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施与回报 常静 布施是佛教六度之一,也是学佛者修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在佛教中,布施是指施与他人财物、体力和智慧,为他人造福成智而求得累积功德,以致解脱的一种修行方法。佛教认为,布施有很多功德。当你布施于人的时候,表面上是你在付出,但很多时候你会在无意中得到布施的回报。在现实生活中,布施是件令人愉快的事情,不仅不会造成彼此的负担,还会给你的心理带来更大的满足和幸福感,因为布施不仅意味着你自身的富有,而且透露出你至真至善的心地。
有一户人家,父亲去世时,留下了十七头牛,遗嘱上写明,其分配方式是大儿子得二分之一,二儿子得三分之一,小儿子得九分之一。十七头牛的二分之一、三分之一和九分之一皆非整数,令三个儿子非常苦恼,甚至发生了口角。
有一位长者,每天看着三个孩子吵闹不休,不禁为他们感到难过。为了息事宁人,他就将自己仅有的一头牛送给他们。这样一来,十七头牛加上长者的一头,共十八头牛,其二分之一就是九头牛,三分之一就是六头牛,九分之一就是两头牛,一共是十七头牛,不多不少,于是兄弟三人就将剩余的那一头牛还给长者。
一阵忙碌之后,长者不但没有损失,反而还替三兄弟解决了天大的问题。
布施就是这样一种行为,在满足他人所愿的同时也圆满自己,何乐而不为呢?
《四分律》中谈到布施的利益,诠释道:“所为布施者,必获其利益,若为乐故施,后必得安乐。”布施,能在给人欢喜的同时,自己也培植了大慈悲心,远离悭贪,招感无量福报
。从前有一对贫穷夫妇,靠佣工来维持生计。一天,丈夫看见一些长者前往寺院里参加供僧法会,回到家后,想着想着,不禁哭了起来。
妻子觉得很奇怪,就问他:“什么事让你这么伤心呢?”丈夫回答:“唉!看到别人能够满心欢喜地供僧修福,而自己却是贫穷下贱,连修福报的机会都没有了!”
妻子便安慰他:“别再伤心了,于事无补,不如把我卖了,卖来的钱就可以布施供养。你看怎么样?”丈夫更伤心了:“如果把你卖了,我岂不是更加难过!”
于是,妻子想了想,又说:“干脆我们一起卖身为奴,不仅可以供养,还可以在一起修行。”这回,丈夫同意了。
于是,夫妻俩找到一个富贵人家,向主人借了一笔钱,准备办一场供僧法会,这笔钱如果无法在七天之内还清,他们就必须永远在这户人家当奴仆。得到钱后,贫穷的夫妇便开始不眠不休地筹备法会,并且相互勉励:“现在还能够随自己的心意来修福,应该好好把握因缘,往后的一切就很难预料了!”
到了第六天,眼看所有的事情都已经就绪,寺里却收到了一个讯息:国王也要在同一天举行法会。出家人都认为,应当将机会让给穷夫妻俩。然而国王知道后非常愤怒:“是哪家的小民,胆敢跟我抢日子!”立刻命令他们改期。这对穷夫妻虽然害怕,却坚持不改。
国王不得不召见穷夫妇,要他们说出理由。穷夫妇便把事情的原委一五一十地禀告国王,并恳求国王:“我们今生如此穷苦,就是因为过去没有修福报,这辈子恐怕只有这一天还能自由作主,以后就没有机会了,所以,我们极力争取。请求国王成全。”
了解到这对夫妇的真诚发心,国王不禁心生怜悯,不但准许他们如期举行法会,更赏赐财宝,还划了十个村落让他们居住和管理。
经云:“贫穷布施难。”贫穷的人往往更加悭贪,难以割舍,因而不断在贫穷中轮回。若能清楚明白其中因果,难舍能舍,便能从贫穷中跳脱而出。
一天,有一位信徒用袋子装了五十两黄金,送到寺院给无相禅师,说是要捐助法堂。无相禅师收下后,就忙着做别的事去了,信徒看了,对此非常不满。因为在当时,五十两黄金是一笔相当大的数目,给平常人用大概能过好几年,而禅师拿到这笔巨款,竟连一个“谢”字也没有。于是这个信徒就紧跟在无相禅师的后面提醒道:“师父!我那袋子里装的是五十两黄金。”
无相禅师漫不经心地应道:“你已经说过了,我也知道了。”
看到无相禅师并没有停下脚步,信徒提高嗓门道:“喂,师父,我今天捐的是五十两黄金,可不是小数目呀!难道你连个谢字都不肯讲吗?”
禅师刚好走到大雄宝殿佛像前停下:“你怎么这样唠叨呢?你捐钱给佛祖,为什么要我给你道谢?你布施是在做你自己的功德,如果你要将功德当成是一种买卖,我如果代替佛祖向你道一声谢谢,那就要请你把谢谢带回去了,从此你就与佛祖银货两讫了!你说可不可以呢?”
信徒听着就立在那里,再也不敢说了。
布施不是做买卖,如果携带了贪图功利的不净心理,那就不算真布施。人不能为了得到回报而布施,那样就没有意义,当然也得不到任何福报。当你发自内心布施于人时,你的布施才会有很大的功德,更有可能得到你意想不到的回报。布施不在于多少,而是看你是否有真心做好事,是否能切切实实地解决别人的困难。只要你有心,哪怕只是一句赞美的话都会有莫大的功德。
版权所有:久久金刚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