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案本文
尝有华严院僧继宗问天台山云居智禅师曰:「见性成佛,其义云何?」
(识起迷情于见性成佛之意义,本无自性,何有性可见?本自自然,何有佛可成?)
禅师曰:「清净之性,本来湛然,无有动摇。不属有无净秽,长短取舍,体自翛然,如是明见,乃是见性。性即是佛,佛即是性,故曰见性成佛。」
(清净之体性,本就湛然清晰澄澈,对诸境无有动摇。不属于有无,亦无净秽,无长短取舍,无有执着,体自秃兀翛然,如是清楚明了之见,乃谓见性。性即是佛,佛即是性,本自俱足空有二相之功能。行者了知此相,即曰见性成佛。)
曰:「性既清净,不属有无,因何有见?」
(体性既然是清净,不绝对属于有或无,因何而说有这个见?)
禅师曰:「见无所见。」
(体性有能见之功能没错,但在体性见诸境时,并无所见之情愫发生,故曰见无所见。)
曰:「既无所见,何更有见?」
(既然说无所见,那里更有此见?)
禅师曰:「见处亦无。」
(若性不应缘现像,即非佛性。所见处不生起一切识,故说所见之处亦无有。)
曰:「如是见时,是谁之见。」
(既然能见者与所见者全无,那刚才说此见,又是谁之见呢?)
禅师曰:「无有能见者。」
(体性本自鉴照诸境,其实无一能见者。若强说有一能见者,乃因识生时,始谓起见或能见。)
曰:「究竟其理如何?」
(无有能见者,到底此道理怎么说?)
禅师曰:「汝知否,妄计为有,即有能所,乃得名迷。随见生解,便堕生死。明见之人即不然,终日见,未尝见。求名处、体相不可得,能所俱绝,名为见性。」
(你知道否?一切所谓有,其实均以妄想计执为有,亦是说本性能依他起自性,此自性再因此能变现,产生所变现之境,如此境界乃得名为迷人。若吾人随所见而生种种情见之意解,便是堕入生死网流。有明见之人却不是这样,终日见诸尘境,因不生起妄想执着,却未尝有见之情愫生起。求诸尘名处,或求体相,均不可得。能变之心识与心识相应之识境若全灭绝,此境界名为见性。)
(二)玄祥释解
1.前言
「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是达摩祖师来震旦后,所提出的一句禅宗修行指标,才能达到成佛境地。若讲到人心,成佛也靠它,成魔也靠它,在六道中轮回也是它,所以光是人心就有三不等。以心来讲就有凡人的恶业、习气等心,有善行的人亦有善恶习气的心,一入色界世间禅境界,亦有恶少善多的习气与妄执性,以无色界天来说,亦有微细妄执性习气的心。故在修行过程间,定要直指各个层次不同的心,来去除一切对境界的执着,这样才是真正地「直指人心」。
当然「见性成佛」之见性亦有三不等,有的以色界天诸境界---初、二、三、四禅等所现的真如性,以为是见性;有的以破色身见虚空性,悟得虚空无为才说是见性;有的要悟得真空理地后,要能以空对诸有境而能不黏,达择灭、非择灭、不动等无为才说是见性;有的要悟得空及受想灭尽以后,才说是见性;有的要能依空起用,心地能 徧照虚空界三千大千世界,以及所有世界中一切众生因缘果报,才算是见性。
所以「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这句话,看您认知多少,就会有不同的执着与误解。若简单一点来分「成佛」、「觉者」、「解脱」的境界,概有声闻乘四果---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及辟支佛、菩萨、佛等不同境界的见性。重要的是修行人在修行过程间,要明心见性,要见性成佛,定要有正确的境界认知,才不会指鹿为马,把过程中的世间禅定认为是最后的见性。达摩祖师所说的见性成佛,绝非是真如无为的如来境界,因这是大菩萨及佛的境界。此处见性应指开悟后的地上菩萨,证得焰慧地以上,稍能勉强说为见性, 要实说见性,当指真证得不动地八地时,才有点见性的样子。此等见性成觉者,也仅是证得空三昧、无相三昧、无愿三昧等三解脱道而已。若行者能进而依空起用,心能映照十方虚空、 徧知有情、无情类众生界,也能有无量的神变,这才是真正地见性,也才是真正成果地佛。
2.释题
本公案名为「见性成佛」,这是禅宗行者所追求的目标,但末法时期要见真性,真成果地佛是不可能的。此处说「见性成佛」主要对于自性不被妄想、习气所迷,而能面境如如不动,即可谓如如佛,此佛当然非如释迦牟尼佛等的果地佛。
一切法之真如性本无性,性本自空寂,缘来应缘,随缘而发各自 的真如性,以应一切缘。当应缘时,不计有为实有,若计有为实有,均是妄想计执之有,而非实有。所以圣人依此真如性应万种缘而能不昧、不执,亦无妄习与诸相应,此种境界悟得,可说是「见性成佛」,当有解脱知见。
此时见性成佛之行者,本性能依他起自性,此自性应缘时,不生种种见解。若因应缘后再因此能变现,产生所变现之境,如此境界乃得名为迷人。一般人虽说有修行,但此人随所见而生种种情见之意解,便是堕入生死迁业流识中。所执境界大者色界四禅、无色界四空处定。小者如声闻乘、辟支佛等,均是有所偏执。
见性成佛者终日见诸尘境,因不生起妄想执着,也未尝有情见生起。能变之心识与心识相应之识境若全灭绝,此境界名为见性成佛。
3.语体文解
尝有华严院僧继宗问天台山云居智禅师曰:「见性成佛,其义云何?」
曹洞宗华严院有一僧叫继宗者,问天台山云居智禅师说:「见性成佛,其义云何?」华严院位于湖北襄阳城东南十七公里处之鹿门山上,在南齐建武年中(494~497),有一姓习名郁者于此山中立有神祠,并建置二石鹿于此,故俗称鹿门山。到隋唐以后,隐逸之士多栖息于此。华严院就建于唐代,后来 有一名处真禅师者,于此开山,大宏曹洞宗法门,遂成十方大丛林。于明代时又被扩建,改为禅寺。
继宗僧问天台山后嗣云居山智禅师说:「见性成佛,其意义是什么?」按语说:识起迷情于见性成佛之意义,本无自性,何有性可见?本自自然,何有佛可成?未见性者都要找一可见之性,既见性后却无一物可见。既然见性后,一切均是空无,怎可说有佛可成。
禅师曰:「清净之性,本来湛然,无有动摇。不属有无净秽,长短取舍,体自翛然,如是明见,乃是见性。性即是佛,佛即是性,故曰见性成佛。」
云居山智禅师对于这严肃的问题,不想一语带过,所以就不厌其烦地述说什么叫见性?什么叫成佛?禅师说:「若是行者证得清净自性,以去除六根本烦恼、廿个随烦恼,亦无有善行、善境界之执着,可说是回到清净之自性。此时行者之自性本来就俱有湛然清楚、澄澈了然之样子,遇诸因缘时能无有丝毫动摇。此清净之性,不属于清净、也不属于污秽;更不能见其相有长或短,体性空寂自然而秃露,对诸境界能丝毫不黏。若能如是清楚认知此境界,乃可以说是见性。而性起即是觉者,性起觉而不黏者即是佛,所以说佛即是悟性空寂者,故说达此境界即是见性成佛。」
清净之性本自清净,但凡夫若不去除根本惑---贪、瞋、痴、慢、疑、恶见等六种根本烦恼,是不能恢复到未迷失前的清净自性。要去除六根本烦恼之前,当先从断廿随烦恼起,其优先级是要先断忿、恨、覆、恼、嫉、悭、谄、诳、害、憍等十小随烦恼,再去除二中随烦恼,二中者是不惭、不愧。行者至此当能清净第六意识心,之后,当行者开悟后当深入内心,断除八大随烦恼,实修第七意识的妄想执着根本惑。八大随烦恼者是掉举、惛沉、不信、懈怠、放逸、失念、散乱、不正知等八。行者对恶能去除,最后当要摒弃对修行中之十一善法,不要再去执取此等善因缘,也要把修行中所获得的五别境境界,同时去除不执着。此五别境为胜欲、胜解、念、定、慧等五善境界,至此阶段都能放弃不执着。行者如此善恶不执之境界达到,才是真正恢复到清净之性。
按语说:清净之体性,本就湛然清晰澄澈,对诸境无有动摇。不属于有无,亦无净秽,无长短取舍,无有执着,体自秃兀翛然,如是清楚明了之见,乃谓见性。性即是佛,佛即是性,本自俱足空有二相之功能。行者了知此相,即曰见性成佛。
曰:「性既清净,不属有无,因何有见?」
僧又问说,性既然是本自清净,亦不属于有、无,因何有见?那因何却能见、能闻、能嗅、能味、能触、能起心念呢?此僧尚不知真正修行层次及次第,问此甚深的问题,自己应要有点样子,显然好像不是这样子。按语说:体性既然是清净,不绝对属于有或无,因何而说有这个见?
禅师曰:「见无所见。」
禅师也真有耐心地说,见是有见,但无所见。意思是说能视 而不见,听而不闻,嗅而不觉,味而不知酸甜苦辣,触而不知软硬坚实,起心念而能无住。如是之说,即是见无所见,这就是圣人的境界。圣人者见闻觉知依然,但无有妄想执着想,这就是住境不生心之意。按语说:体性有能见之功能没错,但在体性见诸境时,并无所见之情愫发生,故曰见无所见
。曰:「既无所见,何更有见?」
僧又问说:既然您说无所见,那为什么还说有此一见,不是要保持着不见闻觉知,这样眼不见为净,耳不听更无烦恼起吗?怎么会还有一见呢?按语说:既然说无所见,那里更有此见?
禅师曰:「见处亦无。」
禅师又答:无所见之处,亦无所见之物,亦无能见之见性。行者若能在六根真如面对六尘真如时,光起六识真如之认知其境,只是这样而已,那就是所谓见处亦无,因心无住相故,有见等于无见。按语说:若性不应缘现像,即非佛性。所见处不生起一切识,故说所见之处亦无有。
曰:「如是见时,是谁之见。」
僧又问说:您说见物相时,以无所见之物相想。那反过来说,是谁在见,是谁在起见、闻、嗅、味、 触、心等功能。按语说:既然能见者与所见者全无,那刚才说此见,又是谁之见呢?
禅师曰:「无有能见者。」
禅师又答说:是没有一个能见者,祇是真心之现量,映照到外尘境,而生起自性,而生起法相。此法相若能不起妄心去执取,境归是境,心归是心,两不相干,是谓无有能见者。按语说:体性本自鉴照诸境,其实无一能见者。若强说有一能见者,乃因识生时,始谓起见或能见。
曰:「究竟其理如何?」
此僧还差得远,不能理解禅师苦口婆心地解释,再进一步说:到底其理由何在?究竟要如何来解释此说法呢?按语说:无有能见者,到底此道理怎么说?
禅师曰:「汝知否,妄计为有,即有能所,乃得名迷。随见生解,便堕生死。明见之人即不然,终日见,未尝见。求名处、体相不可得,能所俱绝,名为见性。」
「汝知否,妄计为有,即有能所,乃得名迷。」
至此,禅师不得不对他仔细说分明,故禅师说:您知道吗?在凡夫位则真性空体应缘后,生起法性、法相时,妄执为真有其境,是妄计为有。真性空无,应缘起法性、生法相,若圣人位即住境不生心,是为无所见、无所生、无有相。若凡夫如此,则能见之性及所见之物就真实地互动,就产生能变现及所变现的功能。有能变现及所变现功能现起时,凡夫执取为有,乃名为迷失本觉。
「随见生解,便堕生死。明见之人即不然,终日见,未尝见。」
因凡夫之所谓凡夫,就是随其所见、所闻、…等生起意解,若这样就是执其境为真,便堕于生死迁业流识中。圣人者即是明见之人,他们就不是这样,终日有见闻、觉知,但从无见闻、觉知想。所以说明见之人终日见,但未尝有见。
「求名处、体相不可得,能所俱绝,名为见性。」
若修行人在境界上,要强求一名相,就会执取这名相而迷失,见光、见气感、见一境性不动,或者是入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等定中,在此等名相中执取这些,就不能悟得菩提大道;反之,若悟空行者想从空性中去执取其空境,求取其体性空之本来,能发起法性、法相之本来,这样也是犯了执取其空体行相,会落入偏空理。因真正修行人,在名相、体相中,空有二相中,都要能不执取,要是执取,终是不可得也!行者证到能变现的体性了然,所变现的尘境也能知而不黏,达到此境界就是能所双亡的境界,也可以称之为「见性」了。
按语说:你知道否?一切所谓有,其实均以妄想计执为有,亦是说本性能依他起自性,此自性再因此能变现,产生所变现之境,如此境界乃得名为迷人。若吾人随所见而生种种情见之意解,便是堕入生死网流。有明见之人却不是这样,终日见诸尘境,因不生起妄想执着,却未尝有见之情愫生起。求诸尘名处,或求体相,均不可得。能变之心识与心识相应之识境若全灭绝,此境界名为见性。
(2003年10月29日撰于法尔)
版权所有:久久金刚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