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金刚经网

去寺庙随喜,随喜多少钱合适?

发布时间:2024-07-23 02:15:17作者:久久金刚经网
去寺庙随喜,随喜多少钱合适?


na mo a mi tuo fo
南 無 阿 彌 陀 佛


随喜是一种特别殊胜的积累资粮的方法。当看到他人闻思修法、修善积德时,如果能生起欢喜心,诚心诚意地随喜,双方得到的善根、功德、福德是完全一样的。

从前有个胜光王,迎请世尊及其眷属,供养一切受用。当时有位行乞贫女得知国王这一善行后,从心里生起了无上欢喜心。

在回向功德时,世尊问国王:“你愿将这些善根回向给自己,还是回向给比你福德更广大的人?”

国王说:“回向给福德更广大的人。”于是,世尊先念了那位贫女的名字做回向。

国王做功德的时候,还有傲慢心、嫉妒心等诸多烦恼,而贫女诚心地随喜国王的功德,只有欢喜心,没有掺杂一丝烦恼,所以贫女做随喜的功德比国王做供养的功德更大。

有些人心中怀疑:自己不费吹灰之力,为什么只做随喜就会获得那么大的功德呢

?

因为随喜是善心、是正念,它对治了嫉妒、恶心等烦恼,这是最大的善根,是特别殊胜的正念。好比一滴水虽然微不足道,但是它一旦融入大海中,就拥有了大海的力量。


众生有一点一滴的善根,我们都要发清净心、欢喜心而赞叹、随喜。别人做功德了、种善根了、积福德了,那个时候我们不能有嫉妒心,不能有其他的恶念,一定要调整好自己的心,生起欢喜心而随喜。

平时自己所听到、所看到和想到的他人的善根,都应当随喜。

比如说放生,能亲自参加当然好,如果不能参加就随喜。

无论拿出多少钱,哪怕是很少的一部分,也会积累很大的功德、福德。

拿不出钱也没关系,只要你能从内心发出真诚的欢喜心,就会获得与他人所做的善行同样的功德。

如果你发心清净,拿的钱越多越好;如果发心不清净就不要拿那么多,拿再多也没有太大的意义。

在发心清净的前提下,有多大的能力就用多大的能力来救度众生、弘扬佛法,这都是我们应该做的!如果不能多拿,随喜一元钱、十几元钱也行。

有些人觉得拿得少,怕别人笑话,别人笑话是他的事,那是因为他不懂佛理,他有恶念烦恼,他自己造业。如果你不随喜,浪费了积累功德的机会,心里还有那么多烦恼恶念,这是你不懂修行,是你的罪过!

佛曾说:“三千大千世界及须弥山都能衡量出大小,但诚心随喜的功德却是无法衡量的。”

既然想学佛、想修行、想积累资粮,像这样的善巧方便,在轻松、愉快之中就能获得福慧功德的方法,为什么不用呢?


-02-

【佛法真义】发愿


经典说:「恶尽曰功,善满称德。」功德就是从发心中成就、增长,所以佛教的百千法门中,「发心」最为重要。

佛教将「心」比喻为「田」、「地」;发心就是开发我们的心地。

世间的土地经过开发,就可以建筑,就能利用;世间的田地经过耕耘,就能播种,就有收成。

同样的,我们只要懂得开发心田,内心的宝藏就能一一出土;

心的田地不开发,就是外缘、福德具足,也不能长出菩提之苗。

就像一粒种子,如果没有好的田地,它就不能结出好的花果。

省庵大师说:「入道要门,发心为首;心发,则佛道堪成。」

世间上,发心有多大,成就就有多大,发心的力量不可思议。


儒家的学者叫人要立志,佛教的行者要人发愿;立志、发愿,就是发心。

心一发,则志可立;心一发,则愿可成。

有一位证得阿罗汉果的修行人,有一天带弟子外出,徒弟背了包袱跟随在后面,突然心里起一念:「世界如此的多灾多难,众生如此的多苦多障,我应该有菩萨大慈大悲的发心,来救度众生。」证得阿罗汉果的师父,因为有「他心通」,知道跟随在后面的徒弟,发起度人的菩萨心,立刻停下来对徒弟说:「包袱给我,你走在前面。」徒弟也不知道什么原因,把包袱给师父,师父则背包袱在后面跟着。

走了一段路后,徒弟看到脚下有一个水塘,成千上万的蚂蚁被水围困,又兴起一个念头:「唉!世界之大,众生之多,我连这水塘里的蚂蚁也没有办法救度,哪里还能救度天下的众生呢?」

走在后面的师父,知道了徒弟心意,就说:「包袱拿去,走到后面去!」可见初发心后,要维持到完成是非常不容易的。

发心的力量很微妙,例如:我发心吃饭,饭菜就会很好吃;我发心睡觉,就会睡得很甜蜜、安然;我发心做一个好人、做一件好事,就会心甘情愿。

心好像田地、沙滩、海埔新生地,开发后,就能发挥它的作用。心一发,所做的事情,质量就会不一样,这正是所谓「平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只可惜一般人只懂得要把荒地、山坡地,开发成为农地、建地,不断心外求法,却不知道我们心里有无限的宝藏、无限的能源。

聪明的人,应该反求诸己,应该由外向内来开发我们自己心里的能源和宝藏;因为心里的田地开发了,才能播种、才能生长、才能收成。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久久金刚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