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简称《心经》,据统计流传于世的版本共有七个,其中流传最广的是唐朝初期玄奘大师所译版本,此版经文共268字。
据传说玄奘能得此经也有过一番机缘,玄奘在西行途中遇一病僧,此僧腌臜褴褛破衣烂衫人人避之不及,只有玄奘大师心生怜悯,施以援手解其病痛予以衣食,然而此病僧并非凡人,而是观音菩萨所化,特意化作此状来考验玄奘之心。观音菩萨知玄奘此行路途遥远困难重重,便口传《心经》一篇,告其在危难困顿之时诵读此经便可逢凶化吉远离祸患,玄奘依照菩萨之言果然安然抵达天竺取得真经,当其重返大唐国土,当时天子李世民闻此机缘便命玄奘大师将《心经》译为汉文,从而此经得以流传,这便是玄奘得《心经》的传说。
《心经》是佛教重要经典之一,也是佛学精华所在,虽然篇幅很短,却将佛学的重要思想“自性空”说清道明,令后世修习佛法之人得以章法
初学佛法的人都会有这样的困惑,那就是佛经之中会有许多音译词语,生涩难懂不便于理解,那为何不将其译为汉文呢?究其原因大抵有两个,一是为了表示尊敬,比如在翻译一些佛陀法号时便是如此。另一种是用汉文无法尽述其意,比如“般若”“波罗蜜多”等等,这些都是无法表其义的译法。这些咒语的翻译便属于第三种,介于这两者之间。
对于《般若波罗蜜多咒》的翻译也有许多版本,但大意大抵如此,揭谛揭谛:度过去、度过去。波罗揭谛:向彼岸度过去。波罗僧揭谛:大家共同到达彼岸。菩提萨婆诃:速速证到觉悟之境。虽然会意如此,但只是表述之法,其真意无法清楚会明所以才以梵音直译。而其另一层深意则是让修行之人不着于相,勿以执着心会其意,但不论是会意还是循音读咒都是佛家的方便之法,所以当读此咒莫要执其义,或是执其音,我们中国有句古话叫做心诚则灵,世间八万四千修行法门各不相同,但皆能修得正果,其原因则在于心诚与否。
版权所有:久久金刚经网