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佛门当中,“愿”是一种希望和承诺,寄托着善男信女对未来的向往。许愿在汉地佛教史上由来以及,譬如隋代天台宗的慧思禅师,他就写过一篇著名的《立誓愿文》,详细说明他要如何修行,清净身心,并发愿弘扬佛法。
我们作为尘世间的善信,也常常在佛前许愿,希望凭借诸佛愿力,帮助自己达成愿望,譬如有人求财,有人求子,有人求平安等等。老话说“心诚则灵”,为了表示心境赤诚,在许愿的同时,我们也会做承诺,譬如有人承诺重整庙宇,有人承诺重塑金身,这些都属于许愿。假如愿望真的达成了,履行自己的诺言,如数兑现此前的承诺,就是还愿。
许愿和还愿,也有很多道理在里面,那就是许愿要如理如法,还愿心怀慈悲。寺院中有许多善信,出于对佛理的误解,在佛前许愿其实并不如法,譬如有赌徒希望佛帮他翻盘,连本带利把钱赢回来;有人作奸犯科,许愿佛帮他开脱罪责。还愿时更有让人哭笑不得的行为,譬如为佛供养酒食牲肉。
那么到底该如何在佛前许愿和还愿呢?牢记下面这三点,功德无量。
其一,许愿应如理如法。
什么样的愿望才是如理如法的呢
?就是契合佛理,不悖佛法的愿望,譬如读书的许愿成绩理想,经商的许愿买卖兴隆,这些都是如理如法的。佛前许愿,目标一定要正当,这是最为重要的。同时,尽管目标正当,但也不应该作非分之想,更不能许愿佛菩萨帮你做坏事。譬如取得好成绩的初衷是好的,倘若要求诸佛保佑自己作弊不被抓,这就不如法了;商人许愿买卖兴隆也无可厚非,假如是以坑骗的方式发财,同样是不如法的愿望。
最后许愿不应贪得无厌,要求过高,还是以读书和经商为例,假如人人都想取得第一名,人人都想做亿万富翁,这些愿望实在强“佛”所难。
其二,还愿应慈悲为本。
慈者,济喜;悲者,拔苦。许愿得以达成,别忘记还愿。但是还愿不要以造业为前提,譬如杀牲畜供养诸佛,那样岂不是佛菩萨在鼓励你杀生造业吗?还愿应以慈悲心为本,最好的方式是与所祈求的愿望相应。
祈求身体健康者,还愿可以放生,也可以去慈善机构做义工;祈求生意盛隆、工作顺利的,可以将赚来的钱财,分一部分布施接济穷困。
其三,莫忘修行为助缘。
是不是许愿以后,就万事大吉,就可以当甩手掌柜了呢?当然不是!佛前许愿与还愿的承诺,绝不等同与市场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买卖。愿望的达成,是建立在信、愿、行三者的基础之上,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缺失。
我们熟知的药师佛十二大愿,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以及地藏菩萨“地狱不空誓不成佛”的大愿,无不是以修行为基础的。诸佛给了众生一块佛田,许愿只是播种,但是中间的灌溉、施肥、除草,一步都不能缺少,坐而待收是不可能的。
所谓“佛不渡人人自渡”,求佛许愿,实际是在求自己,凡事不亲力亲为而做着天上掉馅饼的美梦,那是迷信而非正信的佛法。
切记:莫把菩萨当赃官!
更多佛经解读、佛门典故,请关注莲荷居士。
版权所有:久久金刚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