瞋心是妄想心的一种。古德说凡夫成佛真个易,去除妄想实为难。所以,我们每一个学佛修行的人都应该断除瞋恨心。如何断除呢?就是要修慈悲观、修忍辱度,所谓“慈能予乐,悲能拔苦”。慈悲观,就是慈悲一切众生的观法,为五停心观之一。当我们明白到,一切众生都是我们过去的父母、眷属,都是未来的佛,自然会生起“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之心,就不会有恼怒众生的想法。我们有了这种慈悲心后,即使别人对自己有损害的地方,也能宽恕和容忍。
宽容就是忍辱,而忍辱是菩萨六度之一。佛说无为最,忍辱第一道。佛说莫大之祸,皆起于须臾之不能忍。所以佛在《地藏经》中强调修行的人,遇到任何的因缘都要能下心含笑,软言慰喻,这就是劝修忍辱的功夫。学会了忍辱的功夫,就能找到对治瞋心的方法。修得了涵养的功夫,就能息灭无明瞋恚的火焰。无明瞋恚之怒火能将我们的一切功德烧毁,所谓一把无明火,烧灭功德林。涵养功夫很深的人,他不会发无明怒火,见到一切善恶顺逆境界,也不会动心。
常言道:小不忍,则乱大谋。因此,我们学忍让,必须从每件小事开始,形成习惯,如果小事不忍,一遇大事则想忍就很难了。世间有大成就的人,都是有忍辱功夫的人。古语说韩信受胯下之辱,张良有敬履之谦。我们学佛,所学的正是出世间法,又怎能不谦卑、不忍辱呢?释迦牟尼佛过去世曾为忍辱仙人,身体被节节支解都不生任何瞋恨心。我们为了些微小事就大动肝火,实在太不应该了。
正如憨山大师《醒世歌》所说:吃些亏处原无碍,退让三分也不妨。面对过去冤家、仇家逆境的考验时,应布施慈悲喜舍,或思惟报冤行,不怨天,不尤人,以德报怨,甘心承受,处处以慈忍来对治瞋心──慈悲心能令我们心量扩大,产生容人的雅量,可以化干戈为玉帛,化暴戾为祥和,解冤释结,化火焰为清凉。若能进一步明白众生与己身真如平等、自他无二,就能做到冤亲平等,不念旧恶,不憎恶人。如此学佛,才会有真正的利益与收获。
忍辱是一种美德,可以增长福报
。所以如果有人欺负你、冤枉你、毁谤你、污蔑你,你不必伤心,而且要感到欢喜,因为它能为你消除业障、送来福报。我们修学正法,行持正道,将来必得无上正等正觉,你说利益大不大?所以,我们学佛之人一定要学忍辱、要难行能行、难忍能忍,将来必定成为菩萨。版权所有:久久金刚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