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实行布施、福利群众
社会,是我们的大家庭,我们是社会的一份子;唯有社会安定繁荣,我们才有幸福可言。否则,社会动乱不安,人必忧心彷徨,所以身为社会一份子的我们,绝对有责任安定社会,造福社会,以及服务社会。何况人是不能离群独居的,我们日常生活所需,无论是物质供应,或是精神互助,皆依赖社会各阶层人士的合作与支持;我们诚应以感恩图报之心,来回馈社会。
夫妻共同参加宗教活动、公益慈善活动,有助于增进共识,提高道德修养。
特别是佛弟子,更要尽个人的与力量来安定社会,服务群众。不管是慈善福利,或是文化教育事业,皆应参与,贡献自己一份力量;或弘扬佛法,为他人提供精神食粮,为社会除暴安良,所谓财施,法施,无畏施,以尽自己对社会应尽的责任。
至于法布施,尽力而为。例如:学校教育,文化事业,以及佛学讲座等弘法活动,无一不是法布施,无一不是尽佛弟子对社会的责任。要以《华严经》“但愿众生得离苦,不为一己求安乐”之语自勉,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慈善活动,对修桥补路、救灾济贫的善事,皆应积极为之,要以我们有限的物力、智力、体力、心力,不断地修行布施功德,以增长自己的福德资粮。
要养成随时修布施的观念和习惯,布施要随力随心。给贫病急难做布施是大功德;拥护佛法、培养弘法的人才,也有无量功德。
2、融入社会、影响大众
社会生活,凡是人的生活,便不能脱离社会,在家的佛教徒,除了家庭之外,社会生活也是非常重要。为了工作谋生、为了求学深造、为了服务社会,都需要跟社会接触,同时要将自己融入社会,才能被社会大众接受而影响社会。
社会生活可以包括学校、工作、商业、政治和宗教信仰等。不管是那一种社会生活,基本的态度和认识是不能离开礼节、威仪。而基本的礼仪是从衣着仪容的整齐、清洁,乃至言谈举止的礼貌和亲切。必须对上尊敬、对下谦虚、对左右平辈礼让,不论举手投足、一言一行,对任何人不可有骄傲心和轻慢心,一律以尊重和礼貌对待。所谓“敬人者,人恒敬之”,其实尊重人,也就是尊重自己的一种表现。
心智的开发与净化。
要在与社会大众相处中,注意心智的开发与净化,事实上,开发心智和净化内心的染污,都不可能凭空得来。无始以来,我们已转生过无数次,由于没有应用启开的法门来净除业障,所以仍停留在凡夫的阶段。同样的,将来不论我们还要再转世多少次,如果不修持,也会一直停留在同样的阶段。因此,不论我们听闻何种法教,都应每天修持,并实际将它运用在日常生活上。
修行不会与世俗的事业成就发生冲突的。事实上,修行可以帮助人心灵上的成长,及世俗事业活动上的成就。
经由学佛与禅修,我们学会如何放松自已,保持平静祥和。以这份宁静的心,我们才能知道在繁忙杂乱的生活中如何自处。禅修还有很多益处,经由修行我们可以增长。日常一切事都要仰赖我们的,因此经由禅修和菩提心的培养,他人会感觉到你的改变,而认为你是“众所欢迎的人”。
有些居士,当他们信佛学佛之后,竟与他们的社会关系疏远了、冷淡了、隔阂了,甚至被人视为孤独、冷漠、不近情理的怪物了。这不是一个居士应有的态度,修道的居士,也是不该如此的。
一个理想的居士,对于名利物欲,固然要冷,对于社会公益,仍当要热。事实上,在佛教史上,凡是有大成就证大果位的人,对于社会的大众,无一不是热烘烘的。这种热,就是悲心──菩提心的流露。信佛学佛,是为发菩提心,学佛之后的居士,反而放下了菩提心,岂不成了背道而驰?最低限度,一个居士,不该是惹人讨厌的对象。要不然,那就是他没有尽到应尽的义务,乃至是亏辱了职守!
一个佛教徒的本色,应该是多尽义务,少享权利,才能获得他人的尊敬和爱戴。
3、行“四摄法”
学佛居土对社会要行四事,即佛陀教诫的“四摄法”:第一就是要布施,第二就是爱语,第三就是利行,第四就是同事。
大家都能以这四摄事来行持,那么我们这社会绝对会成就,成就什么呢?成就和乐、无争,大家都活得很快乐,
第一就是要布施。
布施,分有财施、法施、无畏施三种。对于缺吃少穿的人,用财施;对于求知心重的人,用法施;对于怯弱者,给予无畏施,即用种种的方法去消除别人的恐惧,令其无畏。理想的布施工作,最好能三种并重,但一般的人,在现实生活的驱迫之下,对于物质的要求救济,远比对于精神的要求寄托,更为急切,首先使他吃饱了、穿暖了,才能再谈精神的追求。
慈悲也要大雄力。在现代社会中,无畏施的部分表现得并不够,当今社会已养成“不叫强者住手,而要弱者住口”的习性,社会大众普遍自私怯弱,缺乏起码的人道精神。而佛教界大都只注重慈悲某些方面,例如赈灾、济贫。而相对的,佛教的勇猛大雄力则被忽略了。面对世间强者欺压弱者时,很难适时展现大雄力。当众生在恐惧彷徨时,若能施无畏,就算不能帮他解决问题,至少可以让他不孤独
版权所有:久久金刚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