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辱波罗蜜有三种形象,我们应当要学。第一个是「耐怨害忍,能耐忍有情怨敌之恼害」。「有情」是说人,我们的冤亲债主。这些人来,不一定是什么原因,他毁谤你、他侮辱你、他破坏你、他陷害你,你能不能忍?你要不能忍,你不是修菩萨行。害到极处的时候,就是释迦牟尼佛在修忍辱波罗蜜的时候,叫忍辱仙人,遇到歌利王割截身体,把他凌迟处死,用刀把身上肉一片一片割,割死,不叫你好死。那是歌利王怨恨心,你是修忍辱,我看你能不能忍?用这个手段把他处死。割到快死的时候问他,你有没有怨恨?佛说没有怨恨,而且还告诉他:我将来成佛,第一个来度你。佛说话算话,释迦牟尼佛成佛了,第一个得度、成阿罗汉的是憍陈如尊者,前世就是歌利王。这是释迦牟尼佛给我们做典范,没有一丝毫怨恨,不但没有怨恨,还有感恩的心。为什么?他是来考试的,看看你忍辱到什么程度,你毕业通过了,成佛了。所以,释迦牟尼佛原本成佛是贤劫第五尊佛,在弥勒佛之后,因为忍辱波罗蜜圆满,他提前了,在弥勒菩萨之前他先成佛,弥勒菩萨退后了。提前成佛,你说要不要感谢歌利王?
所以我们遇到别人来毁谤、侮辱、陷害,要感恩这些人,不能有一丝毫怨恨,他来考我,我知道我程度提升了。如果还有一点没放下,那不行,还要重新来经过考试。一次考试就及格,你就不会有第二次,可是你境界不断向上提升,就参加不断的考试,你在菩提道这个路上不是一帆风顺。如果真正修忍辱,是一帆风顺通过,好事,不是坏事,问题就是你用什么眼光去看,你用觉悟的人眼光去看就是好事。仁者无敌,仁者是菩萨,菩萨对一切众生没有一个是敌对的,菩萨眼睛看一切众生都是佛菩萨,就对了。佛菩萨来考试我的,他表演的做种种恶事、造种种罪业,也是给你看的,看你能不能忍受?看你是不是能看得惯?你还看不惯,你还不行,功夫差远了。
这社会是个大舞台,每个人都在考你,每个人都在测验你。所以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历事炼心。五十三参是我们现实的社会,男女老少、各行各业,有善的、有恶的,都让你看,关关通过,以清净心、平等心、恭敬心看待,都是诸佛如来的示现。所以一生圆满成就,就这个道理。我看到人,我这个看不惯、那个看不惯,不是他做错,是我们自己有问题,他做的是对的。善财童子看那些行恶的人,他恭敬、供养,没有赞叹。表演是善的、正面的,他有赞叹;表演是负面的、反面的,他只没有赞叹,恭敬、供养、请教样样都不缺,他在学习。善的我要跟他学,不善的我看到我也要反省,有则改之,无则嘉勉,统统是善知识。夫子讲的「三人行,必有我师」,三人行是自己一个、一个善人、一个恶人,两个都是我的老师,这成就你自己。
第三个是「谛察法忍,又云无生法忍,不起忍等,谛观真理而安住於无生之理者」。跟前面无生法忍意思是一样,就是你看一切法,看到一切法的性相、理事、因果,不动心。这三种忍,前面两种是忍耐的忍,后面一种忍是信忍之忍,好像是不一样,「然决定不动心之义则同」,这句话重要,就是无论什么境界现前,没有分别、没有执著。这么高级的菩萨,证无生法忍菩萨,他是不起心不动念,这叫无生法忍。不分别、不执著,那都还属於耐忍这个程度,到不起心不动念这叫无生法忍。
《华严经》里面也讲到这三种,这三种讲得详细一点。第一种,「耐怨害忍,谓人以怨憎毒害而加於我,即能安心忍耐而无返报之心」。决定没有报复,中国古人所说的逆来顺受,古人又讲「行有不得,反求诸己」,一定要有个信心,别人没有过错,过错一定在自己。他为什么不怨恨别人怨恨我?我一定有过失,一定有对不起他的地方
。遇到这个事情认真反省,找出原因、消除原因,这个问题就化解了,决定没有冲突。千万不要认为过失在对方,那就错了,那完全错了。我这一生没有得罪他,前世可能有。我们相信六道轮回,我们有过去生,过去生中结的怨现在遇到了,他的怨恨心没放下,他来报复。我们学佛懂得这些道理,我们就应当承受,打不还手、骂不还口,他骂我,恭恭敬敬听,他骂累了他自然不骂了。我一直表示真诚、恭敬,没有一点怨恨,这个怨结就会化解,这一点很重要。第二种「安受苦忍」,这里举的例子,「谓疾病水火刀杖等众苦所逼,即能安心忍受恬然不动」。这些是什么?这是业障。调整我们的心态,这些业障也都能够化解。这些业障是我们不善的念头、不善的言语、不善的行为所造成的,绝对不是外头无缘无故而加之於我的。末后一条,「谛察法忍,谓审察诸法体性虚幻,本无生灭,信解真实心无妄动,安然忍可」。这个忍是有肯定的意思,有同意的意思,佛在经上讲的这些道理我同意、我接受、我肯定它,这是这个意思。佛有的时候讲的理很深,我们虽然不能理解,不怀疑,假以时日慢慢的就会懂了。所以学经教,古人教给我们的方法,一门深入、长时薰修,是决定有道理的。长时薰修就是你学一遍是决定不够的,几个人能一遍开悟?有,像惠能那样的人一遍就开悟了。太少了,这是我们学不到的,所以我们一定要重复。我读书有个习惯,重要的这些学习的课程,我至少是十遍,这是我一般的标准,要学十遍,听要听十遍。在从前没有这些录音带、录影带,没有这个东西,哪个地方有讲这个经我就去听,听的遍数愈多愈好。我听李老师讲「佛学概要」,我听了十一遍,他每一次办班都要讲这个课程,我都去听。十一遍听下来我都会讲了,可以不要用书本我就会讲。不重复不行,这个经至少要十遍以上,重要的经典我差不多是听三十遍,才真正能体会,遍数少了不行。所以学佛不得利益,没有别的,遍数太少,薰习的时间不够,真正长时期薰习,自自然然就明白了,自然就相应。
版权所有:久久金刚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