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的帕拉王朝,是佛教美术蓬勃发展的时代,也是佛教造像在印度最后的辉煌。佛教中的许多尊神,在此时大量出现于美术作品中,文殊菩萨即为其中之一。由于国内对帕拉时期文殊像的关注和研究相对欠缺,导致帕拉时期的文殊菩萨常被误认为观音,或者被冠以莲花手菩萨之名。
图1 约9世纪 文殊菩萨 埃罗拉石窟第12窟
在佛教美术史中,印度能够确认为文殊的造像,最早见于埃罗拉石窟。埃罗拉石窟位于印度西部马哈拉斯特拉州,共有34个石窟,第1至第12号窟为佛教石窟,在开凿较晚的第11、12等窟中,发现了文殊菩萨的造像。其中的文殊菩萨,或单独出现,或作为八大菩萨之一。文殊像为坐姿,最明显的特征是左手持优钵罗花,花上有经书(图1)。这几个石窟的具体开凿时间并不清晰,根据其中的造像风格,推测开凿于9世纪前后。
文殊菩萨像的大量出现,始于帕拉王朝。帕拉王朝在长达400余年的统治中,政治局面安定,社会经济繁荣,历代国王对佛教采取扶持政策,使得这一时期成为佛教在印度最后的辉煌。帕拉时期的文殊造像姿态众多,其中虽不乏后世西藏流行的文殊样式,但也有一些文殊像在帕拉之后并不常见,因此在辨认这些文殊像之时,需要熟悉和掌握其图像特征和大致的风格演变规律。
帕拉时期文殊菩萨的图像特征
1.持物中的花朵
图2 8世纪 文殊菩萨 新德里国立博物馆藏
帕拉时期的文殊样貌多种多样,有坐姿也有立姿,有两臂像,也有多臂像。其最主要的特征,首先在于持物。文殊菩萨手持的花朵,梵文称Utpala,汉文译作优钵罗或邬钵罗、优婆罗,也称青莲,优钵罗花上有时载有经书,但并非必然,也有许多文殊像仅持优钵罗花。优钵罗花即睡莲,其花与叶浮在水面上,花瓣较为尖细,表现在图像中,花苞形似玉兰(图2),与观音手中所持圆形花头的莲花有别。
图3 11世纪 观音菩萨 印度博物馆藏
观音所持花朵在梵文中叫做padma,藏文称白玛(pad ma),中文译作钵头摩,也称红莲,这种莲即荷花,花与叶挺出水面,绽放的花头呈圆形(图3)。文殊与观音手持的花朵,在梵文中使用了不同的词汇,从雕塑作品来看,印度人很清楚不同花朵之间外观上的差异。印度的水生植物种类丰富,但到了汉地和西藏,人们对这些亚热带的植物并不熟悉,工匠只能凭借书面记载或自己的理解来刻画和描绘,因此在汉传和藏传佛教图像中,文殊和观音手持的花朵区别并不明显,有时甚至出现混淆。
2.文殊的发式
图4 10世纪 立姿文殊菩萨 那烂陀博物馆藏
汉传佛教中有一髻文殊、五髻文殊等名称,但在印度帕拉时期,文殊的发式似乎并没有特别注意发髻的个数,有些造像中束一个高发髻,与观音发式类似。也有的文殊像发型较为特别,发髻分为三个,头顶中央一个高起的发髻,左右各有一个发辫,垂下的部分搭于肩背
。这种发式在菩萨像中只见于文殊(图4),也是文殊的图像特征之一,有学者将此发型称为“三髻垂发”。图5 10世纪 轮王游戏文殊像正、背面 私人藏
图5的文殊像曾出现于国内拍卖市场,由于是金铜铸造的圆雕,从背后可明显看到三个发髻的特殊发式。帕拉时期的文殊菩萨,有时发髻中央出现坐姿化佛,佛像多为触地印,应是阿閦佛。
3.文殊的饰物
帕拉时期的文殊为菩萨装,上半身袒露,着臂钏、腕钏、璎珞等饰物,下身着多提。在早期的文殊像中,文殊的颈饰正中多为长方形宝物,其下又有大的圆形装饰,宝物两侧有牙状饰物。据说此牙状饰物为虎爪,在印度是守护儿童的护身符。与观音、弥勒等其他菩萨相比,文殊菩萨的颈饰通常显得稍短(图2、图4)。这种特殊的项圈在菩萨造像中仅见于文殊菩萨,也是辨认文殊菩萨身份的标识之一。
图6 5世纪 迦希吉夜 瓦拉纳西印度美术馆藏
帕拉时期文殊菩萨特殊的发式和颈饰,被认为是受到印度教尊神迦希吉夜(Kārtikeya)的影响。迦希吉夜是湿婆神的儿子,英勇善战,在少年时期就曾大败魔军。在美术作品中,迦希吉夜出现的年代要远远早于文殊菩萨,他常被刻画成一位少年,与其坐骑孔雀一起出现在图像中。在6世纪前后的造像中,迦希吉夜梳着三个发髻,胸前配饰中可见圆形和牙状装饰物(图6)。文殊菩萨的忿怒相——大威德明王,也被认为是受到迦希吉夜六面六臂形象的影响。
文殊菩萨的三髻垂发以及牙状和方形、圆形宝物组合的颈饰,在帕拉早期作品中较为常见,但是到了帕拉晚期,菩萨的装饰通常更加华丽,不同菩萨之间的装饰趋同,文殊的发式和项圈等个性化特征逐渐淡化,身份不同的菩萨,几乎只能靠手中的持物辨别其身份。
文章来源:《收藏家》201904期《印度帕拉时期的文殊菩萨造像》作者:张雅静
版权所有:久久金刚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