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金刚经网

不出家,咱们俗家佛弟子的最高成果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3-10-21 02:16:05作者:久久金刚经网
不出家,咱们俗家佛弟子的最高成果是什么?

朋友曾问:“七叶,在你看过的佛经中,有没有一个在家居士修成佛的故事呢?”七叶君惭愧,还真没听说过。“如果最终修不成佛,在家居士天天念佛到底有什么用?”朋友很失望。显然,七叶君的这位朋友是个“伪信徒”,学佛都这么功利。

不过这确实是个重要问题,不正面回答,会影响许许多多学佛人的信念。那么,到底在家居士能修成佛吗?或者换句话,在家居士修佛的最高境界是什么?

一、在家居士能修成什么佛果?

拿到这个题目,七叶君很头疼。没见过岂不要瞎说?那不是断人慧命吗?头皮挠破,七叶君终于想到一个人,维摩诘居士。世人根据他的言论编撰过一本《维摩诘所说经》。

我们知道,古人对文字十分严谨。“经”通常指的是佛说过的话,被认定是佛教教义的依据。一般人说的话不能称“经”,连“论”都得是大菩萨所述。除佛以外,所说能被称为“经”,而且是“真经”,唯独维摩诘居士一人而已。可以说,维摩诘就是在家居士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

二、维摩诘何许人也?

据《维摩诘所说经》记载:维摩诘是古印度吠舍离的一位富豪,家财万贯,奴婢成群。跟现今许多在家的学佛人一样,他有老婆有孩子,穿的衣服很华丽,吃得东西很美味,并不忌口吃斋。平日里博弈戏乐,放在今天就是打打牌,唱唱K,自得其乐。

不过呢,他是位“老实学佛”的居士。经书说他:“虽为白衣,奉持沙门清净律行;虽处居家,不著三界;示有妻子,常修梵行。”虽没剃度出家,但他守佛家戒律,不执着,清修梵行。

据说他的一切行为,都是在为众生开示:“入诸学堂诱开童蒙,入诸淫舍示欲之过,入诸酒肆能立其志。”不得了,了不得。不是七叶君乱吹,他确实是在家居士的楷模!

三、维摩诘佛学成就如何?

终于来到今天分享给大家的故事!既然维摩诘是咱们在家学佛人的标杆,那他的佛学成就如何呢?他是什么级别的佛菩萨?维摩诘的佛学成就很高,一般人不敢在他面前谈佛学,非一般人也不敢!怎么说?

据经上称,有一天,他躺在床上休息。突然想:“既然佛陀说他仁慈,那像我这样卧病在床,他应该要过来关心关心我吧。”就这么一想,佛感知到了。于是对诸弟子说,要派个人过去看望看望维摩诘吧,这哥们病了。

智慧第一尊者舍利弗尊者首先推辞,理由呢?舍利弗说有一次自己在林中修行坐禅,维摩诘跑来说自己的坐姿不对,不符合学佛人的“宴坐”标准,说得舍利弗无言以对。舍利弗害怕过去给佛丢面子,所以推辞。

接着神通第一目犍连尊者推辞,理由呢?有一次目犍连给在家居士说法,讲的是“法相”问题。维摩诘跑来一说,把目犍连给绕了进去。到底法相有无相呢?至今目犍连都没想明白,怕给佛丢脸,不去。

接着,佛示意大迦叶、须菩提去。大迦叶说“维摩诘责备我乞食时‘乞贫不乞富’,只想着给穷人重福报,没有平等心。”须菩提说“维摩诘责备我‘乞富不乞贫’,只想着给穷人减负担,忘记给他们种福报,作分别想。”总之呢,此前在维摩诘面前掉身价,不堪为佛的代言人。

就这么一一问下去,十大弟子、五百罗汉,甚至连未来佛弥勒菩萨都曾经接受过维摩诘的“教育”,自觉在佛法造诣上跟维摩诘有差距,不好意思前去。

据说,唯一看透真相的是被后人誉为“七佛之师”的文殊师利法王子,也就是文殊菩萨。文殊师利说,这位维摩诘居士既然能明白“法相无相”的道理,像他这种智慧无碍之人,早就应该是大菩萨了。怎么可能会生病呢?所以一定是装的!

佛很满意,决定派文殊菩萨为佛的代表,去探望装病在床的维摩诘。据说,前往围观的吃瓜群众中有八千位菩萨,五百位声闻弟子,成千上万的天人。维摩诘与文殊师利的智斗当然是以生病为题,辩法相无相。内容就不赘述,结果仍是大智文殊菩萨受教育了。

既然有这么多学佛瓜众,那就说法呗。维摩诘跑过去给菩萨、声闻、天众们说法。当下又把最后到的智慧第一尊者舍利弗难住了:“位置坐满了,该做哪呢?”维摩诘看出了舍利弗的小心思。当场问他:“你是为法来,还是为座来

?”

“当然为法来。”舍利弗恭敬回答。“那就坐那吧。”维摩诘随手一指,顿时把舍利弗吓坏了:那是佛的狮子座啊!维摩诘说:“既为法来,狮子座为何不能坐呢?”扯了一通,最后舍利弗老实坐上去听维摩诘说法。

故事有点长,但结论清楚明白:在家居士学佛,修成的成就一点不比出家大德高僧差,甚至比他们更有智慧。

看到这里,有朋友不耐烦了:七叶,你故事都讲完了,到底在家居士能不能修成佛?这维摩诘居士证了什么佛果呢?能不能成佛七叶君不知道,不过据佛经讲,维摩诘虽为居士,却是法身大士,也就是十地以上大菩萨。

好了,在家的学佛朋友,不要顾及。跟维摩诘居士一样,该干嘛干嘛吧,咱学佛不误生活。只要有心,照样会有大成就的!

欢迎关注,七叶君将为你分享更多有视角的另类佛经故事。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久久金刚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