依:谓四种食。(段、触、思、识)

  4、 流转依:谓四识住、十二缘起。

  5、 障碍依:谓诸天魔。

  6、 苦恼依:谓诸欲界。

  7、 适悦依:谓诸定乐。

  8、 后边依:谓阿罗汉,相续诸蕴。

  今全取---最后边依。除六摄事(除第六:福业事)、流转、障碍,全不相应,取余一分(或相应或不相应)。

  又此地中,有四寂静:

  1、 苦寂静:谓当来苦,毕竟不生。

  2、 惑寂静:谓诸烦恼,毕竟不生。

  3、 业寂静:谓不造恶业,修习诸善。

  4、 舍寂静:谓六恒住于六根门,不喜不忧,安住上舍,正念正知。

  阿罗汉等,住无学地,具四寂静,有少余依是故名之。此地即是二乘无学(阿罗汉)身中,有漏无漏诸法,总为自性如来,虽无真实身心有漏余依,而有变化似有漏依,故就化相,亦得说名有余依地。

  十九. 无余依地者:谓无余依涅槃地也。(卷五十,P1677)

  一切有漏法皆舍;二乘有为无漏亦舍。

  如来虽有有为无漏,而无一切有漏余依故,故亦得说名无余依地。

  于此地中:唯有清净真如所显甚深功德,离诸分别,绝诸戏论,不可说为蕴界处等,及人天等。若即若离,若有若无,所有名相,皆是假说有义。

  此地正用究竟择灭真如无为为性,兼以如来有为无漏功德为性,如来功德,甚深离相,不可说故,不言亦摄;五识地等,理实亦摄。

  有义:如来有为功德,有余依摄;无为功德,无余依摄。

  故后论言无余依地,五地一分:谓无心地、修所成地、声闻、独觉及菩萨。

  【学习应知】

  一、略释名义:

  1、‘圣教’:佛所宣说的法语。

  ‘隐没’:无人弘扬故失传。

  ‘开显’:开发显示。

  2、种姓

  ‘种’:心有出离生死得涅槃(圣道)的功能,称种,有出离义

  ‘种子’有二:

  A、一类没有(本有):不需学习在心里即有此功能,如《瑜伽师地论》。

  B、新熏:不熏习就没有,熏习才有,习所成性;如《摄大乘论》。

  ‘姓’:有说同‘性’。

  ‘有种姓’:学习此论即能超出生死苦恼境界。

  ‘无种姓’:没有三乘道果种姓的,不能出生死,在三界中流转生死,

  但若学此论也可解脱三恶道苦。

  3、见

  ‘有见’:执著一切法真实有,称有见;执有常住不灭‘我’。

  ‘无见’:A、不承认一切法如幻化,本来寂灭。

  B、不承认有依他起、圆成实性。

\

  C、不相信因果。

  4、‘遍’:普遍。

  ‘文’:教、说话、声、名、文,文字是文,能诠义理之文句。

  ‘义’:所诠显。

  ‘行’;止观。

  ‘果’:小乘四果;大乘初地无生法忍~十地、佛果、辟支佛果。

  ‘障’:爱、见、烦恼障、所知障、业障、报障(身体)。

  5、‘邪教’:佛法以外的不正宗教,不相信大乘佛法,执著其他宗教的人。

  ‘信’:有‘智’才生信。

  ‘摄’:接引。‘益’:饶益

  二、因缘:

  1. 玄奘大师与《瑜伽师地论》的因缘。

  2. 戒贤论师 风病 自杀 文、观、弥,劝住。

  第一次:十五个月 第二次:九个月 第三次:不详

  《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三:

  “将法师参正法藏。即戒贤法师也。众共尊重不斥其名号为正法藏。于是随众入谒。既见方事师资务尽其敬。依彼仪式膝行肘步。呜足顶礼问讯赞叹讫。法藏令广敷床座命法师及诸僧坐。坐讫问法师从何处来。报曰。从支那国来欲依师学瑜伽论。

  闻已啼泣。唤弟子佛陀跋陀罗(唐言觉贤)。即法藏之侄也。年七十余博通经论善于言谈。法藏语曰:汝可为众说我三年前病恼因缘。觉贤闻已啼泣扪泪而说昔缘云:和上昔患风病。每发手足拘急如火烧刀刺之痛。乍发乍息。凡二十余载。去三年前。苦痛尤甚。厌恶此身。欲不食取尽。

  于夜中梦三天人。一、黄金色。二、琉璃色。三、白银色。形貌端正仪服轻明。来问和上曰:‘汝欲弃此身耶。经云:说身有苦不说厌离于身。汝于过去曾作国王。多惚众生故招此报。今宜观省宿愆至诚忏悔。于苦安忍勤宣经论。自当销灭。直尔厌身。苦终不尽’

  和上闻已至诚礼拜。其金色人指碧色者。语和上曰:‘汝识不?此是观自在菩萨。又指银色曰。此是慈氏菩萨。和上即礼拜慈氏问曰。戒贤常愿生于尊处。不知得不。报曰。汝广传正法后当得生。金色者自言。我是曼殊室利菩萨。我等见汝空欲舍身不为利益。故来劝汝当依我语显扬正法瑜伽论等遍及未闻。汝身即渐安隐勿忧不差。有支那国僧。乐通大法欲就汝学。汝可待教之。’法藏闻已。礼拜报曰。敬依尊教。言已不见。自尔已来和上所苦瘳除。僧众闻者莫不称叹希有。法师得亲承斯记悲喜不能自胜。更礼谢曰。若如所说。玄奘当尽力听习。愿尊慈悲摄受诲教。法藏又问。法师汝在路几年。答三年。既与昔梦符同。种种诲喻令法师欢喜…”

  3. 本论详细深刻地介绍佛法,非概论。

  4. 正知正见,才能通达修行之路。

  5. 对‘圣教’应深入研究,建立正见,方知学习‘禅’。

  6. 中国佛教久远已来,念佛为主,欲知‘禅’,如何修,不易。

  7. 参考书目:

  1、《师伽师地论释》500卷----印度.最胜子等菩萨造,玄奘法师只译一卷(总释瑜伽师地名义,略释十七地名义)。又称《瑜伽论释》。收于大正藏第三十册。为《瑜伽师地论》最古之注疏。最胜子(梵 Jinaputra,音译作辰那弗多罗),系佛陀入灭后一千一百年之北印度折伐多国人,投于护法之门下,为唯识十大论师之一。本书阐释瑜伽论之大纲,初明造论缘起,次释瑜伽师地与本地分十七地之名义。全书共分所为、所因、名义、宗要、藏摄、释文等六门,为历来法相宗学者必习之书。

  2、《瑜伽师地论略纂》----窥基大师撰,只至本地分。

  凡十六卷。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三册。又作《瑜伽师地论略纂疏》、《瑜伽论略纂》、《瑜伽钞》。本书系法相宗主要经典《瑜伽师地论》之注疏。内容初依最胜子等之《瑜伽师地论释》载七言七行之归敬颂,次立所为、所因、宗绪、藏摄、释题、释文等六门,为研究瑜伽论者必读之指南。

  3、《瑜伽师地论记》------唐.释遁伦编集。凡二十四卷。又称《瑜伽师地论记》。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二册。乃糅录诸师有关《瑜伽师地论》之释文。主要依据窥基之《瑜伽师地论略纂》一书,列举所为、所因、宗要、藏摄、解题、释文等六门,前五门中多抄录窥基之文,次于释文中先列出略纂之注解,后举出顺憬、文备、玄范、神泰、惠景、圆测、元晓、神廓、僧玄等诸家之说。然《瑜伽师地论》于六十六卷以下缺略纂之释文,故遁伦多援引神泰、惠景二师之说,而鲜有自说。

  4、《瑜伽师地论科句.披寻记》----民.韩清净居士(1873~?)名德清,别署清净居土,故佛教界多以“韩清净”称之。为继唐之后复兴唯识学大宗匠之一,与欧阳渐齐名。民国十六年(1927),和徐森玉等居士组织“三时学会”,与欧阳渐之“支那内学院”均以研究唯识著称,当时有“南欧北韩”之誉。氏治学精审,穷究瑜伽师地论之本论,并兼及十支末论,能于瑜伽师地、摄大乘等论书,字句熟背而直言出处。

  氏又致力于印行唯识学之古籍,讲学著述之际,亦力持古义,于华北佛学之开展,颇有启迪之功。其毕生心血悉集于“瑜伽师地论科句披寻记汇编”一百卷,惟韩氏生前未能出版,直至四十八年,始由三时学会打字刊印百部。

  另著有《唯识指掌》、《唯识三十颂诠句》、《成唯识论述记讲义》二册、《解深密分别瑜伽品略释》三卷等书。

  5、《瑜伽论问答》日人.增贺 造(大正65册)

  6、《瑜伽论研究》----日人.宇井伯寿 。

  7、《瑜伽师地论总索引》(汉梵藏对照)-日人.横山纮一、广泽隆之共著 。

  除上述之外,本论之异译本有北凉昙无谶之《菩萨地持经》(十卷)、刘宋求那跋摩之《菩萨善戒经》(九卷)、梁真谛之《决定藏论》(三卷),三本均为节译本。汉译本外,另有藏译本。

  三、学习分六:(参《瑜伽论记》卷一 T42, p311a;《略纂》卷一T43, p1a)

  一、叙所为:叙述造这部论的目的是为什么?会成就什么样的功德?

  二、彰所因:显示造论的因缘是什么?

  1、印度佛教史上,瑜伽师地论出现的因缘为何?

  2、中国有了瑜伽师地论后的情况如何?

  三、明宗要:本论的主要宗旨是什么?

  四、显藏摄:在大小乘的经律论藏中,是属于那部分?

  五、解题目:释本论的题目。

  六、释本文:解释本文的内容。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久久金刚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