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金刚经网

太上感应篇新证 第六章 诸恶 78

发布时间:2024-10-07 02:16:19作者:久久金刚经网
太上感应篇新证 第六章 诸恶 78

分析

《地藏经》中说,花草树木皆有神。《楞严经》中说,草木本属无情,可是却有鬼神依附在草木之上,在草木之下,树木之上还生活着无数的小生命,做为一个善人,庭前的草都不忍心除去,如何忍心杀树?!无论是砍伐,还是用毒药,均是残忍的事情。

佛说:“清净比丘,及诸菩萨,于歧路行,不踏青草,况以手拔,云何大悲取诸众生血肉充食。”僧人连草都不忍践踏,正是爱护有情众生。杀掉一棵树,将使无数生命受难,这实际上是在杀害生命,焉能没有灾祸。

现在,人们已经进入二十一世纪,“保持生态平衡,共建绿色家园”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各个城市都尽力美化、靓化,栽花、种草、植树,建设花园式城市。这些观念的转变,给人们带来了优美的生活环境。但是折花、踏草、砍树的事情经常发生,做为人类的一份子,需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修养。

事例一

一个海滨城市在建设中,提出美化、靓化的口号,要建设花园式海滨城市。但是,一个民营企业老板,自恃有钱,并且与市领导有特殊关系,一天,竟然开着卡车到设在居民区的公司,把栽上已经成活的树墙全部拔掉并拉走扔掉,因为他认为树墙妨碍他公司的车出入。巧的是他的员工正拔树装车的情景被居民拍下,送到报社,本地媒体竞相报道,在全市上下引起轰动,舆论大哗,市长亲自批示严肃查处。于是有关部门要追究其法律责任,老板急忙上下打点,最后交了巨额罚款,然后计算所毁的树木数量,按十倍的数字栽树,并在报纸上公开检讨,向市民道歉。

正文:恚(146)怒师傅

译文:有的人不但不听师傅的教诲,反而对师傅的严格教育产生恚恨愤怒。

分析

人从生下来无论将来做什么,都离不开老师的教育。从小父母是自己的第一作任老师。稍长入幼儿园、读小学、中学、大学都要靠老师的教授,学习知识,增长才干,培养品德。就是不读大学,学习木工、美容美发、做面点、开车、使用微机,都离不开老师的教授。所以,老师我们成长过程中最具恩德的人,怎么可以无理顶撞,怀恨在心呢?

《菩提道次第广论》中说:总摄一切教授首,是不舍离善事知识。修行者必须要依止一位具德的善事知识,因为“在已经觉悟的一切诸佛中,没有一位不是依赖上师而证悟的;在即将出现于这一劫的千尊佛中,也都依赖上师才能证悟。”经中说,由恭敬承侍善事知识故,当于恶趣所受诸苦,即于现世身心少受损恼,或于梦中而领受之,昔诸恶业即得拔除令尽,且能映蔽以诸珍财供养十方无量诸佛所得善事根。恭敬承侍善知识有如此大的利益,那么不恭敬善知识的罪业将是十分重大的,修行者如果对师父生嗔恨心,不如理如法依止,现世多为疫病邪魔损害,后世当受大量恶趣之苦。

如理依止善事知识有八种利益:一、得以趋近佛陀宝位。我们因为实修上师所示教诫故近得佛位,供养恭敬上师故近得佛位。二、如理依止善知识能令诸佛欢喜。三、生生世世不乏善知识摄受。四、不为诸恶业烦恼所败。五、不违菩萨大行常生随念,诸功德聚渐次增长。六、成办现前究竟一切大义。七、由恭敬承侍善知识故,不堕恶趣。八、能映蔽以诸珍财供养十方无量诸佛所得善根,有如是等无边利益。

事例一

昔日,于后藏诸译师智者集会之处,有一泥滩。种敦巴遂将衣服脱下,用衣服扫除地上污泥,亦不知从何处取来一些干净之白土,覆盖泥滩上,于依怙阿底峡尊者前作一供养上师之坛城。尊者见后很是欢喜:“希奇啊!在印度亦有似你之人。”

种敦巴心地甚是纯朴,其值遇阿底峡尊者之前,从十七岁始,于十九年中依止康地大德菩提童子。最初依止上师时,即如常啼菩萨般依止师长,凡是大德的猪马牛羊需要放牧者,其白昼在山上放牧,夜间骑着好马,手拿弓剑四处巡逻。是故,种敦巴即是具有如奴仆般依止上师之善心。在汉地蒋山元禅师是慈明禅师侍者,《景德传灯录》中说:二十年中运水搬柴,不畏寒暑,凡事亲力而为,如是求道。

事例二

昔浮山远与天衣怀,闻叶县归省禅师之高风,遂特意前去参拜。时值天降大雪甚寒。省禅师见到便呵骂驱逐,且将水泼到衣服与垫子上,其他僧人皆气愤离去,唯浮山远与天衣怀整衣敷具,复坐如前。省禅师见后又骂:“你等还不离去,是否等我打你们。”浮山远上前云:“我二人从数千里外特来此参和尚之禅,岂可被一瓢水泼走?”省禅师笑云:“两位果然是来参禅的,速去挂单。”如是浮山远遂作典座(管理大众饮食)。有一次,省禅师出门,浮山远为僧众私自取油面作五味粥,粥方熟,省禅师忽然回来,遂将其唤来说道:“你窃取油面,属盗用常住。”浮山远道:“我确实取了油面,愿和尚责罚。”省禅师令其估算衣钵償还完常住,又责打三十杖,将其赶出院门。诸道友皆来劝请,然和尚仍未答应。道友言:“若不开许彼回来,唯求让他随众听法。”和尚仍然未允。一日,省禅师上街,见浮山远在院门走廊前站立。和尚言:“此是院门走廊,你为何站于此处?”又命人追算店钱。至此浮山远亦无难色,持钵于城中化缘付清店钱。省禅师回来后对大众说:“山远真是参禅之法器。”于是令浮山远回来,上堂于大众前付衣嗣法。

再析

《华严经》中说以九种心亲近承事善事知识,是能够摄尽一切亲近意乐之关要。一如孝子心。舍弃自己的自由,一切行为权力皆次付于上师,随上师意乐安排之善心。二如金刚心。任谁亦无法破离弟子对上师亲爱之情而能坚固之善心不得。三如大地心。荷负上师一切事业重担之善心。四如轮围心。铁围山以大海波浪无法动摇,劫末时,他方大火亦无法烧及此方铁围山。此喻以何缘悉无法动摇之心。五如仆使心。比喻如仆役纵使须作一切低贱污秽之事,亦无任何犹豫与羞耻,能无颠倒而作之善心。六如除秽人心,比喻如打扫而所的清洁工毫无傲慢之心态。七如乘心,比喻,如一辆卡车装满货物,无论路多远,多难行,卡车亦无任何疲厌之心。八如犬心。比喻主人虽打骂自家良犬,然彼无任何反感之心,仍对主人摇尾示好。九如船心。比喻如摆渡之船,无论来来往往多少趟,亦无疲厌心。

不依止及不如法依止善事知识有八种过患,一若轻毁上师即轻毁诸佛。二若于上师生嗔,即坏于彼刹那数相等劫之善事根,并经等量劫生于地狱。三虽依咒乘亦不得成殊胜成就。四虽勤修续义亦与修地狱相似。五功德未生不生,已生退失。六、此生中为病等不如意事缠绕。七、后世漂流于无边恶趣。八、一切生中匮乏善知识。

依兰仁巴大师列举不尊敬上师之恶行如下:一诋毁上师。二违背师言。三对上师生气。四寻找上师缺点。五将上师看做平常俗辈。六不尊敬上师。七践踏上师身影座垫等。八浪费上师财物。九使上师心不愉快。十对上师的作风生起误解。十一对上师不以上师看待。

事例三

往昔,格西滚巴瓦有一弟子,不论如何修行,亦不生修证功德。后来,他请教格西,格西问他:“你是否曾对上师作过不恭敬之事

。”他回道:“确有此事。”格西告之,需向上师真实忏悔,弟子按照格西所说,作了真实忏悔,然后又去修行,结果生起真实的修证功德。

事例四

以前,印度有一位弟子,以种姓高贵,心生傲慢,而从上师头顶上飞行,结果瞬间丧失神通,堕落于地。是故,噶当诸大德有一传统说法,若于上师无有恭敬心,纵 然通达三藏亦无任何利益。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久久金刚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