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禅师解读《楞伽经》第十六讲
我们上次讲到“又如诸识相虽是一,随于境界有上中下、染净、善恶种种差别。楞伽王,非但如上法有差别,诸修行者修观行时,自智所行亦复见有差别之相,况法与非法而无种种差别分别?”,大概了解了一下。
这段经文从各个角度去分析差别法和非法的意义所在,前面讲过很多相上的、法上的东西。我们先知道“诸识相虽是一”,识相就是分别跟执著,任何的识归纳起来就叫分别跟执著,所以称为一。但是于境界上有“上中下、染境、善恶种种差别”,虽说识心的作用是分别跟执著但是每一个境界不同,所以产生的所谓的相法不同,分别执著作用是一个,但是缘起不一样所表现的形式不一样。这是识心性的一个差别相,“种种差别”,我们要知道识心有这样的一个差别。
就像我们分别这个世界是这样的染污、好坏,各种各样的感受都有,佛祖看这个世界是什么样的呢?《金刚经》上说,如恒河中所有沙佛说是沙吗?如来有天眼否?如来有肉眼否?如来有慧眼否?如来有法眼否?如来有佛眼否?就是讨论眼光的问题,我们众生看这个世界是什么样子,佛见的是什么样子?从不同的角度去讨论识心分别的问题。
你不要以为佛没有识心,佛有识心的作用。佛圆满具足一切功德,也有分别也有执著,他对禅定的思维、智慧的认同就是分别执著。他对众生的利益和超拔也是一种执著,哪怕他凭愿力呐无作妙力还是识心的一种扩大。他的识心是建立在绝对理性的基础上的,发挥圆满自性的基础上分别执著。什么叫圆满?没有缺陷,用咱们现在的观念讲人家那个思维技术没得挑,挑不出来毛病就叫圆满。我们的识心是有毛病、有漏的,佛是无漏的。无漏不一定不执著,但是人家就不叫执著了叫坚固。
菩萨的誓愿力坚固如金刚,你说他不执著吗?但是跟你不一样,你的分别执著是建立到妄想心里头,无常的缘起法里头,以妄想心为基础以无常法为缘起,所以你叫分别执著有漏的作用。诸佛菩萨圣解脱是无漏清净圆满的,这是种种差别相。
“非但如上法有差别”,不但是这样有差别,你可以分析你的身心世界有差别,我们刚才是从两个大角度来分,详细来说众生界还有种种差别不一样呢,六道众生所见的也不同,这就叫种种差别相。四圣道佛菩萨阿罗汉见的也不同。不但意识境界里有种种差别,意识境界我们暂时可以理解为众生界,就是众生界有种种差别。
“诸修行者修观行时,自智所行亦复见有差别之相” ,圣智解脱的人也有差别相的分别,种种认识不同差别不同。“况法与非法而无种种差别分别?”,照上面这样去讲的话,正确与不正确的东西肯定会有种种差别分别。所谓正确和不正确是你分别出来的概念,我们分别出来苦与乐,你把自性本来没有的东西给差别出来了。谁在受苦,谁在受乐?你没有继续想。你再继续想下去,没有谁在受苦,没有谁在受乐,所受也不是真受。去想吧,这个经不住想的,你在感觉快乐,你也不是真的快乐,人静下心来想想,实际上都能想得通。这个差别是妄想分别,所以说法和非法皆应舍。你说“没差别”,那不对呀,没差别为啥有苦有乐?你说“有差别”,也不对啊,有差别的话我们就没办法去证自性了。所谓差别和没差别都是错的,所谓法和非法都是不应该去理会的,都应该去所谓的看破放下。你所认为的正确的和不正确的,当然不正确的最好不要去用,有时候不正确的方法不一定坏,你得针对你的智慧,针对你所见的境界不同。这就是你的心能体现出来的,你面对一切境界的时候所应法不同,不应该有一个固定的所谓的法可以去见,以你固定的法去见就错了,那根本就叫无明。要适可而止,视机而动,应机而教,这才是真正的智慧所体现出来的。
“楞伽王,法与非法差别相者,当知悉是相分别故”所谓法与非法的差别相是什么呢?“当知悉是相分别故”,所谓的正确和不正确都是相上的一个分别。本质上说什么叫正确,什么叫不正确?正确和不正确反正对你来说都要受,如果你有能力的话受不正确的也行。
提婆达多就有这本事,人家到地狱里头跟三禅天一样快乐,虽说人家坏事做尽,杀阿罗汉、破和合僧、出佛身血,他都干完了,你想干这事你还真得有福报,为啥呢?你见佛都见不着。佛本生记传里讲,提婆达多不是一生一世呀,生生世世跟佛做对,你觉得这个人挺可气啊,释迦牟尼佛学《法华经》还是跟人家学的呢,实际上那是他老师。从令一个角度说,那是他老师,为什么后来跟他做对呢?从另一个方面考验他的修行,实际上成就他的修行的,而且还生生世世跟着他。你说这老师,哎呀!真的感动,读过《法华经》提婆达多品真感动。你可不要说提婆达多典型的坏蛋,不是,真真实实的,那个老师太负责任了。
从释迦牟尼佛跟人家求《法华经》以后,生生世世跟着他去教育他。怎么教育他?为什么我总跟你们说一个观点:我们应该感谢跟咱们做对的人,为什么?那些人真的太辛苦了,不惜下地狱的血本就看你的毛病呀,你哪有错而且还不择一切手段警告你啊。你真不敢犯错,你说这种人是不是特别可敬可爱呀?《维摩诘经》佛告诉我们:现在十方世界那些魔王呀,大部分是住不可思议解脱境界的菩萨呀,有的不是,你不要以为都是,咱不要以为是个魔王就是菩萨。
现在这些人都自以为自己很聪明,怕人云亦云、随波逐流,实际上你已经在“随波逐流”了。今天早上我看网上回帖,最后一个回帖说“那个舍利是真的假的?怎么这么大消息没有报道呢?而且看着怎么像人工做的?”,这就是个自以为是的聪明人,实际上他骗别人骗习惯了,怕别人骗他。再说了,动动脑筋想一想,我们一不骗财二不骗色,我凭啥骗你呀?我知道你是谁呀?我理都不理你,我骗你啥?这就叫自以为是的人。你就可见这个众生根性劣到什么程度,这种人就是过去世不种善根的人,他见了佛不欢喜呀。见到佛的一切影尘圣迹都欢喜,那毕竟是善道里来的人,或者是有善根的人。
这就是差别相,最好的解释这句话“法与非法差别相者,当知悉是相分别故”,我们只看到现象的时候,就以自己的识心判断,你会产生一种错觉,错觉会形成业力种性,你会为你说的这句话负责任的。你任何对三宝的轻毁念都会负责任的,因为《地藏经》说的,你一念诋毁、讥毁,看不起恭敬礼拜地藏王菩萨的人,你会千劫堕于阿鼻地狱呀。
这就是众生心呐,我们要知道这是相的分别,从这个角度你判断观察佛经所开示的道理,这就是叫我们认清楚心的识相性,我们心的识相对我们身心世界的解脱意义非常不可思议的。你看不清这个道理,怎么认识这个问题?你看清楚道理的时候,自然能想清楚事情该何去何从。
何去何从,按照《金刚经》说的无所从来亦无所去,那是如来之道。遇到事情该如何去办?你去老老实实做就好,这叫无所从来,将来结果怎么样?不要去想,你做完了,自然有它该有的结果,这叫亦无所去。你要明白,这叫行如来之道。行佛道,人家佛跟你说的很清楚:离一切相修一切善,即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什么叫离一切相?就是你不要去生是非善恶的观念。踏踏实实做一切有益于你身心境界的事,能够利益你的身心境界,这就叫所谓做一切善。我们不清楚这个一切善,觉得好像一切善一定要去认为人家别人好就好,不是那样。你认为有别人的话,不是一切善,你没有离一切相。你认为这个善我是给别人“做”,才叫善,那你还在一切相中,不是离一切相。你要离一切相去修一切善,不要觉得这个事情是增益别人的,不是那样的,这叫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我们不存一切善恶得失的观点去做一切增益自我身心的事,叫增益自我身心。让自我身心恒常充满智慧光明和快乐解脱,这是你生活的原则。要把这个原则建立清楚,维护你身心世界的光明、自在、智慧祥和,你要尽力去维护这几种状态。为了这个理性,你去可以看破一切。这是你生活的法则,是你身心世界所要有的一个东西。
如何表现你的生命呢?这是你表现的地方,不是说为了某一个人,实际上就是为了你自己的生命真实的价值。让你的生命充满了这些因素,你就会成就殊胜的解脱。这是真实的,这也就能把相的分别,法和非法的差别相甩掉,没有正确和不正确的事。因为你没有自我的分别,这个善是增益你自己的身心,你没有把别人跟你自己分开。你要知道,你眼所见,耳所听,身所触都不是别人的,全是你的。
你知道你什么时候最快乐吗?你那些亲戚朋友快乐的时候,你是最快乐的。我不知道你有没有体会,当自己最在意的人快乐的时候,你很安慰,很高兴,是这样吧?那是增益谁呢?你让他得好处了,快乐归你了,你对他来说就是光明嘛。我们把这个念一转,一切时,一切处都会行菩萨道,真正地修行如来之法。我们念不转的时候处处都在造业,生嫉妒心形成所谓的造业。为啥叫造业?造作业力种性继续的发生就叫造业,你时时刻刻都在善恶得失这里去分别执着就叫造业。
天天算计你今天得了几斤几两,你必定要赔上这么多。今天要算计赚多少钱,你必定要赔的比这还多。你去看看就知道了,但凡看到哪个开店的,他说我今天赚了多少钱,他累的跟三孙子似的,这是真实的因果嘛。你看我们很好,我们做了很多殊胜的功德,费心费力的也很辛苦,有为皆苦啊。我们引以自豪地说我们修了很多善根福德,善也是苦,福报更是苦,但是作善比做恶强。因为你还停不下来你的意识作用的时候,一定要把握方向去作善,千万别作恶。作恶要受恶报,你受不了的,作善好歹还享福,别管怎么着还不是很受罪。一旦你能把意识心性停下来的时候,你不再去造缘起了,那就无所谓善恶了。因为你不再生缘起了,一切缘起到你这性空。
什么叫性空?作用没有了,让那个作用到你这就停止。好坏都停止,这个功夫怎么练?你没有是非,全部停止。你想一切业力停止吗?你记住不要有是非就行了,所有的一切是非观念到你这停止,你的所有的业力都停止了,那就成熟的大圆满智慧。为什么千经万典就告诉你个不分别?那是诸佛所住的,《楞伽经》就跟你说的是不分别法义所在,正确和不正确统统都是分别,法和非法统统都是分别。
分别还是在相上打转,不是本份的东西。你想业力停止记住就是是非不要有,什么是非都不要有,就像虚空一样。虚空是不分别的,所以说黑呀、白呀、对它没有用。做只管做你的就是了,没有对错。你有对错就是分别了,首先是观念上的不分别,其次你证量上不分别,再一个是理事圆融不分别,好!你证大圆满解脱了。
关键什么叫不分别呢?我们不要去存是非想,能够做到观念上不分别,三界“噌”就出去了,你离三界了。练起来很简单,老百姓讲话叫装傻充愣。实际上那脑子比谁都清楚,闷儿起就行了。无论是真境界假境界你都闷儿起,阎王老子拿你没办法,真的,一点办法没有。那阎王爷看到你都得,“哎!你是老大”。(哈哈)因为黑白无常没用,你就是现在不脱肉身,一切天地鬼神敬畏你,你在三界当中是最厉害的,这叫了生死法。相的分别这个义理就是开演出来的,对于经文你光看字不通达证量义知道那个字是讲什么吧?
“楞伽王,何者是法?所谓二乘及诸外道虚妄分别,说有实等为诸法因。
“楞伽王,何者是法?”,什么是对的呢?我们观念当中分别的所谓正确的道理是什么?“所谓二乘及诸外道虚妄分别,说有实等为诸法因”,二乘,包括那些解脱的圣人罗汉呀缘觉啊这些人,二乘的分别所依的道理和外道的虚妄分别所说的道理,都是认为有个实有的东西可以去看到,可以修证出来。
“为诸法因”,认为有个实有的东西是一切的开始。道家说一切万事万物一切万法以道为始,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认为道是一切的开始。这还是虚妄分别,实际上是没有的,是个错误的观点。上帝也是这么个意思嘛,二乘也认为有一个空可得,有个生死可了,那都是虚妄分别。
听到《楞伽经》的义理,再听其他的那些解脱知见,你就可以很清晰地辨析出来那些错误的知见。没有生死念,你就没有生死可了,生死念从哪来?源于虚妄心分别嘛。你不去加那个法的分别,虚妄的缘起分别,你就不存在生死的分别。你不用心就叫不生念,对境不生心何来念生?何来的生相可得?生相都不可得,哪有无明可破?
什么叫无明?无明就是我们给的附加条件,比如这里有个东西,它就是干这个用的,你不要再有个想,否则就叫无明,知见立知嘛。至于这个东西有什么用处到时候再说,这是我们从事相上去观察,这样去理会那个无明,实际上是没有的。没有什么无明可破,你不起无明哪来的无明?你不去启用它,不去熏染它,那你又何来的破它?二乘的妄想分别,所谓十二因缘缘起法,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嘛。那都是虚妄分别,并非实有的。而从他那个角度去看,他认为因缘是实有性。
因缘是什么?方便你理解这个道理,跟你说有个因缘法,实际上是非因缘法、非自然性。我们所见的一切法非因缘性,并不需要我们所说的因缘一定要和合才能成就。妄想就可以成就,严格来说叫妄想成就一切因缘。修行成佛也是在打妄想,为啥呢?你不打这个妄想你要打别的妄想,还不如打这个妄想呢。
你不打成佛的妄想,你也要打别的妄想,不是当爹了就是当儿子了,要不就当猫呀狗的了。那何苦呢?还不如打这个妄想呢,打这个妄想当个佛也不赖,还是稍微加一点分别。你打别的妄想也是打,不如打这个妄想,等你真的身心自在圆融无碍的时候,你随便打什么妄想都行。你当猫呀狗的你也自在,拦不住你,没有障碍。你现在当猫呀狗的就成障碍了,那叫不自在。文殊菩萨可以变个猪,那猪可以站着走,你行吗?人家叫自在。曹操也当猪去了,被人杀的主,不一样。我们要当猪惨了,那是被人宰的主,所以还是先去成佛去吧。成完佛再去想当啥当啥去,那多好玩呀。这是虚妄分别,二乘和外道是这么分别,认为有个实有的东西可得,实际上不是。
如是等法应舍应离,不应于中分别取相;见自心法性则无执著。
“如是等法应舍应离”,这样的一种思维和方式都应该舍离。
“不应于中分别取相”,不应该在这个当中你再去看看这个问题该不该做,或者怎么样,那是不好的。就像我们处理人世间的事一样,我们觉得这个人世间不错呀怎么样,我们应该在人世间有一份所谓的成就啊。
比如那些所谓的成功人士,他有分别执著呀,认为人生是实有境界,然后他就认为我得取得什么样的成就呀地位啊,其实都是无常的、变化的。纵使取得那样的地位以后,照样还是有风风雨雨呀无常来害他啊等等各种情况,是不是?因为是有漏的分别,不是圆满的,所以自然而然逃脱不掉一切所谓如幻的现象。但是从圣解脱性来讲叫如幻,从你那看着就是真实的,那别人害你真害你呀,不是闹着玩儿的。
所以你现在没有圣性解脱智慧的时候千万别出头呀,你出头时候人家害你是真害你呀,你受不了的,给你一刀真疼。你解脱了就不一样了,他剌不着你,随便,那行。像龙树菩萨一样,讨债的来了,来吧,还告诉他怎么杀死自己,别的兵器杀不了他,就龙蛇草能杀他。为什么?就因为他当柴夫的时候砍草伤过一条虫。所以龙树菩萨还告诉人家怎么能杀他,他那叫自在。人家来杀咱,咱早就吓窜了,躲一边去了,所以干脆还是别充那个能。
一打三分低呀,真正得道的人不用打的,佛陀打过谁呀?佛祖叫无争啊,以无争之力就可以摄服一切,人家真正的成就的功德力。当时大迦舍尊者是外道国师,把佛祖放到坑里要烧死人家,结果人家比他还能呢,那叫真的厉害。如果佛祖没有圆满成道,他一出道就有人害他,正是因为人家圆满得道了,你害不了人家。佛祖伟大的智慧,你不得不叹服,不是像咱们对领袖的那种叹服都是虚伪的。咱对佛祖那种叹服是真实的,别看咱没见过人家,三千年了,咱都不知道人家老人家长啥样。不可思议的事,所以我们要知道应该在这当中不要去分别取相,那样儿的话你对自身是一种障碍。
“见自心法性则无执著”,目的是你见自心法性,见是认识。什么叫自心法性?就是我们要认识感受到心的缘起法的作用。一定要认识你自心,你本身心能的缘起和作用,你把它认识到那是最好的。我们看待一切现象都不要去理会它,目的是要看待你那个自心。现在你那个做主的是谁
版权所有:久久金刚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