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佛教的六度
演一
一、布施
布施,是佛弟子常常在行的,只要是捐一点钱,供一朵花,都可说是布施。布施,是将来成佛的功德和资粮。
如何来行布施呢?主要是布施以后,心中不要感到有热恼。布施,时常免不了有这种毛病——在布施后,心中会感到不安。怎么会感到不安?比如到某个寺院去,大家都愿写点功德,有时碍于面子,也就写了,但是写是写了,心中一直感到不舒服,这就是不安——舍不得而引起的。这样的钱虽然是布施了,但就大乘菩提道说,却没有用的。按世间法来说,虽有点福报,但这福报却不得安乐的受用。有些人,虽然有楼房、有汽车——钱财有的是。但他却舍不得吃、舍不得穿。烦烦恼恼地为财产苦恼了一辈子。他所以舍不得反而增加苦恼,是由于前世虽然布施了,但布施后心中热恼不安,因此就受到这种果报。有些没有钱的人呢,比他要快乐得多,这样的富翁不值得做!
有时,布施即使是出于内心愿意,但多数人是为了果报。想要得到果报,大体上可以分成两种,一种是为了现在的果报:比如现在帮助一个人,就希望自己将来有困难时他能帮自己,这叫做“希望报”;另一种是希望后世得到果报——异熟报:做了功德,希望来生能够生到人间做个富翁,或者长命百岁,或者升到天上去,这都是人天福报。人天福报,只要你修了布施,不必希望也就自然地会有功德,将来生到人间天上,享受福报。这种人天果报,时间不长就会享受完了,又失去了,到时还是失望,怀着人天福报乐的希望去做,不能成为成佛的正因。所以,惟有布施心中不热恼,不希望现前与后世的“报”,进而能回“向菩提”,将功德成为成佛资粮,才是应该修行的布施。最重要的是我们所施出去的,要一切都能舍。若记着我在布施,我在做功德,自然而然地就希望得到回报。布施最终要的是要能够舍,若是舍心不能生起,布施后一定会感到苦恼。所以佛法说因缘,遇到了就应随喜布施,不要生起不舍之心。能发起舍心布施,自然就不会感到热恼了。有时候,佛教也会说些方便话,劝人布施,说:佛法就好比是个大银行,你把财产放在那里是不会落空的,将来还可以如何地一本万利。这种话,完全是从世间法的角度来说的,用以鼓励人布施。若在大乘法中,那就相差太远了。
大乘佛法中的菩萨布施,就浅一点来讲,我们首先应该想,这财产哪里是我的?按国家法律来说,这钱当然是我的,存折上明明写的是我的名字,那当然是我的了。但事实上这只不过是过过手而已。我生存在世间时,暂时由我来保管,却不可能永远是我的。所以菩萨见到有善事可行则行,该花的就花。不把他看成是自己的,本来不是我的,也就自然能舍。这样的布施,可说是与成佛、了生死有关。不过,这当然还没有达到“三轮体空”的境界。
假设布施之后而感到后悔,这就不合乎布施的条件了。把功德回向菩提道,是无望果报的。而回向可以分成三种,凡是合乎这三种的,就是回“向菩提道”。第一种是所有功德与一切众生共享。我做了一件事,假设有功德,则我愿意大家都有分,而不说这是我的。钱拿手里布施出去了,这当然是有功德,并非只是鼓励鼓励人而已。把功德回向给别人,并不表示自己的功德就没有了。或许学过数学的人会说:那就糟了,假设功德有一百分,分九十九分给别人,自己岂不只剩下一分?若是这么想,自然就会感到舍不得。但是成佛这件事,不是这样计算的。你若是想:我是为了自己才修的功德,假设功德是为别人修的,那我为什么还要做它呢?从这一点可以看出你不真正懂佛法,真正懂佛法的人,是愿意把自己的功德回向给一切众生的。第二种是回向法界,此乃是由于自己所具有的功德,没有分别,不一定在这里或是在那里,法界是平等,没有彼此间的差别。第三种是以此功德做为成佛的资粮,也就是回向菩提。这三方面具就,可算是大乘的回向。如此一言一行乃至极为小的功德,都可做为成佛的功德。
说到布施的功德,主要得有舍心生起。没有舍心,功德就只能算是表面文章。
二、持戒
持戒,主要的是心及行为要“住于戒“中而不动,若犯了戒即是非住。如何才能够不因为持戒而生起贡高我慢?一个学佛的人,不论是出家还是在家,一定要持戒。当他受戒以后,自己能善持禁戒,看到别人持戒不清净、或不持戒、甚至败坏戒行,他都会看不惯:越看别人越不象样子,就越觉得自己好,别人都不如自己,这就是因为戒而起的贡高我慢。所以持戒精严的人,看上去有时会觉得高不可攀,好像别人要接近他都不容易似的。因为他觉得自己比别人持戒好,别人不如自己,这种现象,从大乘的角度来讲,并不是一件好事,怎样持戒清净而又没有我慢之心呢?对于犯戒者要能救助他,帮助他忏悔,唤回他的忏悔之心从而使他走上忏悔之路。即使是犯了重戒不通忏悔者,也要引发他的惭愧之心,让他多做功德,引导他走大乘佛法的道路。
持戒的目的,一般人总以为持戒有多大的功德,将来如何如何好,这完全出于一套功利观念,做善事的得善报,这个理大家都明白,在因果上是必然的。假如在功利上打算,这就不合出世的佛法,如有人以为吃素来生可以得长寿,所以为了得长寿而吃素,这不但不符合大乘精神,连小乘境界都谈不上。所以持戒与布施一样,其实是一件事,关键看用心在那里。
出于慈悲心持戒,大小乘都一样。持戒,和儒家的道是相似的,都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因为自己不愿伤、杀及自身,而想到一切有情众生莫不如此。即使是一个小虫当它受到伤害时,虽然它不会喊叫,但它很痛苦,我们仍是可以看得出的,也是想象得到的。我们不应该增加它们的痛苦,反而要想方设法减少它们的痛苦。所以要持戒,禁止伤害他人,这也是出于慈悲心。若不以慈悲心,而只是为了持戒有多大的功德,有多少好处——好处自然是有,但绝对不能以此为出法点。要不然外教徒就可以批评我们,认为佛教所提倡的道德,只不过是功利观念而已,与世俗的观念没什么区别。佛常说犯戒的人没有慈悲心,假设有慈悲心的话就不会犯戒。大乘认为菩提心才是真正的大戒。大般若经说:持戒是不起声闻心,缘觉心、也即是不失菩提心;否则即是犯了大乘戒的根本。因为小乘人虽有慈悲心,但他们的最终目的,仍是只为自己了生死、求解脱,这样有背大乘的精神。
大乘戒是以菩提心为根本,“戒是菩提心”,有菩提心即有菩萨戒,所以经上说:发菩提心受菩萨戒者,即名菩萨,并非呆板地只是戒本上所说的那样,那只是菩萨戒在实行中的条例。持菩萨戒,要本着菩提心,而从一切实际生活中去实践完成它。例如受出家戒,必须下定决心,发出离心及慈悲心,来接受团体的规范。但在受戒时,戒师并没有将戒条逐一宣读给戒子听,只是学其中一部分,然后让大家回去跟着师父学习,大乘戒也是一样,是以菩提心为根本,再来学习其他条例。若没有菩提心,也就不能称为菩萨,还谈什么菩萨戒呢?所以我们应重视戒的根本——小乘是出离心,大乘是菩提心,修行人的功德,不是依戒的多少来定高下的。有的人仅受持五戒,却因此种下出世善根,大乘善根。有的人二百五十条戒,条条都守得好,但是出世善根却未成就。这是什么道理呢?虽说五戒是人天善法,但若能够以出世心及菩提心受持,那就是解脱的善根,成佛的善根了。受持戒要注重根本,菩萨戒以具足菩提心为根本,也就具足了出世的根本。
慢,都是由我而来,越把自己放在主题则慢越高。发菩提心也就是要把我执减少,去掉我执,则贡高我慢心也就自然不起了。实际上,贡高我慢不但对自己不好,就是从整个佛教角度来讲也不是个好现象。自己持戒而轻视别人,很容易生起争端,分成派别。菩萨是要救度众生的,若你自以为好而使众生都退却不前,或站在对立地位,如何能够教化众生呢?一个人慢心生起时,慈悲心就减少了:慈悲心必须包含着谦虚容忍的美德,有戒慢的人,虽然在这一生中,把戒持得很好,但来世怕难免会孤独没有人缘的,是因为自己太高,别人不敢接近他。因此菩萨必须是“起于大悲心,救诸毁禁者”。一方面要生起智慧,不要有我执而产生戒慢;另一方面则是对于众生需要具有悲心。若见人犯戒,就不可气得把人呵斥一顿。有的人可能就此忏悔,但多数人容易引起反感。相反,若能够以慈悲的真诚心,令其感到犯戒的过失,让他自己感到不对,然后还能安慰他,这样顺其自然地就会接受教化救度了。
三、忍辱
遇到有人当面或背后骂自己时,要如何来忍?就像金刚经上所说;佛过去生中当忍辱仙人时,歌利王割截他的身体,要取他的性命,他都还能够忍受。但一凡夫,当受到欧打、辱骂、毁谤、冷言冷语的讽刺——尽管语言是一句空话,但听到时心里还免不了会生恶气。脾气暴躁的人甚至会上窜下跳,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如何地来培养忍辱的精神呢?首先,我们可以从理性上去思考:别人骂我们一句话,我们把这句话看成是另一种语言,那么对一句听不懂的话又怎么会生起嗔心呢?或者就将那句话,拿来逐字分析,就不难发现各个字都有不同的含义,并没有什么不好,那么把它和起来,为什么要生气呢?比如,有的地方称上年纪的女人为 “老太婆” ,多数人认为这是不恭敬的。但在贵州,老太婆却又成了一种尊称,听者会感到非常高兴。可见不同的习俗,对语言有着不同的诠释。有的人听到谣言,即会说,谣言止于智者,时间一长自可证明,说我好其实我并不真好,说我坏其实我并不真坏。如此,能够想一想,也就不会生起嗔恚,最终能达到心中无事的地步。
从前,医生为病人治病,时常会被病人骂,尤其是得了疯病的人,更是大吵大闹。所以菩萨若能把众生当作重病的病人一般,也就不会因对他好而他不但不领情反而骂你一顿而大感生气。由于病人为病痛所缠,已是昏头昏脑,甚至是神经失常,我们只有同情他,并设法救助他。有了这样的想法,也就不会生嗔心了。
儒家也教我们当有人对不起自己时,就应该自我反省,看自己有没有对不起别人的地方,如果有,马上改,以后加倍对他好。若他还是不改,则可见他是一个不懂事的人。对一个不懂事的人,也要随缘应机教化。这些都是大乘佛法中对付呵斥侮辱自己的一些最基本的方法。长此以往,嗔心就可渐渐减少乃至不起。
四、精进
佛法中所说的精进与平常人所说的努力是不同的,这是一种向上善的努力,要人离恶行善,希望做到诸恶莫做,众善奉行的努力。
如何才能修行精进呢?如何才能修善行,修行精进,是推动我们不断去努力的力量;精进的反面即是懈怠,现出厌倦心,那是一种倒退的力量。通常情况下,愿为善的人多,为恶的人少,但为善时,经常会生起厌倦心,厌倦心一起,便不想再做了。精进是要不厌不烦的,才能修菩提心。如三十七道品中的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分等,都要把它做为成佛的资粮精进去修。
菩萨修精进,不同于世间法与小乘法,他要爱护众生,以佛法去教化众生,并且利益、拨度众生,使得他们向善。这并非只是说几句好话,或布施些东西,而主要是令他向善向上,解脱生死,圆成菩提。
护法,在佛教里是一个普遍的名词,应该是护持正法之意,而并不是护持几位出家人的法。事实上,没有比好好地修学佛法、依教奉行,表现出佛教徒应有的精神风格是更好的护法了。不论出家人、在家人,都能好好地按照佛法的精神去实行,社会上一般人对于佛法的观念就会变好,自然也就有利于佛法的存在,而使佛法得以发扬光大。但是,当遇到了特殊情况,有人要破坏三宝、毁灭佛法,真正的佛弟子便要把它当成是自己的责任,努力去护持正法。若是没有精进的力量,是办不成的。
有时我们要爱护众生,众生却不接受好意,甚至好心不得好报,这往往是我们退心的原因。有许多护法,往往见到众生的难度化,便生起了还是先求自度的心,如此菩提心便渐次退没,终而退到小乘的境界中去。所以护法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花出相当的时间以及精力。因此佛法的精进,需从护众生、护正法做起。但这要如何才不会有厌倦?必须是善根充足了,这才不会有厌倦心。
真正的精进,是将目标定好后,就一直做下去不退,自然也就是精进。那应该是龟兔赛跑中,那只乌龟所表现出来的一种毅力。所以说到精进,一方面不可太紧张,太紧张就不能持久。不要一下子想要完成大理想,当超过身体负荷的事也不要去做,否则容易出事。但另一方面,又不能懈怠。佛在世时,诸弟子门见佛、听法、修行无厌,即是精进的表现。例如有些人初学静坐时,往往想一坐便是很长一段时间,但往往坐过几次,便不再感兴趣。诵经也是一样,一下子诵得太多,几天后也就不想再诵了。所以不论是静坐、诵经,最好是自始至终保持兴趣,否则一旦生起厌倦心,也就不想在继续下去了。因此,菩萨对决定要精进努力时,一定要想好再做。
五、禅定
初学禅的人,要知道修禅定的种种方法,修禅定的惟一方法是要有正念。我们如何来修正念?正念一起,容易得定。本来禅与定各有各的用法,必须修定达到了某种境界,有了那种经验,才能够得到禅定。但不论禅或定,最主要的是使得念不散乱
。我们的念头就好象一只好活动的小狗,你用绳子将它栓在树上,它就会在那里不停的东跑西跑,直到跑不动了,就躺下来睡觉。众生的心念也是如此,除非是在睡眠状态中,要不然不让它东跑西跑是很难的。佛法有个方便法门,让人想,但不能瞎想乱想,只是紧念一境。如此,心就不会东跑西跑了。一个人的念头往这里想想,那里想想,这就是杂念,使杂念不起的方法很多,甚至外道也有很多方法,所以就佛法而言,“定”是一种方便而不是最高目标。我们常听到很多修行的人讲,他们在念佛、静坐时妄念太多。事实上,众生莫不都是在妄想分别。首先,让心来照顾念头,最初或许是念头跑了自己还不晓得,当发现时不必紧张。先让它回到老地方,然后看准它,时间一长,慢慢地就会有进步。因为它还没有跑远,就能把它抓回来;而后,当它正准备跑开时,就立刻将它止住,最终将念能够定下来。正知正念、就好象是两个看门人,看守住我们的心识,使坏人不得破门而入。不散乱是正念;散乱了立刻就知道,这是正知。能正念、正知心就能安定。
佛法中修各种功德,都是有方法的,比如修定,入定、住定、出定的方法都不相同,一个人不知道方法冒然去行事,很容易出事。所以要方便行禅,使心安定。初学的人,心不安定,就和普通人坐在椅子上一样,说站起来就站起来了,不会发生问题。但若真的定下来后,起定就不是那么随便了。心不散乱,方可成就禅定。所以禅定最主要的是具有正知、正念,加上修定的方法。
六、般若
般若,即是智慧,真般若必须由悟而来,我们学佛的目的是为了开悟。如何才能达到呢?必须具备一些条件,般若现前,先要有正见。但事实上,见不一定都是坏的,正见就是好东西。佛在鹿野苑初转*轮时,说八正道,首先标明正见。佛法中所说的见,是有很深刻的了解,所以是一种坚定、坚固的见解。佛法的见,常用于不好的地方,例如邪见、身见、我见等,因此常劝人不要起见。一个人若是见解偏了,就好像人的眼睛出了问题,连路都看不清楚,东摸西摸地不知道会摸到什么地方去。所以要想有般若,得先具有正见,没有正见,真修行的人也会发生毛病。
我们常说不要妄想分别,但事实上,佛法是有分别的。阿育王时代,曾有一次大会,大众中有了小争执,阿育王就去请问耆老,目健连就说,佛法是以分别说为中心的。正悟了般若,我们称之为实相般若,实相般若在佛法中又被称为无分别智,离去一切分别戏论。但无分别智是从何而来呢?真正的般若有必须是从观照般若而来。观照,即是观察、分别。这并不是完全没有标准的分别,而是要于一切法中观察、分别。所以无分别智是来源于分别智,也就是修慧的过程,又是从文字般若中得到的。
要想拥有智慧,首先得从闻、思、修入手,欲得智慧,就要多听闻,看经、研究、听开示。但禅宗几乎不走这条路子,他们认为听闻经教,会障碍开悟,《楞严经》中,阿难虽然多闻,当遇到摩登女时,险些毁了戒体。但事实上,这并非不应该多闻,而是闻的成分过多,修证的成分不够。若多闻是病,佛就不应该说法了。所以我们应该有所认识,真正的智慧,并非听一听就可以了,不听闻要想得到智慧,恐怕不是那回事吧。龙树菩萨说“井里有水,若我们拿根绳子吊了水桶放下去就可以打出水来”,就好比我们现在用潜水泵抽地下水一样,否则的话,地下有水我们还吃不到。千经万论,没有说过不需要经过听闻就可开悟的。我们现在的毛病,是听而不修。每部经都是叫人修行。比如《阿弥陀经》,就是开示我们念佛法门的一部好经。因为我们不照上面讲的去做,以致于听或修,成了两回事。
一个人的思想,假设歪曲不正,他的见解很难说是正确的。社会上很多人谈到佛教时,很容易把佛法与固有的传统思想结合起来,神佛不分。先前有了这种思想,所以谈到佛法,很自然的就会表现出神佛和一的见解。一个人的前生,如一直都是修外道,有人说佛法,他或许根本就不想听,同时他把自己原有的一套与它结和起来。过去的见解与思想影响,必须将它改正过来。但过去的见解往往又会影响到我们现在的见解。若过去的见解是正确的,现在要想得到正确的见解并非难事。所以当时世尊在说法时,有很多外道来听佛说法,佛在度化他们时感到困难,是他们长时间以来一直是学习外道,思想、要求和见解都是不相同的,所以他们很难了解佛法。一个人见解很强,本来信耶稣,后来即使改信佛教,思想上往往不知不觉还会归到神教上去。我们现在的见解,就会影响到今后乃至将来,为此我们要建立起正见,也就是具有智慧的思想。
版权所有:久久金刚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