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金刚经网

七种常见的书画作伪手法,你知道几个?

发布时间:2023-10-16 02:16:55作者:久久金刚经网
七种常见的书画作伪手法,你知道几个?

[清]王翬 放翁诗意图册之一 42cm×29.5cm 纸本设色 广东省博物馆藏

在中国,仿制品可谓是多如牛毛,有的甚至达到了以假乱真的地步。这就使得很多人有苦说不出,没办法...谁让自己眼拙呢?而今天我们要谈的是书画中的仿制现象,严格的说,是作伪!

一般来说价值高的书画作品其对应的价格也很高,那么问题来了,这么高的价格万一买到假的那不就亏了吗?而且鉴别书画与鉴别其他古物不同,多数古物有它的一定的出土地点,或与之相联系的其他古物,比较容易鉴别。书画是传世品,往往都是孤立地流传,在鉴别上就比较困难。因此,鉴别书画的真伪首先要深刻研究各时代各流派的不同的风格与手法,其次要能了解一般的作伪方法。下面就给大家讲一下我知道的七种常见的作伪手法:

1、当时模仿或后世模仿

临摹原画必须技术很高才可以逼真。有的是画家本人生存时,就有人仿作,如现在的人仿齐白石作品,传到后来,就使人比较难辨真伪。有的是后人仿古人,用旧纸或旧绢,临摹真迹,款识印章,完全一致,此种伪品,也比较难以识别。但明代以前的人所仿的古书画,其本身已具有历史价值,还是值得重视的。

2、根据著录及法帖虚造或描抄

有些古代的著名书画,因为经过水火兵灾,久已毁灭无存,但仍见於前人著录,有的人就凭借著录,用旧纸或旧绢,想像原件内容、款识、题跋,一一伪作;或按古人法帖,择其一段,用旧纸描抄。有人用旧纸描抄的敦煌小件文书、戒牒、古籍残卷,就是有些鉴赏家,有时也不免受骗。

3、新画染旧

把新画染旧以仿古人,如纸本色用鼠灰,绢本色用麦黄。更有一种染成磁青地的作品,用金绘或彩绘,题款邹一桂、蒋廷锡、郎世宁、丁观鹏。此类书画,往往有乾隆玉玺,用清宫装裱式样,冒充故宫书画。就如前几年东北市上突然大量出现冒充长春伪宫散出的伪画,以致受欺者大有人在。此类伪画,其质地即用染旧的办法。

杨维桢《城南唱和诗册》(局部)纸本,手卷,纵31.6cm,横216.6cm。行书,131行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4、旧画补题或换款

旧画往往无款,如宋院画或明人绢地大幅画,都是如此。作伪的人就给它添上一个名人款识,或在画史汇传、人名大辞典等书中,查出一个宋元冷僻的人名,题作款识,以求厚利。此外,有的画已有本款,但作者的名望不高,因此裁去本款,改题大名家。明汪砢玉《珊瑚网·画继》称:“无名人画甚佳,今人以无名为有名,不可胜数,故谚云:牛即戴嵩,马即韩干,鹤即杜荀,像即章得是也。”把名人的款加在画上,这样,原画就被剪裁,或缺一边,或缺一角,或缺上端,或缺下端,所以画身必受影响。后题之款,与原画墨色决不能一致,其地位也不能如原画的自然,影响画的格式气韵。屏幅的原款往往在最末一条,有人就把八条屏幅改为两个四幅屏,而在无款的四幅中,填写名家新款。册页若是十二开,原款的最末一开,则保存八开,或十开,添补新款,藉以谋利。此种办法,俗名小名家改大名家。

5、原画与题跋割裂

题跋可以说明书画的流传及本身的价值,有的商人为了图利,把原画与题跋分离,以原画的跋补绘新画,或用旧画改款,重新装裱使与原跋一致。此种办法,多用于手卷或册页,往往使人误认为题跋是真迹,则画必无疑问。有的把旧画添补新跋。清周亮工《书影》称:“余所藏春山读书图,是元人无款画,后人假唐六如一诗于上,不知六如笔境,断不能臻此,欲以重画,反为画累。”古画中如此之例极多。此外还有用装真画的木匣,改装伪画的。

6、旧画揭二层

裱画匠技术很高,可以把一幅用宣纸作的书画,揭为二层,上层清晰,下层墨色较淡,就仿照上层画意,添补墨色,冒充真迹。此类伪造的书画,因为原来是与上层粘合的,所以表面常常带有浮毛。

7、代笔

有名的书画家,因为平日很忙,有的还从事政治文学活动,因此往往有专人代作。清朱彝尊《曝书亭集》卷十六,《论画绝句十二首》之一:“隐君赵左僧珂雪,每替容台应接忙,泾渭淄渑终有别,漫因题字概收藏。”自注称董其昌疲于应酬,每请赵文度及僧珂雪代笔,亲为书款。由此可见,代笔乃画家常事,近代不少有名的画家,也时常由他的弟子代作。

所以,在鉴别书画时,一定要仔细的研究。以上就是我要讲的几种作为手法,仅供参考。(有补充的可在下方评论哦)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久久金刚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