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相法师,四川西蜀吴姓的子弟,高、曾、祖父皆任官于安徽,于是在安徽安居下来。后来,祖父经商致富,父亲是善乘法师,母亲是善果比丘尼,在他们出家前均笃信佛教,供奉观音大士更是虔诚。生下二男二女,了相法师是长子,五岁时,就能背诵《心经》,每次跟随父亲进入寺院,就会对着佛像礼拜。父亲的道友永成法师,有一次来家中拜访,了相大师一见到他,即深切地恭敬欣慕,志愿追随他出家,父母亲不允许。当时正在私塾读书,放学后,即到普济寺听僧众诵经,一定要到晚上天黑才肯回家。年十八岁,双亲就要为他娶妻,再次坚持请求出家,但双亲强迫他,不得已才结婚。妻子杨氏,法名了智,也是本来就信奉佛法,得了相法师的度化教导而更加坚信,二人相伴念佛。有一天,告诉杨氏说:“我十三岁时,就具有出家的志向,但被双亲坚决阻止,他日若有出家的机缘,与夫人你同作佛子,怎么样?”杨氏说:“好!夫君你如果真的作比丘,请执刀为我削去此八千烦恼丝,而现身为比丘尼。”了相大师非常高兴,两人马上对着佛共同发誓,从此长年持斋。
清德宗光绪四年(西元一八七八年),其父亲被诬陷控告。囚禁于牢狱中五个月,冤曲之罪才得以昭雪。而所有经营的店号,又都失利关闭歇业,刺激过深,想要自杀而未遂,因此发心出家。又恐怕眷属障碍阻止,所以不告而行,请求广福寺的证公和尚剃度。受完具足戒后,才写信告知家属,并以修行学佛之种种功德相互劝勉。当时母亲正在生病,便命了相法师偕同弟弟了非去探望父亲。了相法师询问妻子杨氏说:“我想要跟随父亲出家,夫人你的意思如何呢?”杨氏说:“此是夫君的大事,自己应当尽早做决定,百年的生死大事就在一刹那间,哪里可以因循而耽误了呢?只期望夫君不要忘记以前的誓愿,赶紧回来为我剃发,完成我一向的志愿,如此就非常感谢你了!”了相法师抵达广福寺见到父亲时,即要求剃度。父亲问说:“你要如何安置妻子呢?”了相法师说:“媳妇与儿子我有约定,她也要剃度为僧尼,所以可以不用顾虑了。”了非也愿跟从兄长依止父亲出家。随即禀告镇公,于光绪五年九月十九日,为了相法师兄弟同时剃度。
母亲看两个儿子很久都没有回来,就带着媳妇及两个女儿前往探访。杨氏看见丈夫已现僧相,欣喜地祝贺他说:“有志竟成,可喜可贺。请立即实践以前的约定,为我削发
一九二四年,了智尼师入寂往生时,了相法师前往助念,尼师微笑地礼拜了相法师而说:“此生幸得出家为尼,善根不灭,现今得以往生,深深地感谢法师您的恩赐,十年之后,当再与法师您相会于西方净土。”荼毗时,了相法师为她举火。一九三四年十月十二日,是父亲百龄诞日,特地亲自主持佛七。年少时患头晕症,剃发出家后,头晕的病症竟然痊愈,至佛七的第四日,忽然又稍微感觉头晕,虽然只是一会儿就好了,却自知时至。隔日,即沐浴剃发,更衣端坐,默念佛号。徒弟们留守侍候于室中,皆挥手叫他们出去,说:“往生的时刻还早,你们可以安心打佛七。”等到佛七圆满的当天晚上,才对大众一一道别,嘱咐大家要努力念佛,一心精进不要懈怠。说完后,一再地面向西方作礼,到了晚上十一时,面容含笑结手印而往生,时年七十九岁,僧腊五十六年。荼毗后,以骨灰作成丸状,散布于江海中。
评曰:“与妻子相伴念佛,相约出家,而妻子于是专心念佛。了相大师到处遍参善知识,并且三度闭关后,才知道就此念佛法门已经足够,因此一心一意于净土法门。在黄山及庐山先后建茅篷念佛,还比不上妻子修习净土的行业先成就,与法师约定于十年后净土再会。果真晚了十年才往生,这是因为不及妻子老实念佛之信坚愿切而修行专一。”
——摘录自《净土圣贤录》
版权所有:久久金刚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