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金刚经网

一叶菩提

发布时间:2023-10-07 02:21:21作者:久久金刚经网
一叶菩提

每天早晨,上班路过天桥,便可看到一排菩提树冠,葱葱郁郁。在漫天扬尘中,每一片绿叶都洁净如洗。不论晴天雨季,都不改芳颜。说它是我每天隆重的遇见,仿佛还不够力度。应该说,它是我开启每天的一个重要仪式才更准确,因为它给我满满的正能量。

尽管我敬它如斯,但又总有一种想伸手摘一片绿叶握在手中的冲动。只因它太高,我够不着,所以做不成。今早发现,在我每天下天桥的反方向,有一枝桠伸到台阶边了。要想摘片叶子,似乎伸手就能够得着。脚步立刻想往那儿挪,但念头把我制止了——

这是破坏!摘下翠生生绿油油的叶片,让它脱离树干母体,实际上是断了它的生命。人人都如我,行道两旁就成一排秃树了。这是贪!根、尘一接触,就产生粘著,就想握在手中,就想占为己有。这也是偷盗,不与取!来日或来生是要为此承担果报的,值吗?

终于,自己斗赢了一回。往前走下天桥,地上安安静静躺着一片菩提树叶,生翠生翠的,许是风雨所为。我拾它在手,知道此举与先前想摘树上的叶子截然不同。刹那间,感恩、感动、感悟......上班的路,仿佛宽阔了许多。

今天早上,几位义工约定网络交流心得

。慧渡学长的分享,让我有种醍醐灌顶,茅塞顿开的感觉。她说:我们做义工,只是一种假名安立,只不过是借着做事来练心。她还说,导师的每一次开示,都是在演说无上甚深的佛法。

是的,早先的“八步三禅”既是殊胜的方法论,又何尝不是宇宙人生真相的浓缩精华版?凡是真诚认真老实地听法、用法的同学,都尝过它的甜头。而今,“四种身份”“五处用心”“六步成长”“九种禅修”等等,则是对练心次第台阶更加具体的施设,导师生怕我们对“八步三禅”认识不到位,生怕我们对自修、交流、常课等施设目的有不正确的理解,因而再次语重心长,无有疲厌地循循善诱。

这不就如这一叶菩提,只要我内心有求它、有向往洁净、向往宁静之心,它便无比善解人意,无比慈悲地在我必经的路上等着我,何须我左顾右盼,到处攀缘?

今晚,是我们班级交流的时间。傍晚,忙完职场的事,我拿出这一叶菩提。凝视着它的纹理纹路,我似乎看到了弥勒菩萨在禅定中说法,无著菩萨字斟句酌,《瑜伽师地论》便有了最初在贝多罗叶上的行走;我似乎看到了世亲菩萨早年在小乘与大乘之间的抉择,最后圆满了唯识学;我似乎看到了玄奘大师走凉州、越葱岭,十九年西行游历取真经;我似乎看到了大唐盛世众僧的辩经法会;导师的清凉法音更是洒满整片叶面......好想如一芥子,念念融入这一叶菩提的功德海中。

回顾当期所学的“五位百法”:有为、无为,有漏、无漏,五蕴、十二处、十八界,八种心法、五十一种心所有法、十一种色法、二十四种心不相应行法、六种无为法。《百法》,把纷繁复杂的心念归纳分类,把世间万事万物做了区域划分。正如这片菩提树叶的纹理,有粗有细,有疏有密,清晰明了。世界就在这一叶上,百法就在这一叶上,一叶含百法,一叶含万法,一叶一如来。

《百法》告诉我:“一切法无我”,万事万物没有永远存在的性能,没有单独存在、永远不变的性质——原来,这就是“菩提本无树”。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久久金刚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