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利本为浮世重.古今能有几人抛?
前言
人生在世,谁不为名?谁不为利?古语云:「名利本为浮世重,古今能有几人抛?」能看破名利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据《清代皇帝秘史》载,一次乾隆皇帝下江南,来到江苏镇江金山寺,看到山脚下大江东流,船来船往,人声鼎沸,热闹非凡,便问旁边一老和尚道:「你在这里住了几十年,可知每天来来往往有多少船?」老和尚回答说:「在我看来只有两艘。」乾隆皇帝觉得很奇怪:「一天到晚这么多的船只往来,为什么只得两艘?」「一艘为名,一艘为利。」老和尚缓缓地说。此可谓一语道尽世间真相。
正如司马迁在《史记》中写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可谓人生的真实写照。名利如此迷人,以至于天下之人皆为名奔波,为利忙碌;然而真能得到美名、实利者,毕竟不多,即使得到了,亦或不一定长久,更无法永远拥有,因为依佛法来说,世间任何事物都是因缘和合,都不是永恒的,而且所谓「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所以面对名利,我们必须要看清楚它的本质,如此才不会被它迷惑、被它束缚。
若以世间法去看,「名」有所谓善名(美名)与恶名(臭名);虚名与实名;所谓「三代之前唯恐好名,三代以后唯恐不好名」;真正好名者,忠孝节义、慈悲喜舍,皆为善名;若能服务社会、贡献人群,则必能更加为人所敬重。只是,世间上大部份人都是只好虚名、只重假名,甚至不顾身后被人批评的恶名,这就绝非智者所当为了。
所谓「计利应计天下利,求名应求万世名」,这句话讲得很好。世人对名与利的态度,基本上可以分为三种境界:
(一) 先名后利.即使是骂名
如今,社会越来越重视「名」,因为先有了「名」,「利」自然会随之而至。演艺界或娱乐圈便是最好的例子,多少名星为求出名,而做出许多令人「瞠目结舌」或令人「刮目相看」的言行,千方百计的「自我炒作」方式,目的无非为求博出名,通过「出位」的言论,不惜背上骂名;因为即使是骂名也是「名」,有时候尽管被骂得全城轰动,可是身负如此「严重」的骂名后,反而更加人气急升,马上就红起来了。在物质化的今天,所有的「名」,在很大程度上都可以马上兑换成「利」;「名」值多少钱?出名后,自然会有各种各样的商业代言、商业广告的演出;对于企业来说,花钱把这些「红人」请过来宣传一下,就能吸引人气,让自己的产品像火烧一样红起来了。这就是名星效应。甚至是在政界之中,情况也是一样,名与利往往如影随形;然名利就像把双刃刀,有其利就必有其弊,名人的影响力有多大?这就难以估计了。
翻开历史,我们可以看到,从古到今有多少人因名利而毁灭了自己。春秋战国时,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打败后,表面上假装屈颜归顺,暗地里却卧薪尝胆,励精图治,训练军队。又采用了用范蠡和文种两位辅助大臣的意见;其时文种为勾践灭吴制定了称为「伐吴七术」的七种方案,分化吴国,诬害忠臣伍子胥;赠送美女西施和郑旦,使吴王迷恋美色,不理政事等;和范蠡一起为勾践的复国立下赫赫功劳;最后大败吴王夫差,夫差自尽。灭吴后,文种自觉功高,不听从范蠡劝告,继续留下为臣。
范蠡辅佐勾践多年,深知他可与共患难而难以共安乐,日久必然骄横多忌,疏远忠臣。因此,在勾践成功后不久,就决心激流勇退,悄然离开越营,乘小舟泛波而去,对功名富贵毫不贪恋,宁愿隐居田野,过着闲云野鹤一般的生活。他到了齐国后,内心不忍,写信给文种说:「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子何不去?」文种读毕便称病不朝,但却为人诬陷有谋反之心,勾践便赐剑给文种说:「子教寡人伐吴七术,寡人用其三而败吴,其四在子,子为我从先王试之。」文种自知为勾践所不容,自刎而死。(《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这就是为名利所害的最佳例子。
(二)先利后名.重名淡利
世间上普遍人往往都是唯利是图者居多,有人为了金钱出卖自己、出卖朋友、亲人,甚至有人为了利益出卖国家、民族;可见这个「利」字实在是太吸引人了!试看古今官场上,往往是贪污者多,清廉者少;而近年社会上揭发的贪污舞弊或贪赃枉法的案件,更是越来越多,越来越严重。有人为了金钱去偷、去抢、去骗,种种不择手段的方式,甚至是杀人、放火;人之爱财可谓已到了「疯狂」的地步!
可是「财」可分「正义之财」与「不义之财」,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不义之财不可贪」,原本不属于你的,你却巧取豪夺,殊不知贪来之财亦不会长久;可是人总是为了财而迷昧了自己的道德、良心,所谓「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此贪财之害,是多么的令人警惕。
若以佛法的角度而言,「财」又可分成「内财」与「外财」。内财是指自己的身体,如四肢五官、五脏六腑等;外财即指钱财。无论是外财还是内财,到人命终时,都是带不走的。一般人不了解这个道理,因而急急忙忙地苦追求。所以《大智度论》说道:「富贵虽乐,一切无常,五家所共,令人心散,轻躁不定。」什么是「五家」?五家是指水灾、火灾、恶子、贪官、盗贼;水火天灾或人祸的灾难,会令我们倾家荡产;不孝子孙,会把我们的家财散尽;贪官污吏,会以种种的手段巧取豪夺或剥诈百姓的财产;还有强盗恶贼,会劫夺我们的财富;所以说,世间的钱财为五家所共有,常为五家所侵,非自己所能恒久拥有,纵使钱财赚得再多,也无法预料无常意外何时会发生。
这个「五家」只是大略的比喻,说明了世间上没有任何人可以永久享用财富;当拥有它的时候,似乎有无穷的「乐受」,然而乐受过后接踵而至的却是「无常」;「无常」一到,「坏苦」相继;当千金散尽时,心中的无助、失落与痛苦,又岂是荣华富贵之时所能体会的?所以,唯有真正明白钱财乃五家所有,才不会被钱财所惑,而成为钱财的奴隶。
不过以世间法而言,亦有不少人透过正常的途径去赚取财富,如营商、贸易、投资、买卖等等,不过要赚钱必须要有头脑及方法;「生财有道」自然一本万利,财富就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而当财富有了之后,很多人自然就想追求名;这个时候,人生的价值取向就会偏重于名而淡于利;可是「名」与「利」往往是分不开的,爱名、好利是人的天性;名利双收是普遍人的人生理想;可是无论是在宿命或现实生活中,总是难以两存其美。
三、淡泊名利.名利双收
名利这个东西非常有意思,未必是人们所可设定或预期的;有些时候你越想离它远,它就越靠近你。所以,真正看透名利、淡泊名利的人,名利却往往不期而至。一个人如果拥有一颗纯真的心灵,在自己应该做的事情之中尽了全力,他的成就自然而然就会显现出来,而且理所当然地可以得到应得的人世间荣耀;所以,不计较名
利,淡泊名利,无求而自得才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起点。
淡泊名利造就市场价值的著名案例之一是画家吴冠中。吴冠中是20世纪现代中国绘画的代表性画家,也是中国现代美术教育家,终生致力于油画民族化及中国画现代化之探索,坚韧不拔地实践着「油画民族化」、「中国画现代化」的创作理念,形成了鲜明的艺术特色;他执着地守望着「在祖国、在故乡、在家园、在自己心底」的真切情感,表达了民族和大众的审美需求,他的作品具有很高的文化品格;国内外已出版画集约40种,文集10余种。
他曾经说过:「画家走到艺术家的很少,大部分是画匠,可以发表作品,为了名利,忙于生存,已经不做学问了,像大家那样下苦工夫的人越来越少。」他一生生活简朴,到了超乎常人想象的地步;他泼墨著书的书房只有5平方米,都不及人家一个卫生间大。他去理发,也只去小区退休职工办的露天摊位。然而,他之淡泊名利,反而使他的作品受到艺术品拍卖市场的追捧;他的《长江万里图》油画长卷成交价为5,712万元;另外,据数据显示,他流在市场上的作品总成交额高达178亿元。名利双收,皆因不看重名利。吴冠中确实是典型中的典型。
古语云:「人到无求品自高
版权所有:久久金刚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