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观禅修之正知正念
学佛修行的人必须以正念来调练自己的心,就如同驯马,再健壮的野马未经训练,整日只会狂野的四处乱跑,是不能从事任何工作的。未经训练的心也是一样,即使学了不少经论,谈玄说妙,头头是道,但是心却不听招呼,总是烦恼不断,情绪起伏,散乱脱序而最多后知后觉的不断追悔,这样是永远也无法得到解脱的。
大多数未经禅修驯服心的佛教徒可能急于寻找名师,希望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法门(当然最好是又快速又简便、又不花力气的);或者急着行善积德;或者拼命去听课,搜集数据,沉溺于佛法知识理论当中;或者寻名摘句,以资谈柄、以助笔势而唯恐天下不知;或者老是想要与人辩论,乃至好为人师。心安不下来,只能向外攀缘,而无法向内觉照,反观自省,调伏烦恼。实在没有定,心散乱而无堪能性,不能起决定性的作用,最多成就小小的闻慧,或世间一些散善,而不能够断惑证真,转凡成圣的!散乱心、有所得心所作之善法,功德不真且会失坏,甚至成为障道因缘。
其实即使是初学也应该是先下一番功夫训练自己的心,不过心的训练与调节,从学习了解到实践成就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们的心习惯自由,愿意想东就想东,愿意想西就想西,是没有限制的;现在忽然间叫它不要动,这是很不容易的事情,需要相当漫长的时间,以及种种种种因缘的配合(善知识的教导更是重要),而中间一定会有种种坎坷曲折、因缘不顺,习气烦恼的起伏等等。因此千万不能急于求成,应该保持不急不缓的心态,不怕重复,耐心的坚持静坐,修四念住训练来调整我们的心。
禅为守智藏 功德之福田 禅为清净水 能洗诸欲尘
禅为金刚铠 能遮烦恼箭 虽未得无余 涅槃分已得
得金刚三昧 摧碎结使山 得六神通力 能度无量人
嚣尘蔽天日 大雨能淹之 觉观风散心 禅定能灭之
四念住的「念住」有「念」及「慧」两个意义,名称虽然只提到「念」,但是由《俱舍论》这段文可知四念住是以慧为体的。《俱舍论》(卷25大正 29,132b8~23):「此有几种,名义云何?颂曰:此实事唯十,谓慧勤定信,念喜舍轻安,及戒寻为体。论曰。此觉分名虽三十七。实事唯十。即慧勤等。谓四念住、慧根、慧力、择法觉支、正见,以慧为体。何缘于慧立念住名?慧由念力持令住故,理实由慧令念住境。如实见者能明记故。」
念:谓依身﹙受心法﹚增上受持正法,思惟法义,修习作证。于文、于义、修、作证中,心无忘失。
「念住」即是「由念住心,由慧观察」,实在来说就是止观的意思。「由念住心」:摄心不乱名之为「念」,由明记不忘的念,把心调练成柔软平顺、专一不散、勘能有力、明静而住,就是奢摩他。「由慧观察」:藉由闻思所成的智慧,在奢摩他的寂静的境界里面来观察身、受、心、法,就可以调伏烦恼,破除内心的颠倒妄想,断惑证真!
大智度论说一个譬喻:「蛇行常曲,入竹筒中则直」;我们这个心,从久远以来的活动就像蛇似的,现在要有一个所缘境修止,叫它定下来,它就直了。所缘境就是选一个令心注意的地方。很多境界都可以作为所缘,但是最通常、最普遍、的所缘境,就是息。我们这一口气呼出去、又吸进来叫做息,为什么称之为「息」呢?因为呼出去以后,它不会无穷无尽的呼,到时候就停下来了,停下来还没有吸的时候,叫做出息。出息的时间当然是不长,然后就吸,吸进来还没有出,就是入息。就是用这个息作你的所缘境。当盘上腿坐下来,身体各部分都调整到正常了,心里默念两句话:「知息出、知息入,知息长、知息短」,不要去攀缘外面的境界,就把自己这一念心,安住在息那里不动。呼吸它是出、是入、是长、是短,它自己安排,你不要管它,就只是知,注意这息在出在入,知道息是长、短,就负责这一件事!一直注意,慢慢就没有妄想,心就寂静下来。
不过有时妄想来了,就不知了,那可以加上「数」,你在出息或入息这个地方计数,出的时候数一,再出的时候数二,再出就数三,四、五、六、七、八、九、十,也可以倒过来数,或者一、三、五、七跳着数。只要你常常数,熟能生巧,就使令心安住不动。
若修止实在有困难的时候,力量只能到达这里,就不要继续止了,就改变一个题目。可以背《金刚经》,或者念大悲咒,或者思惟一段法义,千万不要任由妄想纷非;当然最好是转而修观。
观:梵语毘钵舍那(vipawyana),译义为观,《解深密经》说观是:『正思择,最极思择,周遍寻思,周遍伺察』(《解深密经》卷3,大正16,698a)。所以,慧是以观察抉择为特性的。以修无我观为例,当修止寂静住一段时间后,心里面就观察抉择这个眼耳鼻舌身意、色受想行识,都是剎那剎那生灭变化的,里面没有常恒住、不变易的我。观就是观察诸法的真理,我们想转凡成圣,就是要修见真理的观。因此在佛法的立场来看,修观是更重要的事情。可是,修观又需要假借止的帮助,观才能够有作用。修止也需要、修观也需要,而不能够单修一种。但是初开始应该多修止是对的,因为初开始多修止容易生欢喜心,使令你自动地愿意继续修下去。不过多数修止观久一点的人会欢喜修止而不欢喜修观,因为修止若有一点相应了,虽然还没有轻安乐,但身体感觉到舒服,因此就继续安住在止的所缘境上,不愿意修观。
不过也不要一直相续不断的修观思惟,思惟一刻钟,最多三十分钟,就停下来住在那里不动而修止,一段时间后再修观。一方面使心休息一会儿,一方面在那里明静而住,增长定力。寂静力量增长以后,思惟力量也随着增长强大,应该如此交替的运作;其实修观也能支持正念,毘钵舍那也能帮助奢摩他的,不过不论修观或明静而住,止观所缘境一定要明明了瞭显现出来。止与观二者之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相辅相成,又有着相须的关系,如《杂.464经》:「修习于止,终成于观;修习观已,亦成于止,谓圣弟子,止观俱修,得诸解脱界。」(大正2,118b)有人多修观,有人多修止;有人先修止后修观,也有先修观后修止;但止与观一定要反复、交替地修。
修止观时最重要的是行者的心态,正确的心态应该是轻松平静与舒畅,而不要过度专注,不要想去控制,不要期待,也不要强迫或是约束,只是正知正念。不要试着去创造什么,也不应拒绝(否定)已经发生的,只要注意,现在当下所生起的,不要回顾过去,不盼望将来,这些只会造成疲劳与散乱。想要创造什么境界是贪心,拒绝已经发生是瞋心,不能觉知正在现起或者已经停止现起,这是愚痴。因此不论境界现起或是停止现起,不要忘记正知,只有当觉知心没有贪瞋痴时,正念才会生起。
行者必须时常检视禅修的态度,但不要评断,不论是好的或是坏的,都是禅修的经验,承认接纳它,观察它是无常无我的,然后就轻松的放下。如果一心只期待好的经验,而完全不能接受一点点不愉快的经验,这样正确吗?法是这样的吗?不要只是期待愉快的经验,也不要因不接受一点点不愉快而焦躁不安,否则很难进入禅修状况。
如果心疲劳坐不住,多数是禅修的方法、心态出了问题。有时是心紧张无法禅修?还是因心疲劳而心神不足?这时候要检点我们禅修的方式及心态:有没有等待什么发生?希望什么?或希望什么不会发生?不应故意造成每个自己意愿所发生的,只要努力了知正在生起的而不增不减。
不想让妄想扰乱,并不是采取什么手段去防止妄想,而是练习在任何时候妄想的生起,能够觉知。时时关照心在做什么,当觉知任何非自己所缘的境界生起时,应立刻观察所它是无常无我的,然后再回到所缘;当昏沉时可以修观或修光明想;而当明静而住不昏不掉时,应维持舍心,莫因过份集中而紧张。
初开始坐禅腿子痛,应如何克服?可以忍一会儿,当疼痛的感受已经盖过了觉知的能力时,再把腿放开,动一动,或者站起来,稍微走动一下,然后再盘腿静坐,如此有过几次(三到七个七),腿就进步不痛了,有时不要一直硬撑强忍,这样反而对腿有害,而一样的忘失所缘而浪费时间。修行主要是修心而非修身,所以要觉知整个换腿的过程,而后再回到觉知呼吸的进出。不要想从任何姿势得到舒适或快乐。也不要觉得那一种姿势比另一种姿势好,因为每一种姿势都是不实的:无常、苦、无我的。
不过忍痛时可以转而修观:
观恶趣苦,则此苦极轻微,诃斥追求乐受。观此身不可得、痛不可得、减轻执着;痛是在世俗谛,如能超越世俗谛,观自性空,到第一义谛,无有少法可得,就不痛了。
念大悲心,为断众生苦,常勤精进。
不要注意痛的部位,去观痛的感受是剎那、剎那变化的而契入无常观。苦苦是一般的苦,像各种姿势的疼痛,修行者要先观照苦苦,因为苦苦随时存在于四种姿势,是很容易见到的。修行者了解苦苦以后他就知道身心由于苦苦的趋使而整天在改变姿势。
若定力强,忍力强,可以继续用功,不离所缘,痛也就自然灭了。
昏沈的原因有1吃太多 2习惯 3放逸 4生活不正常 5心力松懈
自己虽然知道昏沈的很厉害,但懈怠是与生俱来的,如果不去睡,勉强在这里,的确是很苦啊!懈怠,就是当时的感觉非要这样不可。若是去睡虽然感觉很舒服,但是你可知道有什么问题?下一次这个时候还是得要睡,养成了习惯啊!到时不睡不行。一定要坚强一点,就不睡,有问题就要想办法对治,不可以随他去。这一次想要去睡而不睡,那么下一次就好了,这关就过去了。如果养成了习惯,不随顺习惯很难,现在稍为苦一点,坚强一点,就不去睡,过去了,第二天就好了,就可以多一点时间静坐。心里面昏沈时可:
1、可以下座跑一跑,练一练什么功夫,或者拜佛,运动一下,精神就振作起来,难关就过去了。当然上座前先快步经行,令全身气血流动,精神会好一些。
2、冷水洗面,或者注意头顶,眉心,头部的血液多就精神正常了。
3、若策举身令其端直,由是其心不为惛沈睡眠之所缠扰。就是要求自己这个身体端直、端正,不为惛沈睡眠之所缠扰。
4、眠从食起,少吃一点亦能减少睡眠。可以一整天不吃只喝水。若减少饮食,惛沈绝对会减少,连夜间睡觉都会减少。
5、修光明想:法光明、身光明、自然光明。
6、不要修奢摩他,修毗钵舍那观,心里面思惟道理。背大悲咒、背金刚经可能不行,心的分别力轻微,还是要打瞌睡,一定要修观、思惟道理,一思惟的时候,血就到脑上来了,头部的血液多就不困了。精神正常了,就停下来,可以再修止,所以应该用这个办法来调。
7、诚心忏悔。
初学者的心躁动不安,是不适合直接观察无常无我,因此最好先修身念住中的持息念与不净观来调伏粗重的爱烦恼及散乱。这样一方面对禅修的认识会逐渐深入,一方面经过持续地练习,心会逐渐稳定集中,正知的力量增强而能抓住妄想的生起,而回到所缘;甚至长期修观而不疲累,而维持在平顺、安详的状态。当心具有足够的能力,禅修就不再是枯躁的事情,它会变得快乐而有趣。
学习了佛法后,要办的事情太多了,都须要时间,希望大家要肯拿出来时间修止观,其实没有时间就是没有意愿调伏烦恼。我们佛教徒,遇见各式各样的因缘,心里面有了烦恼,应该感觉到这是不对,要修止观把它调伏。如果是起了烦恼的时候,好像没有事,而放任它,随它去,或者逃避而不去面对。就像这个地方来了盗匪,不找警察驱逐,这个对不对?心里面有了土匪的时候,不修学止观,不修四念处调伏,一天就是浑浑噩噩、悠悠扬扬的好像没有事情这样子,实在是不正常。不修学止观,到时候苦恼事情来了的时候,就只好苦恼了,谁也救不了。当然有人会说「我念观世音菩萨」也可以、「我念大悲咒」也可以、「我念《金刚经》」也可以。但是只怕到那时候什么都忘了,就老是执着这苦恼的事情。
另外,常有行者一旦修行中有了一点点感觉或境界,就急着找人印证询问。其实还就是继续正知正念,一个止一个观,不必执着哪些禅相。修行的成果,其实是可以自我检验的,主要是当自己历缘对境时,烦恼情绪是否减少了,话是不是少一些,是不是不再急躁、焦虑、不安,能不能沉得住气而有理性的思择。修学止观,即便一下子不能得圣道,至少也能调伏烦恼,自然心情快乐,进而提高佛教徒的品德,住持佛法。渐渐的你会发现,在佛法的修行路途上,每天都有益处,每天都有进步与法喜,这就是感应;这是内证自知而不须要他人来肯定或验证的。继续不断地多修多习多修习,那天某个机缘的引发,在一瞬间完全明了佛法的真理而转凡成圣。
版权所有:久久金刚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