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过《金刚经》的人都知道,这本经书基本上都是佛和须菩提之间的问答,目的是让须菩提觉悟成佛。其中须菩提也有不少很有见地的观点,但都被佛一一的否定,只有这1次,佛非常的赞同。为什么这次佛一改常态,对须菩提赞叹有加呢?
佛像为了方便解读,我们先引用原文如下: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无所得耶?佛言:如是,如是。须菩提,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乃至无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在这段经文中,须普提问佛: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一无所得吗?
佛讲经图没想到这一次佛对于他的说法非常肯定,他说:是的,如你所说。须菩提,我所说的"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是没有任何一点法可得的,也正是因为无法可得,才能称之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著提。
以上佛所说的”少法“,可以理解为非常的法。因此无少法可得,就是无法可得,正是因为无法可以,才能悟及最纯粹的真实本觉,所以才可以称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金刚经在此,佛将须菩提心中最后一点相执破去,令菩提彻底的悟及本来,得本来干净之知。到了这一步,须菩提才不会再次的追问法和相,而是问实。
因为初见实相,所以并未彻底,还是有所要问。因此须菩提问“无所得耶”,还存有那么一点“得”。但佛的一句话让他猛然醒悟。因此须菩提问的不再是有相,而是本心。
须菩提这句话,表面上看似问佛“无所得否”,其实他真正的意思是想要佛为他印证。他说问:这个时候的我,已经完全没有“所得之心”,见如来的境界就是这样的吗?所以佛用两次肯定:“如是如是”来回答,并为他印证, 令须菩提不再生疑。
佛寺这是须菩提已悟得无上正觉,但他还不能自己印证,因此才向佛询问。
佛不是普通人,所以也不能像普通人那样直接告诉他:你这样的境界就是到岸,因此佛说“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乃至无有少法可得”。
经书《金刚经》读到此,我们完全可以体会到须菩提的惊与佛的喜。
所谓的惊,是须菩提到岸后体会到不可思议的”惊“,所谓的“喜”,是佛讲此经而达成目的的那一刻的“喜”。
佛寺因此“无有少法可得”这句话非常重要,因为说这句话的人不是众生,而是到岸后的须菩提
。这句话的意思是:无舍无得、 无有无得,其实说的都是无法的道理。“无为无法”的那个本来真实心,就是所谓"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也是学佛之人苦苦追寻的“如来心”。
所以须菩提那么看似很有见地的看法,其实都是着相,因此佛都一直否定,逐一破相。唯有这一次,佛赞叹有加,是因为须菩提已经彻底觉悟了。
版权所有:久久金刚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